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人的钱(投资银行家的贪婪真相)
内容
编辑推荐

此书是专门批评摩根集团的货币托拉斯组织的一本著作,本书讨论的问题对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也颇具启发意义。比如,四大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慷慨贷款形成的巨额呆坏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银行和企业同属国有,就像本书中纽黑文铁路公司能够拿到数亿美元去收购其他公司的原因在于它附属于摩根公司一样。

内容推荐

布兰代斯笔下的“别人的钱”,意指人民在银行中的存款和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而金融寡头们正是利用这些钱来建立工业托拉斯,并形成货币托拉斯。他们控制了市场,钳制了舆论,甚至左右着法律。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托拉斯就犹如一头怪兽,掌控着货币供给的开关,进而掌控一国的经济,甚至是整个世界的经济。

这头怪兽能被驯服吗,如何去驯服?一起进入本书吧!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金融寡头统治

第二章 联合者如何联合

第三章 连锁董事会

第四章 只服侍一个主人

第五章 公开能起什么作用

第六章 银行家多余的场合

第七章 大人物和小生意

第八章 庞大规模的诅咒

第九章 银行家管理的失败

第十章 寡头统治的无效率

试读章节

1911年,当时还是州长的威尔逊总统①曾说过:

“在我们国家,货币垄断非常严重。只要这种垄断还存在,我们原有的多样性、自由和发展的个体活力就无法保持。我们这样一个工业大国被信贷体系控制着。这个信贷体系又不断趋于集中。以至于,国家的发展和我们的活动都被少数人控制。就算这些人为人处事诚实厚道,顾及公益,但他们真正关注的必定还是他们自己投资的那些大企业。这些人由于自身的各种局限,必然会给经济自由泼冷水,乃至会遏制、破坏经济自由。这是我们面临的最为重大的问题。政治家们应当坚定决心,为了国家的将来和人民的自由,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1912年设立的普若(Pujo)委员会②经过调查后发现:

“对我们国家来说,至今发生的最危险的消灭工业竞争的事情就是,这些垄断集团通过对银行和工业的掌控而操纵了信贷。”

“银行中的资产(resources)如果继续被少数集团操控,那么,相对而言,货币体系的改革和银行资产多少,就算不上什么重要的问题了。”

“少数银行家联手控制了绝大部分现行的金融政策,同时又跟他们的搭档、同盟者一起掌握了用来筹措资金或销售大批债券的全部机构,因此,与他们开展竞争是不可能的……这个核心集团的所作所为,沉重打击了他们染指的工业领域中潜在的竞争对手,对竞争造成的破坏无以复加。如果允许这种情形继续下去,将根本无法在工业领域恢复正常竞争……”

“这些集团的操控行为造成极大危害,几乎堵塞了所有的信贷渠道。只有打开这些渠道,让它们在金融体系中发挥作用,大型企业的竞争才会成为可能。这样,工商业企业才能自由决策,根据各自的条件进行经营,不再需要向少数自诩为国家财富受托人的银行家进贡,更不用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1913年,新自由政策(New Freedom)展现了令人欣喜的前景。

普若调查委员会及其得力顾问塞缪尔·昂特迈耶(SamuelLJntermyer)先生呈现给国民的事实,清楚地展示了少数人操控美国工商业的手段。这份报告提出了一些能起到一定补救作用的措施。它还会进一步提出其他的补救办法。不久的将来,人们就会呼吁国会采取行动。

我们应当怎样争取解放?我们应当通过什么途径?在我们完全理解了事实后,就知道了。

主导因素

金融寡头统治的主导因素是投资银行家。合作的银行、信托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是他们的工具。受控制的铁路、公共服务机构和工业公司是他们的臣服者(subject)。这些银行家除了作为证券发行或交易的中间人之外,还凌驾于美国工商业界之上,控制着它。因此,没有他们参与或认可,几乎没法成功开办大企业。

P1-2

序言

为什么要翻译出版本书,一本上个世纪初出版的书,有必要在这里略加解释。本书研究分析了美国上世纪初美国货币和信贷控制集中的问题。书中包含了翔实的事实和数据,记录了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核心事件。更令人关注的是布兰代斯在书中阐述的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看法和提出的解决办法对美国经济行政和立法产生的影响。

本书中的文章发表及本书的出版对1914年克莱顿反垄断法案.(Clayton Antitrust Act)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Federal Trade CommissionAct)的通过产生了很大影响。乔尔·塞里格曼(Joel Seligman)教授在《华尔街变迁史》(The Transformation Wall Street)中曾指出,罗斯福总统以威尔逊和布兰代斯传统下的进步主义政治家的直觉来解决和处理证券监管问题。罗斯福总统谈及股票市场时绝少不援引布兰代斯为人称道的著作《别人的钱》,罗斯福总统在演讲中也经常重述本书第五章开头的话:“公开被得当地推荐为消除社会和工业弊病的补救方法。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本书对罗斯福经济政策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④、1933年证券法案(Securities Act of 1933)、1934年证券交易法案(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等都受到了本书的影响。

本书讨论的问题,涉及了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问题——生产资料私人拥有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本书清晰地告诉人们金融寡头通过哪些手段获得权势,他们获得的权势怎样的庞大,以及他们又是如何控制了美国的金融和工业。本书细致地分析了为何不能容忍金融寡头如此控制美国金融和工业,罗列了金融寡头的控制带来的种种危害。本书还提出了削弱金融寡头权势的可行方法。

书中提及的问题并非只存在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在那之后世界范围内屡屡发生的经济危机往往与此相关。引发金融危机的次贷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由于违背了本书提出的训诫,雷曼兄弟公司、美林公司为了争夺市场的控制地位,过度的扩张次贷证券化,对庞大规模的追求无疑带来了诸多隐患。他们为了谋取证券化业务中的高额利润,尽管有很丰富的经验和很强的研究能力,却仍对风险置若罔闻,显然,这些投行的私利影响了他们作为金融专家的专业判断。本书中记录了摩根公司参与纽黑文铁路公司经营,帮助纽黑文公司扩大规模和资产,最后却导致纽黑文公司失败的故事,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与雷曼兄弟公司、美林公司的败北非常类似。

本书讨论的问题对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也颇具启发意义。比如,四大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慷慨贷款形成的巨额呆坏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银行和企业同属国有,就像本书中纽黑文铁路公司能够拿到数亿美元去收购其他公司的原因在于它附属于摩根公司一样。社会主义制度下,主要银行归国家所有,意义在于把银行利益和全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而国有企业的个别利益,并不等同于全社会利益。把钱借给那些早该关门大吉或者缩小规模的企业,算不上是维护全社会利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人的钱(投资银行家的贪婪真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路易斯·D·布兰代斯
译者 胡凌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689635
开本 16开
页数 1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6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27.121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