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无言说的宗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的核心,禅的特点。它打破了传统宗教中的繁文缛节和条条框框,抛开了外相的约束,以人为本,重在内心的体悟,是对感性和理性的超越。
禅是一种心灵的深层体验。虽然邪道无形的门不容易跨越,但跨越后的禅悟却是真实不虚的动人境界……
图书 | 佛法无边(2悟禅) |
内容 | 编辑推荐 禅是无言说的宗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的核心,禅的特点。它打破了传统宗教中的繁文缛节和条条框框,抛开了外相的约束,以人为本,重在内心的体悟,是对感性和理性的超越。 禅是一种心灵的深层体验。虽然邪道无形的门不容易跨越,但跨越后的禅悟却是真实不虚的动人境界…… 内容推荐 禅虽然起源于宗教,但却又打破了宗教的神惶和顶礼膜拜,将神圣和平常自然亲切地融合了起来。禅是生命存伍的另一种状态。虽然看似与常人无异,但实际上却是另一种不可思议的存在。禅道自然。禅无处不在…… 目录 第一章 简单为本 第二章 求道之心 第三章 大彻大悟 第四章 遵守本性 第五章 静观自心 第六章 思维缜密 试读章节 简单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准则。因为在人生道路上,唯有奉行简单的准则,才有可能避免误入阻碍我们成熟的岔路,陷入歧途。就目前的潮流来看,无论是人际关系、社会结构或家庭关系,都同样有复杂化的趋势。然而,人们又不约而同地用一种简化的公式来处理这些关系。所以用“简单”的态度来处理事务,不仅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将生活带入一种节奏明快的韵律之中。 其实,使事物变得复杂是很容易的,但若想将事物简化成有条不紊的情况就要动动脑筋了!把复杂的问题看得很简单,把简单的问题看得很复杂,这两者谁笨?有一个朋友几乎没有考虑就回答说,两个人都笨得厉害,因为简单的问题就应该看得简单,复杂的问题就应该看得复杂。 其实,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很简单,大可不必费九牛二虎之力去伤透脑筋,人生、爱情、理想也是如此,很多时候都只是相当于一年级的数学一样,或者根本就没有上过学、一字不识的人看待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时的思维一样——打开笼子数数不就知道了?干吗费那么大力气列那许多方程式来计算!更重要的是干吗把鸡和兔一起关在笼子里呢——只不过有的时候人们走了太多太远太辛苦的路,却意识不到有些路是根本就不必走的。有些人看到别人走,自己也就拼命地赶路,认为在走了很多辛苦路之后就会有天堂,可是谁知道天堂就在他原来所在的地方,就在他一路行走的过程中,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天堂。 有个打鱼的人,他每天只打一尾鱼,那尾鱼刚好可以换他一天的食物、水和烟。然后他就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望着蓝天白云抽烟,悠闲自在。这时来了一个商人,对他说:“老兄,我觉得你应该打更多的鱼,然后把它们卖掉,等攒够一定数量的钱后就买一艘船,再开着船到处做买卖……”“然后呢?”那人问商人。“然后就能赚很多很多的钱,就可以每天到海边晒太阳,听海……”“可是我现在不正在晒太阳、听海吗?”那人回答说,“更重要的是等我做够了那些事,赚到了足够的钱,也许我已经没有时间来晒太阳、听海了……” 可见世界上没有复杂的事情,只有复杂的心灵和黑洞般没有边际不知深浅的欲望。这就像一棵树,细看来是许多的枝,再看是无数的叶,再看,是数不清的细胞。其实,它只是一棵树,一棵树而已。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化为简单的,正如计算机里所有问题都只有两个答案:是或者不是。 简单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就对了,错就错了;爱就爱了,恨就恨了;笑就笑了,哭就哭了。哪有那么多麻烦、计较和周折,又哪容你翻来覆去地随意更改。生命太短暂,一生不过短短数十年,哪经得起那么多无谓的折腾。 简单就是要学会舍弃。这也要那也想,须知我们的双肩载不动那么多的金钱、名誉、地位、情感、哀愁和怨恨。干脆地合弃吧,轻轻松松地上路,多一些时间来听花开花谢,多一些时间来关照日出日落,多一些时间来走向你心中的远方。 简单是一种速度。丢开一切束缚我们心灵和思想的桎梏,更不要让世俗的网于无形中把你拉扯得身心俱惫,憔悴不堪。以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三下五除二地去做吧!简单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P3-4 序言 禅是我们从生活中得到的一种智慧启迪,但是随着人们生活的演变,它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现今的这个世界中,如果你与入谈起禅,人们会感到困惑,虽然也不是没有自己的感触,但是还要问上一句“禅是什么?”其实禅不是苦,甚至也不是乐。禅是人们心的原态,是生命的安止;禅是一种文化,虽然古老,但不陈旧;禅是一种高深的智慧,虽含有哲学的成分,但不是哲学。禅就在我们身边,禅是我们自心的本性,禅是我们当下感悟世界的心灵解析。那么禅究竟是什么呢? 这里我们先来讲个故事:有一条河隔开了两岸,此岸住着凡夫俗子,彼岸住着僧人。凡夫俗子们看到僧人每天无忧无虑,只是诵经撞钟,十分羡慕;僧人们看到凡夫俗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终于有一天,凡夫俗子们和僧人达成了协议。于是,凡夫俗子们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过上了凡夫俗子的日子。没过多久,成了僧人的凡夫俗子们就发现,原来僧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悠闲自在的日子只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便又怀念起以前当凡夫俗子的生活来。 成了凡夫俗子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于是也想起作和尚的种种好处。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 由此看来禅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这种境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自己去亲身感悟和体验,才能有很深的了解。就像我们在三伏天里,在大太阳底下走了很长时间,已经酷热难当了,这时来到一个有空调的房间里,会有一种清凉自在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自己体悟到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原本在房间里的人无法了解我们曾经酷热的感受,而仍在酷热中的人,也无法了解我们清凉的体会。 所以禅是一种当下智慧的感悟,无法真正地与人共享,但是如果我们也同样拥有智慧、也同样有对人生的感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那“凡尘世界中的禅悟”,一起享受这“尘世中的清凉心语”,一起来体会这“人世间的人生真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佛法无边(2悟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藕益法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488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