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理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形象的力量”、“美的世界”、“表现的世界”和“表现的过程”等四章组成。通过这四章,我们要搞清楚人类经验的特殊结构和它的有限但又被开放的方式。因此,我们要涉及一些理论。但是我们要把出现在这些理论中的概念和我们的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即以能够不断返回我们经验的方式来解释这些概念。这就是我们的课题。为了深刻理解这一点,我们解读文本,使其变换成能够抵达我们经验的语言。我将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接近文本。这是因为用身体来理解优秀的理论或者在品味理论是否优秀的时候,首先要把自己和他者的理论同化起来,或者尝试着进行模仿。

本书的基本观点即“经验是不断根据和他者之间的关系而被更新着的”。后两章之所以专论“表现”,就是因为我们要具体考察经验是如何根据表现以及表现媒体和表现技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目录

序言

中文版序

第一章 形象的力量

 序 形象——防不胜防的物

 一 形象世界的现实性

(一)绘画空间与现实空间——“错觉”之错觉

(二)现实与艺术——为了改变评判的尺度

(三)不是人类创造形象,而是形象操纵着人类

 二 形象的基本要素——测定基本要素的力量

(一)点

(二)线

(三)物与形象

 三 形象的认识论

(一)超越“形式”—“质料”二元论的思考模式

(二)康德的形象论——关于认识论的基本概念

 四 形象世界——经验的现场

(一)空间与时间

(二)被构成的知觉——形象和语言

(三)人的经验结构

第二章 美的世界

 序 (一)美的范畴

 序 (二)理解美的前提

 一 美

(一)“不伴随关心的满足”

(二)“不伴随概念的普遍性”

(三)“不伴随目的的合目的性”

(四)“不伴随概念的必然性”

 二 崇高

(一)现代的“崇高论”

(二)康德的崇高论

(三)康德与现代“崇高论”

 三 滑稽

(一)滑稽的一般性定义

(二)滑稽的分类

第三章 表现的世界

 一 现代“超越论的感性论”

(一)超越论的哲学转向

(二)现代感性论的课题

 二 “艺术家.形而上学”

(二)打破偶像

(二)因果律的解体

(三)尼采的新思想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 “艺术活动的根源”

(一)意欲和能力

(二)现实与语言——两种先人观

(三)艺术表现的特性

第四章 表现的过程

 序 常规之病

(一)本质主义的崩溃

(二)艺术理解方面的“本质主义”和“构成主义”

(三)艺术理解上的“本质主义”的根源——心理学和艺术理论

 一 表现技术的逻辑——为了能动的风格理论

(一)涂鸦

(二)方向判断

(三)技法的重要性——失败的意义

 二 作为观念艺术的现代艺术

(一)“超越论的绘画”

(二)两张停尸床

(三)艺术上的知觉前景化——莫奈《睡莲》的话语问题

 三 日本现代艺术中的知觉和记忆

(一)福岛敬恭的艺术——困惑的结构

(二)野村仁——艺术与自然科学

后记

译后记

所收论文出处一览

插图一览

参考文献

术语、人名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理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岩城见一
译者 王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51767
开本 32开
页数 4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
丛书名
印张 14.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0: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