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集收录了语言的比较、语言的接触、语言的使用、方言的分区和方言的描写五方面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语义比较法和汉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藏文后置辅音j-和中古汉语-i-介音的来源,汉语去声源于韵尾-s说质疑,上海话入声韵母与苏州话、宁波话的比较,安南水磨房汉语语法的接触变异,藏语汉借词的特点,景洪城区居民的语言使用及其文化背景,现代汉语方言分区方法问题初探等。
| 图书 | 汉藏语言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论文集收录了语言的比较、语言的接触、语言的使用、方言的分区和方言的描写五方面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语义比较法和汉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藏文后置辅音j-和中古汉语-i-介音的来源,汉语去声源于韵尾-s说质疑,上海话入声韵母与苏州话、宁波话的比较,安南水磨房汉语语法的接触变异,藏语汉借词的特点,景洪城区居民的语言使用及其文化背景,现代汉语方言分区方法问题初探等。 目录 语言的比较 语义比较法和汉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2 藏文前加字·h和上古汉语的鼻音前置辅音/16 藏文后置辅音j-和中古汉语-i-介音的来源/28 藏文*-r、*-l韵尾跟上古汉语若干韵尾的对应——兼论前上古汉语的复辅音韵尾/40 汉语上声源于某一韵尾说质疑/52 汉语去声源于韵尾-s说质疑/65 吴语梗摄字和宕摄字的分合及类型/75 汉语方言梗摄开口二等字和宕摄开口一等字的元音及类型/90 上海话入声韵母与苏州话、宁波话的比较/103 藏缅语伯叔舅姑姨称谓研究/115 汉藏语言谓词PXP重叠式/130 语言的接触 从云南汉语方言阳声韵的演变看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的影响/136 景洪汉语谓词的一个后附成分与傣语的关系/148 安南水磨房汉语语法的接触变异/154 上海话语音的演变与方言接触/165 藏语汉借词的特点/178 语言的使用 “师傅”、“同志”称谓使用现状调查及其社会原因探讨/190 景洪城区居民的语言使用及其文化背景/204 方言的分区 现代汉语方言分区方法问题初探/214 在古音类的基础上用定量分析法区划汉语方言/231 方言的描写 允景洪方言谓词后附成分“给你”/248 昆明音系/254 后记/307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汉藏语言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薛才德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5972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6 |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28 |
| 宽 | 155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