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朴实而好看的书,朴实地表述了职场中鲜活的例子和细致的道理,这些道理帮助读者的思考与行动回归做人做事的“基本面”、“简单定律”和基本品质,一句句大白话让人读来震撼。不仅让大学生、职场新人受益匪浅,甚至能让很多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深刻自省,为什么同样的领域、同样的工作年份,不同的人会收获不同的成果与回报,这本书能让你找到答案。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台湾2007年最畅销的经管书,里面记录的是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绝学”!

这是一本少有的以工作为主题,却能让上班族广泛传阅的杰作,总会有小员工不辞劳苦地在网络上转发,也会有大老板交代下属大量复印,让员工仔细阅读。

何飞鹏,台湾最大出版集团城邦CEO,循着正常的求学、工作路径,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做起,到设立几十家公司,创办50多种杂志……从员工到老板,从暗无天日的亏损到拨云见日,最终,在媒体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本书就是他从员工做到老板的成长心得。

真实的职场体验、鲜活的案例、细致的道理,会令职场新人受益匪浅,找到安身立命的本事;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亦能自我解惑,为什么同样的领域、同样的工作年份,不同的人会收获不同的成果与回报,深刻理解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与处世准则。

目录

推荐序 做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牛根生/1

自序 不看大事,看小事——致《自幔》简体字版读者/5

作者侧写 永远在寻找下一个挑战/陈芳毓/9

Chapter 1 自慢的观念态度

 1 工作像蚂蚁,生活像蝴蝶/3

 2 情义相待,改变一生/5

 3 别跟魔鬼打交道/7

 4 奥妙藏在基本之中/g

 5 闲话一句的承诺/12

 6 无力负担的奢华/14

 7 乡下人的矜持/17

 8 工作不会伤身/19

 9 寻找“自慢”绝活/21

 10 口水多过茶/24

 11 认识自己背后的“黑暗巨人”/26

 12 工作成就定律:唯态度论/29

Chapter 2 自慢的成长学习

 13 学习,Any time,any where/33

 l4 贵人出现,小人走开/35

 l5 一点聪明一点痴/37

 16 对不在方法,对在人/39

 17 策略与执行力/42

 18 第一时间,勇敢面对/44

 l9 自杀以求生存/46

 20 工作不当在野党/49

 21 承认自己是坏人/52

 22 好做的事与把事做好/55

 23 追根究底的专业精神/57

 24 少用判断,多用计算:如何找到答案/59

Chapter 3 自慢的专业方法

 25 从复杂到简单:工作成就基本原理/63

 26 想清楚、写下来、说出来/65

 27 有做、做完、做对、做好/67

 28 工作的加法逻辑/70

 29 准时是经营的原点/72

 30 “好用”的人正当红/74

 31 做大生意打小算盘/77

 32 如何成为学习型人才/79

 33 对专业绝对忠诚/82

 34 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吗?/84

 35 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86

 36 该低头时就低头/89

Chapter 4 自慢的职场关系

 37 如果这是你的公司……/93

 38 我确定公司不是我的……/96

 39 相信公司、认同老板,否则……/99

 40 拥有公司的感觉/101

 41 向上管理三诀窍/103

 42 老板有讲理的吗?/105

 43 要五毛,给一块/107

 44 老板能有多公平?/109

 45 管理老板的馊主意/111

 46 老板,我可以兼差吗?/113

 47 肚量成就一辈子的追随/115

 48 做不完的定律/117

Chapter 5 自慢的生涯抉择

 49 野性的斗志/123

 50 千万别做生意/126

 51 远离舒适圈/128

 52 让想象飞翔/131

 53 你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133

 54 追随内心的呼唤/135

 55 宽恕、谅解、海阔天空/138

 56 你放弃了吗?/140

 57 认输逃避的名字是“这不是我的兴趣”/142

 58 营造自己的世外桃源145

 59 大气、骨气、志气/148

Chapter 6 自慢私房学

 60 太好的事,不能当真/154

 61 朋友从今天开始交往/156

 62 最后一块钱。手放开/158

 63 Get it done&let them how!/160

 64 照计划赚钱与照计划赔钱/162

 65 愤怒的代价/165

 66 当外界疯狂时,你尤其要冷静!/168

 67 菩萨的礼貌/170

 68 当我不再相信创意之后——创意vs,管理之一/172

 69 创意形成与创意的执行——创意vs,管理之二/175

 70 勉强别人,理所当然/177

试读章节

永远在寻找下一个挑战

在台湾,城邦出版集团是个异数。单算杂志,城邦旗下的数十种杂志,横跨财经、商业、网络、女性、流行、理财、家居、运动、计算机、漫画等类型,是个不折不扣的杂志王国,更是台湾最大的杂志集团。单算图书,城邦旗下拥有商周、麦田、猫头鹰、格林等三十余家出版品牌,每年出版一千余种新书,每年动销品种数量近万种,也是台湾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

在台湾,每个人平均每年都会购买一本以上城邦出版的图书或杂志。城邦的出版品也贩卖到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全世界有华人居住的地方。

城邦是全世界最大的繁体字图书杂志出版商。

这个品项复杂、规模庞大的出版集团,在二十几年前只是一个小记者的创业试验,这个小记者不愿意在大媒体集团终老一生,因此展开了一段近乎艾丽斯梦游记的创业之旅。

这个小记者正是何飞鹏,城邦出版集团现任CEO,早年出身台湾《中国时报》,在《中国时报》号称“台湾第一大报”的时代,他是《中国时报》经济新闻小组的主管,掌管了所有财经产业新闻版面,也是台湾当时最知名的财经记者之一。访问过无数台湾知名的企业家:王永庆(台塑集团)、辜振甫(台泥集团)、吴舜文(裕隆汽车集团)……何飞鹏也是台湾极少数从记者创业,成功变身媒体集团负责人的案例。

在过去20年间,何飞鹏从1987年创办《商业周刊》开始,1995年创办《PC HOME》杂志,同年合并商周、麦田、猫头鹰三家出版社成立城邦出版集团,一直到今年为止,创下了台湾出版界的纪录,创立将近五十种杂志,更是台湾出版过最多图书以及创立最多出版品牌的人:数千种图书及三十余个出版品牌,都是何飞鹏带领他的团队,一点一滴打造完成。

2001年与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旗下的TOM集团换股,将整个城邦集团整合成一家公司,并人TOM,何飞鹏又从创业者变成专业经理人,城邦集团的演变高潮起伏,极具戏剧张力,何飞鹏则一直扮演着故事的关键角色。

从热血记者到铁血老板

说起何飞鹏的创业故事,要从1986年的一个决定开始。

那时何飞鹏已在《中国时报》做了4年财经新闻主管,由于报社的影响力,他成为台湾企业界争相巴结的对象,新闻工作的呼风唤雨,让何飞鹏沉溺在权威的光环中,再加上待遇不错,要离开报社的工作,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但外表的风光,抵不过内心的呼唤,何飞鹏知道他人生最精华的时光(30~40岁)已近尾声,34岁的他,如果不做任何变动,那这辈子将老死于《中国时报》,夜深人静、午夜梦回之际,何飞鹏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要继续在《中国时报》工作吗?”何飞鹏的回答是“是!”因为有钱有权,日子过得风光。但这也代表,要维持这样的生活水平,他这辈子就得卖给《中国时报》了。

他再问:“20年后,我在报社会担任什么职位?”会是报社老板余纪忠先生吗?当然不可能,但接下来的职位是社长、总编辑、总经理等,他都可能做到,但何飞鹏都没兴趣,因为这些都不安定。这些年来,他看过太多“长官”高高兴兴上台,凄凄惨惨下台,何飞鹏确定:“如果我无法决定自已的去留,我这辈子都不会快乐!”念头一转,何飞鹏第二天立刻写了辞呈走人。做这个决定,他只花了5分钟。

很会当员工,却不会做主管

离开《中国时报》之后,何飞鹏在一本财经杂志《卓越》短暂担任总编辑,就在第二年(1987年)创办了《商业周刊》。  这并非何飞鹏第一次创业。早在大学时代,他就曾与家人开设“青年商店”(便利商店的前身),但他不会记账也不懂进货,创业处女航很快就触礁了。

第二次创业,何飞鹏27岁,他在天母老家创办《阳明山周刊》。当时他已是《工商时报》员工,在工作与创业无法兼顾下,逃不了关门大吉的命运。

第三次创业,何飞鹏35岁。当时的他历练过记者、编辑、业务、出版等重要职务,已非吴下阿蒙,杂志社的营运模式又比报社简单许多。他自信满满,没想到却经历此生磨难最多的创业之旅。

这次《商业周刊》的创业之举,让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赔光了台币1200万的资本;第二年又集资台币1200万,结果一年之后又将钱全数赔光。一次又一次的增资,何飞鹏和伙伴们借光了能借的钱,负债一度高达新台币1亿元。

“我们几个台湾第一大报的一流记者办的杂志,为什么会沦落到这步田地?”何飞鹏扪心自问。他赫然发现,问题的症结,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就在他这个不会经营事业的创办人身上!

“我很会做员工,但做主管却是个白痴!”何飞鹏回忆,创刊第二年,他拥有台湾当时最强的工作团队,但他却因为不会带人、不懂理事、不会管钱,白白让团队在内斗过程中消耗、瓦解。

狠跌了一跤后,他恍然大悟:做员工和当主管,截然不同。记者何飞鹏凡事全力以赴,是个能上马打天下的好员工;但好工作者没有经营管理技巧,不会带领团队,却是个不称职的创业家。打了天下却不懂下马治理,他的努力就显得不切实际、可笑而荒唐!

当何飞鹏发现这个残酷的事实时,巨额负债和沉重的责任,已让何飞鹏无路可走。他只好死守《商业周刊》,绝不放弃笋每天过着跑三点半,周转现金的日子,并且还要慢慢地改善内部的经营体质。

这样的日子整整过了8年,转机出现。

1994年,《商业周刊》出版社出版一本畅销书<一九九五闰八月》,这本探讨台湾未来命运的书,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狂卖30万本,也为穷途末路的《商业周刊》带来了活水与转机。《商业周刊》终于露出生机。

不断观察市场的新兴契机

在《商业周刊》稳定之后,何飞鹏决定另外创业,因为他看到了另一个正在兴起的“计算机大学习潮”悄悄来临。

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开始普及,正要从办公室的设备变成家庭用计算机,这个趋势代表有无数没学过计算机的成年人,要在短期内学会计算机,这就是“计算机大学习潮”。而当时市场上的计算机丛书,都以专业人士为目标读者,他这个初学者,一本都看不懂!“一定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何飞鹏立刻锁定“计算机初学者”市场,进行第四次创业,没想到却获得空前成功。

这一次何飞鹏的合作伙伴是才子詹宏志。1996年,《PC HOME》第一期就卖出15万本,打破台湾杂志的销售纪录。之后,他们陆续办出20多本计算机相关杂志,奠定台湾最大杂志出版集团的基础。同年,麦田、猫头鹰、商周三家出版社,结盟成城邦集团,后来又陆续创立了20多家出版社,形成了杂志、图书复合式经营的模式。

城邦集团建立在出版的“花园主义”之上——在这片出版的花园里,各个出版社都拥有独立的品牌和经营权,能尽情绽放知识的花朵;但出版社藉由横向策略联盟,建立共同制作、印刷、营销等平台,得以降低成本,抵抗外部竞争,就像希腊时代的城邦制度一样,也改写了台湾出版业的游戏规则。

在全世界烧起网络热潮时,《PC HOME》杂志的品牌力也延伸到虚拟世界,设立了PC Home online(网络家庭)门户网站,一度成为当时台湾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现在则转型为购物网站,是台湾的上市公司。

成为台湾最大的出版集团

2001年,是何飞鹏人生历程的转折点,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香港TOM集团,以25亿新台币购并了整个城邦出版集团及计算机家庭出版集团(TOOM集团母公司是和记黄埔集团及长江实业集团,2007年营业额超过400亿美元,拥有23万员工,业务横跨57国)。

这笔交易,虽然让何飞鹏从无法辞职的创业家,回归专业经理人,但也让这个土法炼钢的台湾创业家,首度见识到巨型跨国企业,如何用健全、严谨的管理系统,降低决策错误,提高经营效率。

49岁前的何飞鹏,是朵长在野地里的野花。他只靠天生的勇气和大胆,抵抗环境的诡谲多变和风雨摧残,建立了城邦集团的制度与营运模式,但这一切也都只是土法炼钢的营运模式。在并人李嘉诚集团后,何飞鹏见识了跨国集团的运营模式,和黄集团强调“check & balance”,信任专业经理人,只管住财务、法务,强调预算制度,一切按预算执行,一有差异就彻底检讨,如此一来,即能确保旗下子公司的运作正常化。并人李嘉诚集团的经验,让何飞鹏的管理眼界大开。

P9-13

序言

不看大事,看小事

——致《自慢》简体字版读者

《自慢》在台湾出版后,成为2007年台湾最畅销的经管书,我也无意中成为“知名畅销书作家”,作为一个经营者、出版人、媒体人,忽然从幕后走到台前,走在路上会被认出来的情况,我始终无法适应。一直到有许多读者响应,认为我的书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正面的帮助,希望我继续用我的观察与文章,鼓励社会大众在职场中努力向上,让陷在工作、生涯十字路口的人,能够得到教益,我才慢慢释怀,我失去隐私权,换来读者健康上进的人生态度,那应该是值得的。

因此,当北京大学出版社来电,希望出版《自慢》的简体字版时,我欣然接受,虽然这本书内敛、自省、凡事退一步想的人生态度,似乎与现在中国大陆快速成长、飞跃前进的外部环境不太吻合,但只要有“一个人”因我的书而改变,我就觉得安慰。更何况二十年来我在大陆的经验,让我确认个人工作态度的提升及企业经营管理技巧的改进,将是中国未来进步的关键因素。而《自慢》这本书,正是我个人在这方面的深刻自省与体会,我的野人献曝,或许不致贻笑大方!

1989年,我第一次到祖国大陆,在广州的白云机场,我看着每一班飞机都延迟,我看着所有乘客不断抱怨,我发觉没有一个航空公司的服务人员出面说明、解释、安抚乘客,所有的乘客只能用“忍耐”来接受折磨,我知道中国大陆对“经营、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二十年来,中国大陆的所有进步都让我瞠目结舌,万丈高楼平地起,经济快速增长,几乎用二十年走完西方国家一百年的经济历程,除了尊敬、惊讶之外,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但是有些小事,我却发觉改变有限。在五星级酒店的餐馆中,你如果不大声叫“服务员”,不太会有人理你。在办公室中,员工没做到当初承诺的目标,却振振有词地陈述理由,毫无愧色。在大陆约会、开会很少有人准时,而且迟到不需要理由,因为似乎大家都习以为常。

我还感受到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紧张关系,政府许多的政策都在保护弱小的员工,确实许多企业也用“抓小偷”似的防备心态看待员工,以至于对员工不公平。但员工“吃公司的、用公司的”那种理所当然的态度,也让我不能理解。

我的想法是不论是员工、主管,或是老板、投资人,所有的人都需要学习、调整、成长,而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写这篇序文的时候,京津高速铁路已经通车,27分钟从北京南站到天津,象征着中国已进入现代的十倍速时代,而紧接着京沪高铁也将正式动工,这更是许多国家尚未企及的境界。这些伟大的成就,比起前述的那些小事:要大声叫服务员才理你,迟到……或许可以完全不用在意,因为“金钱、实力”才是硬道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会自动解决的。

《自慢》这本书是为我自己写的,而我是那个远离高成长的台湾读者的一分子,因为台湾读者知道我们已经不会有伟大的经济增长,不要说两位数字的经济增长率不可能,要保三(3%)都要靠运气;台湾目送了许多大企业西迁大陆、南进东南亚,台湾经济原地踏步。许多年来员工的平均薪资不只没有增长,还只有负增长,员工保住饭碗就是万幸,这是台湾的外部环境。当台湾人没有“大事”好想时,我们只能自我检讨,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想想与老板、公司的关系;想想有什么事,可以不要让我们失去更多,而不是想得到更多;想想守自己的本分,而不是贪婪地占有;想想合作,而不是斗争;想想自在慢行,而不是御风飞驰;想想做专业而快乐的自己,而不是做物欲横流的巨人,也不是被权力驱使的魔鬼……

我原本想,《自慢》这本书也许不那么适合大陆读者,因为大陆读者现在是经济发展的天之骄子,就像三四十年前的台湾,遍地黄金,俯拾皆是,在高成长的大海里,任你冲浪、遨游,有时甚至不需要努力,只要乘浪而起就会有梦幻绚丽的人生。这样还有谁需要慢慢而来的思考,兢兢业业的工作,也还有谁需要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生态度,还有谁需要谦卑的自我反省与检讨?

但出版社却认为,“自慢”的精神恰恰在大陆需要张扬发展。潮涌般的经济增长中,不乏鼎立潮头的时代英雄,令人热血澎湃,而往往让普通人忽略了笃静守深的专业精神。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需要每个人都能培养属于自己的绝活,才能有令世人肃然起敬的经济体的建造者,无论潮流来去,个人也均能充满自信与独创的能力,处变不惊,万拳成塔。说到底,努力投资于自己,坚守最基本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本领,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获益最大的不仅是企业和社会,更是员工自己。

这也是我的经验。在五十岁之前,我也在享受台湾经济的剧变与成长,我想的是机会、进取、竞争,想的是奇技巧思、快餐创意、一夕成功,当时“自慢”的思考离我很远。但我也知道,如果我在三十岁就彻悟“自慢”的逻辑、原则、做法,我有机会探索人生更高的境界。

我非常期待《自慢》简体字版的出现,因为现在在大陆有无数二十岁的“我”、三十岁的“我”,他们正把人生握在手中,快意恩仇、御风疾行,而且已经成就非凡,如果我的经验他们能听到、看到一些,也许就会有更不可思议的改变,或许这就是我自我感觉良好的期待吧!

何飞鹏

台北桂石山居2008年6月30日

书评(媒体评论)

《自慢》虽为“总经理的成长学习笔记”,但初出茅庐的职场晚辈,何尝不需要类似用血泪浇铸而成的从平凡到卓越的“前辈笔记”?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我有两个期望:第一期望他们有本领,成为“带工具的人”;第二期望他们有抱负,争当“不可或缺的人”。

——蒙牛集团董事长 牛根生

何飞鹏先生是出色的企业家,更是出色的传媒人,占了两种职业优势,文章特别好看。

——王石

活出真自慢,态度决定一切。

——万通地产集团董事长 冯仑

职场工作者看完文章,应能自我解惑,调整迷思与盲点;对企业经营来讲,这些文章的流传,有益于职场文化趋于成熟与健康。我们非常乐见本书的出版与观念的流传。

——联强国际集团总裁兼CEO 杜书伍

工作的态度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格局大小,看完本书,更深深觉得,如果大家都能跳开自己的角度去想事情,那么成功将离自己更近。

——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飞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40024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