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卡中的西藏活佛(全彩插图珍藏本)/藏密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活佛是活的佛吗?活佛一定是圣者吗?西藏的活佛到底有多少?活佛一定是喇嘛吗?活佛一定是出家的僧侣吗?活佛不可以娶妻生子吗……

或许您从不了解西藏活佛,或许您曾听说过关于活佛的只言片语,或许您曾歪曲过活佛的本义,本书将严谨地遵从藏传佛教文献及传统的解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拨开笼罩在西藏活佛身上的层层迷雾。此外,本书精选了100幅珍贵的唐卡精品,其中有26幅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绝世珍藏,多数为藏传佛教诸派的贡品唐卡,难得一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活佛”的藏文为“祖古”,意为化身。藏传佛教认为:带着普度众生的宏愿,诸佛菩萨化身为活佛,来到人间。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最为独特、最为神秘的人文现象。从第一世噶玛巴活佛开始,西藏的活佛至少已有千年的转世历史,留下了许多奇异的故事和传说。本书结合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并撷取100幅精美的唐卡珍品,其中26幅为故宫珍藏绝品,为你全面揭秘西藏活佛的历史和现状。

目录

洛桑确吉坚赞

唐卡图版目录

多识仁波切推荐序:生命轮回与活佛转世

作者序:乘愿而来的圣人

第一篇 活佛是活的佛还是转世化身:正确解读活佛

  1.活佛是活的佛还是转世化身?

  2.降落人间的佛菩萨

  3.三身佛与活佛

  4.活佛转世与生命轮回

  5.活佛转世制度的诞生

  6.活佛和他们的寺院

第二篇 寻访活佛:活佛如何转世

  1.从转世预言开始

  2.降神与占卜

  3.观湖

  4.找寻和考验

  5.确认转世灵童

  6.奇特的转世:夺舍

  7.盛大的坐床典礼

  8.大活佛的甄选仪式:金瓶掣签

第三篇 活佛的生活:对待活佛的礼仪

  1.学习及修行:活佛的生活主旋律

  2.活佛的衣食住行

  3.见活佛如何行礼?

  4.如何辨别和抉择合格上师?

  5.如何对待和供养上师?

  6.活佛的葬礼

第四篇 乘愿而来的圣人:史上最著名的活佛

  1.西藏转世最多的活佛:大宝法王

  2.西藏影响最大的转世者: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

  3.蒙古的活佛称号:呼图克图

  4.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活佛:多吉帕姆活佛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很多不懂藏文化及藏传佛教的人,都会想当然地以为活佛一定是喇嘛中的一员,而且是喇嘛中的圣者或者首领,其实不然。这种错误认识,不但来自对活佛本义的误读,也源自对“喇嘛”含义的曲解。喇嘛是藏文音译,译为汉文是无上,具体指那些精通佛典、道德高尚、戒律严明及内怀证悟的高僧大德、上师,即那些能够传授经论知识、禅修体验,具备人师资格的精神导师。

在藏传佛教中,一般的出家人叫做“扎巴”,见面时比较尊重的也大都直接称为“阿喀”,并不冠以“喇嘛”之名。不懂佛教之人,将所有西藏的僧人称为喇嘛,与将所有汉传佛教的出家人称为和尚极为相似。“和尚”二词来自古老的梵文,汉语直译为力生,即有能力令他人生起善心、功德,主要是指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也是弟子对老师的尊称。因此,汉传佛教中一般把给自己传授出家戒律者称为戒和尚,意即授戒之师。

故此,并非所有活佛都可以成为喇嘛。能否成为喇嘛,并非以是否具备活佛的称呼而定,而是以其学识、道德及修证情况为根据。有的活佛经过自己长期的学习和修持,达到堪为人师的标准后,才能成为他人的上师。而有的活佛由于愿力不同等原因,而不具做喇嘛的条件。因此,在选择上师的时候,应依经论所说喇嘛的标准进行考察。现在很多初学藏传佛教的人,一听说是活佛,即盲目拜师,这其实是外行人所做的颇令人遗憾的事情。

作为喇嘛需要什么条件和资格,如何选择自己的喇嘛等问题,在本书后文将有阐述。

活佛不一定都是佛菩萨

自活佛转世制度诞生于嘎举派以来,到目前为止,各教派大大小小的转世活佛何止千万。虽然活佛中不乏佛菩萨的化身,但也不尽然。这些活佛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佛菩萨化身、转世修行者及宗教情感需要而产生的活佛。

第一类是佛菩萨的化身。譬如著名的班禅、大宝法王等大活佛,他们一般都被认为是各种佛菩萨的化身。由于这些活佛本质上都是佛菩萨,只是为了救助轮回中的众生,才发愿不断转世。这些活佛是真正意义上的活佛。

第二类是转世修行者。佛教认为,成佛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大乘的成佛之路十分漫长,甚至以无数世或大劫来计算。这些活佛或许还没有获得很高的证悟,但由于他们已经有相当的修持,可以凭借愿力及修持力而转世为人继续修持,因此也算是非常好的活佛。

第三类是宗教情感需要而产生的活佛。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觅得某活佛名号的真正转世者,或者地处偏远地带的寺院,为了满足当地信教群众的信仰及情感需求,也为了挽救当地寺院逐渐没落的需要,会找寻一位各方面都相对优秀但不是真正转世灵童的人来继承某活佛的名号。这些活佛如果有机会接受好的学修教育,也一样可以成为好的活佛。否则只能在家乡寺院做一些念经超度等佛事而度过余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中所介绍的西藏活佛,都属于第一类,也就是真正的佛菩萨化身。他们多数都是经过严格的认定方式而被确定下来的。

降落人间的佛菩萨

认识佛菩萨

“佛”这个名称是外来语,源自古老的梵文,是“佛陀”(Buddha)的简称,汉语的意思是觉悟者。但仅仅称为“觉悟者”,只是从字面解释了“佛”这个名词,尚不能完整、清晰、圆满地表达佛的真正含义。佛是历经非常久远时间的修持,破除了所有的障碍(烦恼障和所知障),圆满了一切福德和智慧,独具八种特质,证得三身,彻底从凡间的迷失中觉醒的觉悟者!

菩萨是菩提萨捶之略称。菩提萨捶,梵语bodhi-sattva,汉语的意思是觉有情、求道之大心人等。菩萨不是在空中飞行,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这是民间对菩萨内涵的极大误解。从佛教观点来说,如果一个人真正生起了为帮助一切众生究竟远离痛苦而成佛的心愿,就是菩萨了。就像印度大师寂天菩萨所说:“当发起菩提爱心的当下,即使自己还身陷轮回的痛苦之中,但他已经是佛子、菩萨了。”(《入行论》)这说明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凡人,只要真正生起了菩提爱心之后,佛教就会称之为菩萨。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也说过,虽然还是一个普通的凡人,没有丝毫特别之处,但如果生起菩提爱心,就是菩萨,就是大乘之人。反之即使有很多所谓神异能力,洞彻了空性真理,但还是小乘之人,无法晋升大乘之列。P18-24

序言

乘愿而来的圣人

在2500多年前,古印度以其独特的文化土壤,孕育了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宗教家。在这开满圣哲鲜花的百草园中,值得大书一笔的,当数曾贵为一国太子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虽然他在王宫里过着奢华而富足的生活,但太子并不满足区区感官和物质所带来的肤浅快乐,他在经过出家访道、六年苦行后,终于有一天在菩提树下,解开了缠绕身心的所有束缚,彻底洞悉了人生和宇宙的真理。从此,佛陀——彻底觉悟真理的人,这一象征慈爱与智慧的完美称号便开始在世间流传。

在成佛后,佛陀并没有独享这种超越一切束缚的无上快乐,他开始向人们讲述他的快乐与修道体验。佛陀说:“我的教导与其他圣哲不同。我不能用任何所谓的圣水来清洗你们的罪业,也不能用手除去你们的痛苦,更不能把我自己的快乐体验移植给你们,我只能告诉你们什么是快乐之道,能否获救取决于你们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星。”正是基于这种与其他宗教“信者得救”迥异的独特教导,佛陀顺应不同众生的素质,传授了向往轮回快乐的下士道、独善其身解脱轮回之苦的中士道及兼济天下普利群生的菩萨上士道等教诫。这些教诫被佛陀的弟子记录下来,成为现在的佛经。

如果从追求目标、实践道路、道德准则、观念认识等差异来说,佛教大体可分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被认为是佛教的核心与最圆满直接的教法,因为大乘佛教不但追求自己的解脱与快乐,而且心怀帮助一切众生共同解脱的广大宏愿;不仅重视开发解脱所必需的特殊智慧,更重视舍己救人的无尽爱心。正是这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般惊天地泣鬼神的菩萨心行,缔造了无数乘愿而来的圣人。

修持大乘佛教的菩萨们,在以特殊智慧破除痛苦之根——无明愚暗,从而进行自利的同时,没有遁入山林一坐千年,更没有转生到内外环境都比娑婆世界优越亿万倍的净土佛国,而是怀着对所有众生的无限爱心,乘骑着帮助一切众生走向究竟解脱快乐的宏愿骏马,无数次往来于烦恼炽盛、物欲横流的娑婆世界,不断地以各种可以帮助众生的身份,来兑现他们的崇高承诺!

西藏的活佛,正是这些乘愿而来的圣人度生的一种身份。按照佛教理论来说,佛菩萨度化众生的身份不一而足,度化众生的方式也不拘一格。佛教著名的大乘经典《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中说:“应以菩萨身份而得度者,我即化为菩萨身;应以将军身而得度者,我即化为将军身……应以何身得度者,我即化为彼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可以帮助众生,佛菩萨就会以各种身份出现。在这不胜枚举的各种身份中,作为肉眼凡胎的一般人,根本无法清晰明确地辨认。但在西藏这块有着特殊文化及民俗背景的土地上,我们却可一窥转世圣人的堂奥,这所凭借的,就是只有藏传佛教才特有的,也是最引人入胜的、神秘的活佛。

活佛是活的佛吗?活佛是藏传佛教正统的称呼吗?活佛一定是圣者吗?活佛产生的佛教理论基础是什么?西藏的活佛到底有多少?活佛一定是喇嘛吗?活佛一定是出家的僧侣吗?活佛不可以娶妻生子吗?活佛是怎样被认定出来的?有活佛称号就可以做他人的灵修导师吗?最初的活佛是怎么来的?活佛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活佛有大小吗?史上最著名的活佛是谁?拜见活佛应注意哪些礼仪?……或许您从不了解西藏活佛,或许您曾听说过关于活佛的只言片语,或许您曾歪曲过活佛的本义,本书将严谨地遵从藏传佛教文献及传统的解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拨开笼罩在西藏活佛身上的层层迷雾。此外,本书精选了100幅珍贵的唐卡精品,其中有26幅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绝世珍藏,多数为藏传佛教诸派的贡品唐卡,难得一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书稿既成,幸得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恩师多识仁波切赐序,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曲世宇

于鸭绿江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卡中的西藏活佛(全彩插图珍藏本)/藏密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曲世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诺布旺典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478109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1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6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6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3: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