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就像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如同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生命有限,健康无价;健康是条单行线,只能进不能退。人,应该学会关爱自身健康。本书是钟南山院士以其几个主要健康报告为蓝本,精心编写而成。全书分为上、中、下篇,适当加入小标题,并从正文中摘录钟院士关于健康的精辟话语,配上彩色图画,以期让读者赏心悦目、有所启迪。
图书 | 钟南山谈健康 |
内容 | 编辑推荐 健康就像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如同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生命有限,健康无价;健康是条单行线,只能进不能退。人,应该学会关爱自身健康。本书是钟南山院士以其几个主要健康报告为蓝本,精心编写而成。全书分为上、中、下篇,适当加入小标题,并从正文中摘录钟院士关于健康的精辟话语,配上彩色图画,以期让读者赏心悦目、有所启迪。 内容推荐 本书是钟南山院士以其几个主要健康报告为蓝本,精心编写而成。为了方便阅读,将内容分为上、中、下篇,适当加入小标题,并从正文中摘录钟院士关于健康的精辟话语,配上彩色图画,以期让读者赏心悦目、有所启迪。 目录 上篇 关于健康 有健康才有将来 —场急病给我敲响了警钟 健康的定义 认识亚健康 多数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 人有三种年龄 高收入人群老得快 中年是生命保护期
中篇 健康由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 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活方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和吸烟 我的健康我做主 慢性病可防可治
下篇 健康的五大基石 心理平衡 心情郁闷等于健康杀手 肿瘤喜欢情绪低落的人 养生先养心,心养则寿长 执著追求——心理平衡的基右 执者追求,但不苛求 善待自已,善待挫折 人天生需要别人尊重 发挥团队作用,善于培养自己 助人为乐,心情舒畅 不要把工作带回家 自得其乐 找个情绪安慰物——宠物的神秘力量 宠物助人长寿 为什么养宠物能促进健康呢 合理膳食 不良饮食习惯是仅次于吸烟的致癌因素 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功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我的饮食经 多样化饮食有益健康 吃肉大有讲究 合理烹调,掌素搭配 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戒烟限酒 吸烟危害健康 吸烟与肺癌 即使少许二手烟也很危险 今天就戒烟 适量饮酒并非人人有益 适当运动 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青少年“高身材,低体质”令人担忧 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 早防早治 轻伤要下火线 过渡疲劳等于追逐死亡 早防早治是小投入大回报 定期体检,疾病早发现 提倡个性化健康体检 定期体检可防微杜渐,防息于未然 癌症发现早,大多能治好 拯救更多的乳房 常见癌症的预警信号 试读章节 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假如太累了,不要勉强去锻炼,走走路、散散步,调整一下就行。这里面要讲究科学。怎么科学法呢?对于上班一族和上了年纪的,很重要的就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是相对立的。有氧运动就是不要做那么剧烈的运动,具有代表性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健美操、登山、越野行走、跳绳、各种球类运动以及快步走等。这些运动可以使你的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充分调动机体的运动及调节潜能,随着血液循环的加快、呼吸的加深,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有氧运动是有别于极限运动的,极限运动可以说是对人体生理极限的挑战,如马拉松、铁人运动、越野赛等,正常人不经过专业训练是无法完成的,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对身体弊多利少,甚至是有害的。比如说心脏,剧烈运动时心脏突然跳动很快,这对于中年以上的人就不太适合。中年以上的人应该进行有氧运动,就是比较温柔、舒适、缓慢的,让心率持续地增加一段时间,这种锻炼是好的。 这样的锻炼是什么呢?有两种。一种是平时七八十岁老头老太太做的一些锻炼,比如说练太极拳。还有一种是世界卫生组织推崇的,步行,比如,快步走。因为快步走既不需要特殊条件,又不会对骨关节造成损伤。快步走时,步伐要大,并用脚跟着地。这样,会对骨骼产生一定的机械刺激,具有撞击性运动项目的特点,对于增强骨骼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不会使心脏跳动一下子慢一下子快。这是有根据的,世界卫生组织对1645例65岁以上的老人做了4年以上的前瞻性研究,比较每个礼拜步行超过4小时和少于1小时的两组人群,结果惊奇地发现,每个礼拜步行超过4小时的组比每个礼拜步行少于1小时的组,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减少73%,这是很惊人的差别啊! 我现在还坚持跑步,不过一般在下午。早上不太适合大量运动,人的生物钟是比较适合下午运动的。运动是不是要天天坚持呢?也不见得。一个星期运动四次左右就可以了。我现在的运动一般是这样:在跑步机上跑大约半个小时,先是快走,然后再跑。运动的量以心率为标准,我的基础心率是60次/分,跑到120次/分就够量了。我的年龄已经不适合做无氧运动了,而是适合有氧运动,所以心率不能太快。其他像游泳、体操、拉力锻炼等节奏比较平均的运动,我也会做。 青少年“高身材,低体质”令人担忧 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问题已成为日益显著的全球性难题,美、日、韩等国都先后出现过类似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大约有2200万5岁以下的儿童超重。儿童和青少年二型糖尿病过去闻所未闻,而现在这类病例已经开始在全世界出现。在英国,2~10岁儿童超重率从1995年的23%上升到2003年的28%。在中国,城市儿童超重亦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国外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今日美国》报道称,中国肥胖少年儿童的增长速度就像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样快,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中国孩子很可能也会遇到美国式的肥胖问题。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家庭的餐桌更丰盛,财富的不断增多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体力劳动减少,徒步或骑车出行的机会减少,经常坐车和长时间上网。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数据,在中国10~12岁的城市儿童中,有8%被认为是肥胖的,还有15%被认为超重。这已经接近美国的相关数据,根据美国卫生与公共事业部门2006年的报告,6~11岁的美国儿童中,有18.8%的人超重。《英国医学》杂志则表示:中国在肥胖方面也在追赶西方的速度。1985—2000年,中国肥胖儿童增加了28倍。 相关部门报告,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正处于持续下滑的阶段。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不断滑坡。在全国3亿青少年中,或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占15%以上,也就是说这个数字超过了4500万人;在初中阶段,学生近视率超过50%,高中阶段为76%,而大学阶段则为83%,变化趋势真是触目惊心。2002年的营养调查分析表明,在7~17岁的学生中,肥胖、超重的孩子的疾病危险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他们的血压也高于正常孩子,包括代谢综合征,血糖高、血压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都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对于现在青少年的体质,有专家概括为“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令人担忧的是,在全国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的同时,其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却持续下滑,如据2005年调查,7~18岁男女青少年的肺活量较2000年下降300ml(下降10%~15%),立定跳远、50米跑速度均明显下降。可以说,“高身材、低体质”已经让中国青少年显得“外强中干”,而且高身材的表面现象,更容易掩盖体质差的现实。 P97-100 序言 当冰雪渐渐消融,寒冷的冬季悄悄离去,才发觉春天温馨的时刻已经飘然而至。在这一刻,我们也许什么都可能忘记,但唯独忘不了的是2003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抗击非典的战斗。 胜利,我们击掌相庆;历史,需要我们永远铭记! 你一定记得那位有着山一样响亮的名字、有着山一样崇高品格的人……他,就是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一个曾经“感动中国”的医学大家。他是抗非典的领军人物,为控制疫情的蔓延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他,在疫情初期、人心不稳的时刻,以科学的态度指出非典“可防、可治、可控”;是他,以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姿态高呼“将最危重的病人集中收治到我们这里”;是他,率先带领团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他,不顾非议,倡导国际间科技大协作,对付全人类共同的疫魔。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抗击非典后,虽然工作颇为繁忙,但是钟南山院士仍心忧国人身心健康,曾向国家有关领导人和部门提出“青少年‘高身材,低体质’令人担忧”等问题,并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对社会关注的医疗改革提出议案。他也是一位热心的健康理念传播者,多次应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邀请,作《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我的健康我做主》专题健康讲座。所到之处,听者众多,反响强烈。钟院士从自身健康出发,从科学角度出发,畅谈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激烈竞争时代人们的健康、亚健康、影响人类健康的决定性因素和人类的健康基石等问题,可谓振聋发聩,一语惊醒梦中人。 钟院士在报告中提出了许多健康新理念,比如“健康就像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如同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生命有限,健康无价;健康是条单行线,只能进不能退;人,应该学会关爱自身健康”,“早防早治,轻伤要下火线”,“20年前的生活方式决定20年后的身体状况"等等,并提出了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自我保健和自我检查方法。有许多听众反映,聆听钟院士健康报告如沐浴健康春风,多年以来缠绕心头关于健康的诸多问题得以释解,心情豁然开朗。 钟院士总结了健康的五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早防早治。他尤为关注早防早治问题,钟院士举证:在中国,排名前十的疾病,像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一般都是先出现一些小的指标异常,往往是经过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后才慢慢发展成为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致命的问题。很多中青年人以为自己年轻,身体好,通常身体出现异常状况的时候都不太重视,不理会,死扛硬撑,到了问题严重的时候才去医院,结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钟院士认为:早防早治是小投入大回报。一般对健康比较重视的人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如果把时间前移二三十年,在身体好的时候就重视防治,可以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回报。他介绍在临床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为住院治疗的哮喘病患者提供自我管理信息,帮助病友学会自我管理技术,结果使哮喘病复发率减少了75%,住院时间减少了54%,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钟院士强调,在人群中最不健康的1%和患慢性病的19%共用了70%的医疗卫生费用,最健康的70%人口只用了10%的医疗卫生费用。 我们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健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最不健康的1%或患慢性病的19%。但要有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的理念,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控制在萌芽期。如此防患于未然,不但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患病机会,减少个体的痛苦,甚至可以有效地延长整个国民的平均健康寿命,还可以节约大量的国家资源。所以说,钟院士积极投入预防医学,倡导科学的健康观念,乃是一件利国利民、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能办事的极有意义的事业。 钟院士的健康报告精彩生动,听众受益良多,内容不胫而走,各地广为传播。广东教育出版社本着与钟院士携手共同推进预防医学、普及科学健康观念这一事业的宏愿,经与钟院士多次磋商,编辑出版了钟院士首本深入浅出的健康读本。 本书是钟院士以其几个主要健康报告为蓝本,精心编写而成。为了方便阅读,将内容分为上、中、下篇,适当加入小标题,并从正文中摘录钟院士关于健康的精辟话语,配上彩色图画,以期让读者赏心悦目、有所启迪。 我们为能与钟院士合作而倍感荣幸,如果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读者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强盛尽一份绵薄之力,将是我们莫大的欣慰。 2008年3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钟南山谈健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钟南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6693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161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