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千古大变局(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一个关键人物)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先行者自我认识、自我嬗变、自我转型的艰难而痛苦的历程。

用优美的文笔重叙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的悲壮人生,用了解和同情的笔触、解剖历史人物的隐秘内心,这是一本让人感慨万端的作品。

内容推荐

时至晚清,老迈昏聩、日薄西山、风烛残年的老大帝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即以影响近代中国的关键人物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为载体,兼及林则徐、魏源、徐继畲、郭嵩焘等人,叙述国门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下被迫打开,历经血与火的碰撞,中华文明逐渐走出几千年自成一体的封闭怪圈,与世界融为一体的艰难历程,从而对近代中国历史进行多侧面乃至全方位的探究与反思。

目录

楔子:千古大变局

洪秀全:“天国”的实验与失败

曾国藩:天降大任的自觉担当者

李鸿章:国破山河在

张之洞:逸轨的新政

严复:弱肉强食的危机与适者生存的图强.

慈禧: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

康有为:传统“乌托邦”

梁启超:“少年中国”的呼唤者

孙中山:民国之父

袁世凯:挥之不去的专制与皇权

宋教仁:走向民主的挫折

跋:历史的杠杆

试读章节

鸦片战争的结果大大出乎清朝统治者的意料之外。不仅没有禁烟之效,反而使得鸦片贸易合法化,带来了战争赔款、香港割让、开埠通商、自由传教、关税协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屈辱条款。

《南京条约》签了,西人堂而皇之地来了,战后清廷不仅没有吸取半点教训,奋起直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而是更加顽固地坚持闭关自守的传统“国策”,一方面不得不在表面上恪守约定,另一方面则敷衍其事.尽可能地将洋人的活动范围与影响限制在五口通商之地。

尽管如此,铁板一块的中华帝国仍被大不列颠帝国凿开了六扇大大的窗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与割让的香港。洋人虽不能进入内地,却可在六地自由出入、自由贸易,最为关键的是,长期遭禁的基督教在这些划定的地盘取得了合法身份证,可以修建教堂、自由传教了。

经济与文化,就这样以一种缓慢而顽强的方式,开始一点点地蚕食、改变、重塑古老帝国那已然衰朽的肌体。

基督教曾三次较大规模地进入中国,自唐代初期的“大秦景教”,到元代的也里可温教,然后是明末清初的天主教。令无数基督教徒伤心欲绝的是,无论当时多么兴盛,最后都免不了以“笙歌散尽花落去”的结局而收煞。透过枪炮胁迫而签订的《南京条约》,虔诚的基督教徒仿佛看到天国那神圣的光芒,正照临在曾让他们黯然神伤的中华版图,他们眼前。出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全新变局与有利机会。一时间,西方传教士纷纷涌人中国,以锲而不舍乃至舍生忘死的精神,加快传教步伐,尽可能地将影响深入内地。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一位名叫洪秀全的落第书生在广州街头获得了一本传教士的布道读物《劝世良言》。正是这基督教的通俗册子。不仅改变了一个书生的命运,而且改变了大清帝国的发展走向,加速了它的崩溃与灭亡,甚至差点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洪秀全是在1836年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获赠《劝世良言》一书的。科考落第,本属正常,不少人从小考到老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中秀才,何况洪秀全当时还只二十二岁,这于一般士子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可对洪秀全来说,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洪氏世代务农,家境贫寒,洪秀全排行老幺,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七岁即人村中私塾就读,除诵读科举考试不得不研习的四书五经外。还自个儿阅读了不少古代历史方面的书籍。据族弟洪仁回忆:“其天亶圣聪,目不再诵,十二三岁经史诗文,无不博览。”家人、塾师、族人都十分看好洪秀全,认为他前程无量,日后必将发达。“确信他将及时取得功名,甚至成为翰林……这样,整个家族也将因他的高位而得到荣耀。”因此,家人哪怕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也要供他继续念书。特别是父亲洪镜扬,更是对幼子寄予无限希望,将他视为光耀门庭的骄傲。平时聊天。父亲总是喜欢以幼子为话题,每当听到别人对洪秀全的赞许之辞时,洪镜扬便高兴得眉飞色舞,有时还兴犹未尽地将对方邀至家中,继续围绕幼子的聪颖刻苦与美好前程谈论不休。

可以想见的是,在这种环境与氛围中长大成人的洪秀全,对科举的一再落第该是多么失望与沮丧。考中秀才、举人、进士,不仅是他个人的期待与光荣,也是整个家族的企盼与荣耀啊。

就洪秀全的现存诗文及人生谋略而言,平心而论,他并非那种有着特殊天赋的奇才。只是他所出生的那个村子十分偏僻。人口也不多,约三百村民,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洪秀全的确当之无愧。然而,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比较,别说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即使与当时的风云人物相比,他在才华上也要略逊一筹。洪秀全的落第,虽有几分遗憾,也并非特别冤。然而,封闭环境的长期生活,乡民“歌功颂德”的氛围熏陶,族人殷切期望的特殊影响,使得洪秀全不可能客观而真实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他不仅对功名利禄过于敏感,也形成了自视甚高的傲慢与狂悖。

第二次科举落第,洪秀全十分郁闷、痛苦而失望,连个秀才都考不上.更不用说什么举人、进士了。不能高中,又如何能够发迹高升、光宗耀祖?他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不禁徘徊在广州街头,迟迟不肯回到约九十华里之外的故乡——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官禄土布村。踯躅之际,他在龙藏街遇见了一名传教士,不由得驻足听了一会儿布道。根本就没有听出什么内容,不过觉得有趣,便稍加关注而已。第二天,惘然而失落的他,仿佛被一种神秘力量牵引,又不知不觉踱到那儿,并且得到了那位传教士赠送的《劝世良言》。

在广州逗留一段时间后,洪秀全强打精神回到家中,他决心继续攻读四书五经,以参加下次科考。整理行李时,自然翻出了那套《劝世良言》,他稍作浏览。便搁在了一个木箱之中。

一年后,洪秀全第三次来到广州应试,依然榜上无名,当即病倒在床。友人只好雇了一乘轿子,请了几名轿夫,准备将他抬回花县老家。返乡途中,洪秀全的意识尚较清醒,他吟诗一首道:“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洪秀全对自己的期望相当之高,而现实却如冰窖般冷酷无情,他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一连串的科举落第打击,不得不逃避现实,躲在自己构筑的虚幻世界中做着鹤唳冲天、风卷残云、唯我独尊的迷梦。回到家中,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加沉重,进入谵妄与梦魇状态。他梦见自己飘升云天被人剖开肚腹换了五脏六腑,然后去见一位头披金发、身穿黑袍的老人。老人端坐在宝座之上,自称世间人类由他生育,亲手交他一柄斩妖宝剑,嘱他扫除妖魔,但不得妄杀兄弟姐妹;又赐他一块玉玺,此乃帝王权力的象征;同时,老人又回头呵斥站在一旁的孔子,说他撰述的典籍并未清楚地阐述人间真理,孔子唯诺认错不已……长期卧病期间,洪秀全神志不清,梦幻不断,他还梦见一位称作“长兄”的中年人助他杀妖。于是,病中的洪秀全,在现实中的举止便显得十分怪异,他时而歌唱,时而训人,时而高呼:“斩!斩!”并从病床跳下直扑房门口,摘下插在门墙上的菖蒲当作宝剑,挥舞跳跃,作出击斩杀状……偶尔清醒之时,洪秀全不禁悲观到了极点,以为不久于人世,而他念念不忘的,一是父母含辛茹苦供他念书的大恩大德无以回报,二是自己不能一举成名天下知晓。于是,家人以为他真的快要病死了,而乡人则认为村里出了一名精神失常的疯子。

没有想到的是,四十多天后,洪秀全的病情竞慢慢好转并彻底痊愈。就现有资料来看,洪秀全病重期间,家人的精心照料自不待言,却无延医服药的文字记载,仿佛于不知不觉间,他的病说好就好了。

P36-38

书评(媒体评论)

《千古大变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先行者自我认识、自我嬗变、自我转型的艰难而痛苦的历程。“重读、深读、细读的过程,也是去蔽与还原的过程。”我很赞同作者书中的这句话。

——钟叔河(著名出版人,“走向世界”丛书主编)

用优美的文笔重叙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的悲壮人生,用了解和同情的笔触、解剖历史人物的隐秘内心,这是一本让人感慨万端的作品。

——丁 东(著名学者,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五十人之一)

曾纪鑫是中国最早写作文化历史散文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有现实关怀和历史责任感的作家。他的文化历史散文偏重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现代认识与评价,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富有当代作家的人文情怀,是中国近年来散文写作最重要的收获。

——谢泳(著名学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曾纪鑫的文字沉重、密实。他对历史的个人观察,史料丰富,见地明晰,温情之中不乏苛责,驳难之时尤见谨慎,隐忍的言辞下面,也往往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心事。他的关切和忧患,使我们站在历史面前,想到的却是现实如何展开、人类如何前行等一系列切身的精神疑难:很多的问题,先贤们曾勇敢地面对,我想,今天的我们同样无法回避。

——谢有顺(著名批评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千古大变局(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一个关键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纪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74670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8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3.06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6: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