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从2003年至07年在国内知名论坛——“天涯”上的一些散文。全书根据内容分为六个章节,分别记录了作者对于“文革”时期的童年,“知青”时代的遭遇以及在时代的变迁中对于人事和一些社会现象的简单剖析。其中还包括作者游历他国时所写的游记。作者的文字细腻且不乏幽默,是一部呈现在纸上的“博文”选集。
图书 | 云上的诗意日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2003年至07年在国内知名论坛——“天涯”上的一些散文。全书根据内容分为六个章节,分别记录了作者对于“文革”时期的童年,“知青”时代的遭遇以及在时代的变迁中对于人事和一些社会现象的简单剖析。其中还包括作者游历他国时所写的游记。作者的文字细腻且不乏幽默,是一部呈现在纸上的“博文”选集。 内容推荐 每一块墓碑下,都埋藏着一部“长篇小说”。这些“小说”,有的跌宕起伏,有的平淡无奇;有的被人追捧和敬奉,有的则无人问津,默默从世间消失。无疑,风云人物,或者那些有传奇经历的人,会有扣人心弦的故事充实那部“小说”;而平凡的小人物,碌碌一生,在世时尚且不被人瞧得上,离世后就更要被忽略不计了,有关他的所有生命历程,随着他的消逝而永远灰飞烟灭。本书记录了作者对于“文革”时期的童年,“知青”时代的遭遇以及在时代的变迁中对于人事和一些社会现象的简单剖析。 目录 1 我在云上爱你 静子:新月下的孤寂等待 真情江津行 如真似幻,烟雨秦楼 我在云上爱你 水墨画中的西西里柠檬 一段美丽的网络风花雪月 明月照我归江南 人生对歌 月光曲 倾听夜色 西西大妈旧事 贺新郎——为某女网友捉刀 2 远去的恋情 情债 兰亭遗梦 远去的初恋 与初恋情人会面记之一:雁南飞 与初恋情人会面记之二:约会 与初恋情人会面记之三:送别 重温二十多年前的情书 再次握手 3 青花碎片 爱的箴言 你想要爱情吗? 迷蒙的天迷茫的心 流逝的时光,流逝的生命 带给别人阳光,也会给自己带来温暖 面对旧情:回味与思索 网恋杂感录 关于我是不是小资的考证。 4 生活中的幽默 接待漂亮女领导纪实 女网友让我的心拔凉拔凉 想跟老婆分居,没门! 有老婆唠叨的日子真好 老婆的美丽幻想 老婆向我挥来老拳 给老婆起个生猛的网名 与儿子过招 人生在世就为房子奋斗 自从成为“房奴”以后 新一代男人越来越不像男人 京城人、省城人、县城人相互嘲笑记 生活在造假时代 陷阱 萧总的气魄 5 荒诞的青春年华 生死瞬间 观看“牛鬼蛇神” 小学生“革命化”之后 我的一张大字报 龚老师与我 乡村生活中的荒诞点滴 生产队里的“小芳” 改变命运的时刻 穿了皮鞋就不像农民? 闹钟手表,见证争分夺秒 “都80年代了!” 如此扬眉吐气 到山西挖墓 最难忘怀的教授 永远的温情 6 游走天下 到国外出洋相去 劳碌的中国人 威尼斯商人 萨尔兹堡随笔 小费 庄园遗韵 凯旋门观感 阿姆斯特丹民居故事 但丁与《神曲》 俗人等上大雅之堂 租界故地记游 试读章节 在网上认识静子已半年多了,一直以为她与普通的女孩子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直到有一天,读了她的《等待》和《迷茫的心,迷茫的我》,才知道她的人生之路,原来充满着那么多的坎坷。整整十一年了,她一直在等待一个奇迹的发生一一让她从病魔的阴影中走出来。十一年了,她一直迷茫无助,在承受着病痛折磨的同时,还要为生计、为尊严挣扎在人世的无边苦海中。她才二十四岁,却早已尝尽了许多人也许一辈子不会经历的苦痛。 她有类风湿病。医生早说过,严重的话,将来可能会瘫痪在床;幸运的话,倒是不排除康复奇迹的发生。就为了医生的后一句话,她一直在与命运抗争。为了证明自己还有赚一碗饭吃的能力,为了求医问药,还为了趁自己能走的时候看看自己心中向往的城市,她拖着病体,离开故乡重庆,步履蹒跚地前往浙江、广东,漂泊在一个又一个城市。找工作、找医生,找医生,找工作……赚钱、求医,求医、赚钱,成了她循环往复的生存方式。她历尽了千辛万苦,奇迹却迟迟没有发生,后来,病情甚至严重到让她不得不从打工的深圳回归故里。那时,稍稍动一动便浑身疼痛,她躺在床上,终日望着屋顶,想着自己这么些年来在四处奔波中度过的日子,禁不住想哭,酸楚的泪花就在眼中打转。她自称没文化,但她的血液里分明流淌着诗情画意一一只是那诗,是凄凉的诗;画,也是苍凉的画。在那些漂泊的寒夜里,我们能听到也能看到,她的悲吟:我,像一只无翅的鸟儿,呆望着满天的星星,多想拥有双翅去飞翔,去与星星并行,却总是只有无助的叹息;尤其在皎洁柔和的月光映照脸庞时,孤独与落寞也沉沉笼罩着我的心,让我从心底挤出颤音: “我——只能在诗里哭泣!” 曾经,她很讨厌女人喝酒。也许是酒有活血的功能,也许是酒能起到缓解疼痛的麻痹作用,也许是生活中的种种不顺需要借酒来舒解胸中的块垒,她,竟然也喝酒了;而且,还喝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一个女人,年轻的女子,悲叹“永远的等待,一直等到死亡”的女人,在酒中哭泣,在酒中醉去,你能用责备的眼神去对待她吗?或许,你会用安慰的口气对她说:想喝就喝吧,喝酒不是判断好女人与坏女人的标准。可如今,她却摇头回答:我现在只喝药,不喝酒了——喝酒,表明她的无奈;不喝酒,同样表明她的无奈。 幸福的人用不着过多考虑人生哲学,不幸的人则总会在人生问题上一遍遍思考。静子就无数次地问自己、问别人:我是什么?我现在在做什么?我到底想要什么? 有人问她信仰什么,她说信仰自由。其实,她这自由,与其说是人权上的独立自主,不如说是生命健康所带来的自由,即像普通人一样,能随意游走,在四处正飘着超级女声“想唱就唱”的歌声里,她只是渴望着“想走就走”。 P3-4 序言 每一块墓碑下,都埋藏着一部“长篇小说”。这些“小说”,有的跌宕起伏,有的平淡无奇;有的被人追捧和敬奉,有的则无人问津,默默从世间消失。无疑,风云人物,或者那些有传奇经历的人,会有扣人心弦的故事充实那部“小说”;而平凡的小人物,碌碌一生,在世时尚且不被人瞧得上,离世后就更要被忽略不计了,有关他的所有生命历程,随着他的消逝而永远灰飞烟灭。 很不幸,我也是一个小人物,马齿徒增,混迹人间居然有四十余年了。从没说出什么英雄豪杰才说的豪言壮语,更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生活历程平淡,没有流芳百世的功业,也不曾犯下举世瞩目并遗臭万年的罪 想想将来我那块墓碑下埋藏的“长篇小说”,谁去读呢?一介草民,永远只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鲁迅先生胸怀豁达,他说自己死后只希望速朽,可是他偏偏不朽。即使对于强戴在他头上的纸糊高冠他未必认头,世人坚持要作出高山仰止的样子,他也是没有办法的。我没有鲁迅先生那样的襟怀,我做梦都想有人给我戴高冠,哪怕是纸糊的。可自己平生波澜不惊,别说身后不能指望他人能够略表敬意,就是人们在茶余饭后偶尔能够提及,哪怕像孔乙己那样在消失很久以后还会有人念叨“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那对我来说也是三生有幸。 有鉴于此,与其将来在世间被彻底一笔勾销,还不如趁自己尚苟全性命于阳光灿烂的日子时,提前搜罗自己的人生“业绩”,为自己树碑立传。古人称这样的碑为“寿碑”。寿不寿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知我者莫如我自己,还是由自己盖棺论定为好。我虽不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以及十分地有益于人民的人,但自己还是知道恰如其分地吹嘘自己,远比他人不恰当地从报上别人的讣告中剪下几句“伟大的什么什么革命家、久经考验的什么什么战士”一类的评语强贴在我头上更具说服力。于是决定,在自认为已算“后不惑年岁”的今天,开始整理多年来自己所历所思所感后写下的一些文字,汇成一书。尽管自己深知其中多是些鸡零狗碎的琐事和个人平生的无聊记录,它们可能无关宏旨,无足轻重,甚至还可能夹杂了一些荒诞的行径和鄙陋的趣味而为人所不齿,然而,正所谓敝帚自珍吧,我因它们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经常性地进入我的记忆屏幕中而轻易不愿舍弃。我想,那正是我生命的留言,我不记录下来,别说是他人把我忘却,那不是我亲自把自己从这个世界上草率地抹煞掉了吗?为了那未来墓碑下的“长篇小说”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几道哪怕是非常浅淡的印痕,我就不能不现在郑重其事地把这些生命记录通过汇编成书保存下来,由这些记录表明我曾经的存在状态,并从那生活轨迹中看出自己虚度的年华里难得闪耀出的几抹光彩。何况,我也算是“文革”的见证人,又是中国的末代下乡知青,还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尤其是历经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变化,我几十年来走过的岁月正是中国从社会动荡、经济困顿转向安定团结、迅速崛起的大时代,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即使微不足道,也多少映照出时代变迁的印记。因而,我忽然发现自己整理这部小书,好像是一件伟大而崇高的事情似的。 当然,毕竟自己只是凡人,而且,还被某熟人说成“不是一个随便的人,但随便起来不是人”的人。虽然没被列入贩夫走卒行列,但是也确实没成为什么可以光宗耀祖的名流名家,也确实不曾创出什么让人景仰的伟大事业,从而在这本书里也就不可能让人看到什么光辉灿烂的流金记录。相反,这些产生于网络、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字在一些高尚人士看来,说不定还会被认为是“涂鸦”,是垃圾!这样说来,将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就属于过分的奢望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云上的诗意日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石映飞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05948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08-08-01 |
首版时间 | 2008-08-01 |
印刷时间 | 200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