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国复兴之路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浩瀚历史长河中,多少国家兴盛过,又衰亡了。然而,总有一些国家不仅历经兴衰,而且又再度奋起,在复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凤凰涅槃的复兴传奇,又是什么指引着各国复兴道路的方向?本书深度破解了兴衰成败的大国命运密码,全景地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大国复兴之路。

内容推荐

在浩瀚历史长河中,多少国家兴盛过,又衰亡了。然而,总有一些国家不仅历经兴衰,而且又再度奋起,在复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这其中既有老牌强国如德国、法国等,也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作为大国崛起的一种特殊形式,“大国复兴”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法则。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凤凰涅槃的复兴。传奇,又是什么指引着各国复兴道路的方向?本书全景式地展现了世界七大国家艰难曲折的复兴之路,深入剖析了它们在实现复兴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有助于进一步了了解其他大国的复兴之道,有助于深刻把握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新发展新变化,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的认识。

目录

导论 超越“大国政治的悲剧”/1

第一章 德国:松绑的巨人/13

第一节 理性与疯狂——德意志的统一与霸权之路/15

“蛮族”立国

普鲁士崛起与“铁血”统一

初尝霸权苦果——从荣耀到战败

两次大战间的奇迹

第三帝国的迷梦

第二节 重新崛起于废墟之上/29

一个民族两个国家:在痛苦中呻吟的德国

联邦德国东山再起

蹒跚前行的民主德国

柏林墙的倒塌

第三节 松绑的巨人/48

步履艰难的内部整合

咄咄逼人的经济发展

锋芒毕露的政治诉求

惹人注目的防务措施

第四节 站在十字路口/61

欧洲的德国,德国的欧洲?

“新欧洲”与“老欧洲”:“9·11”后的美德关系

变异的历史浊流——新纳粹主义

结语/71

第二章 法国:光荣与梦想/73

第一节 昔日辉煌/76

“太阳王”的光辉

“小个子”的大野心:让全世界只听到法兰西的声音

用革命原则和民族原则重绘欧洲地图

绝地反击与再度奋起

第二节 法德和解与欧洲联合/89

法国的沉沦

挤入战胜国行列

不情愿的明智之举:从遏制转向和解

用“一体化”拴住德国

第三节 由议会多党制到半总统制/104

“40天、40位部长和4公斤肉”

从“无用的器官”到“帝王总统”

第四节 冲击世界大国地位/116

充当美苏之间的“第三势力”

摆脱美国控制

高卢人和日耳曼人握手言和

“多国家的欧洲”+“欧洲人的欧洲”

结语/130

第三章 日本:乡关何处?/135

第一节 大国之路的顿挫与再出发/137

“蓝眼大君”开创新日本

昭和天皇走下神坛

关键的“第九条”

第二节 经济大国的和平崛起/151

吉田茂的智慧

书中自有黄金屋

经济巨人的生命周期

第三节 “正常国家化”的歧路/166

“十年停滞”的愤懑与激变

“五五体制”的崩溃

“正常国家化”正常么?

第四节 蝙蝠的困惑:日本战略身份认同的摇摆/181

“脱亚入美”的得与失

“入亚”难在无诚心

蝙蝠的困惑与抉择

第四章 俄罗斯:重振大国雄风/197

第一节 “学徒”出师/200

不同凡响的“学徒”

我的嫁妆是克里米亚和波兰

从欧洲大国到世界大国

第二节 蹒跚前行寻梦路/210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叶利钦;用炮火拥抱西方

普京:“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

第三节 宪政制度的确立与“民主政治”的难堪/220

炮火中诞生的宪政制度

“俄罗斯总统的权力要比美国总统大四倍”

拿“叶利钦家族”开刀

第四节 “休克疗法”还是“有秩序的市场经济”?/232

世纪惊梦:休克疗法

“我不是魔术师”:困顿中的调整

“有秩序的市场经济”

第五节 车臣:俄罗斯人心头永远的痛/240

沉重的遗产

叶利钦的梦魇与普京的王牌

构建垂直国家权力体系

第六节 军事大国的褪色与重生/249

“库尔斯克号”的警示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第七节 外交:从浪漫回归现实/256

从超级大国到大国

北约东扩:现实的严峻考验

一波三折的俄美关系

结语/262

第五章  印度:“有声有色的大国”/265

第一节 权势的转移:从古代帝国到英国王冠上的“明珠”/267

“鱼的法则”——古代帝国的兴衰更替

“伊斯兰教之剑”

英国王冠上的“明珠”

第二节 重新发现印度/281

独立自主——不可转让的权利

分治——“活体解剖”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翻腾中的印度

第三节 以实力对抗实力/295

“印度将以亚洲超强加冕”

21世纪的“软件超级大国”

问鼎科技大国的宝座

“对原子弹的回答就是原子弹”

第四节 “中间地位不能吸引我”/310

印度版“门罗主义”

“有声有色的大国”

结语/321

第六章 巴西:“未来大国”不是梦/325

第一节 从殖民地走来的新民族/327

殖民统治:“发现巴西”?“征服巴西”?失去巴西!

独特的周期经济与巴西社会的形成

世界民族的“联合国”

第二节 挫折与发展:军人政权下的经济奇迹/337

官僚威权模式:四星将军们的选择

军人政权创造的经济奇迹

第三节 “失去的十年”:现代化进程中的错位与失调/343

传统与现实:天主教的束缚

现代化的困扰:“失去的十年”

民主化的困境——政治松动与现代国家的难产

第四节 与虎为邻一患得患失的美巴关系/353

老虎的“后院”

“弹弓”对“大炮”:巴美关系中的核阴影

美国“后院”潜伏“反美轴心”

第五节 大国意识的觉醒——巴西重新发现自己/363

令人羡慕的大国潜力

崛起进行时:“未来大国”不是梦

任重道远复兴路

结语/374

第七章 中国:腾飞的巨龙/377

第一节 从“东亚病夫”到“亚洲巨人”/379

“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凡文事者必有武备”

第二节 “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竞赛者”/392

“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追求和谐发展的“世界工厂”

第三节 “特别需要强调民主”/403

“我们把改革当做一种革命”

成败在此一举

第四节 古老文明的浴火重生/411

软实力的较量

“西方中心论”与“美国模式”

孔子“远征”

第五节 向“和谐世界”迈进/419

从“和平共处”到“和谐世界”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世界感受中美关系的变化

结语/430

后记/433

试读章节

惹人注目的防务措施

为了适应冷战的需要,美苏两大集团于1956年在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各建立了一支军队,分别隶属于冷战时期两个高度对抗的军事组织——北约和华约。德国统一后,其军事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德国面临的最迫切的军事任务便是如何消化这两支性质、编制截然不同的军队,将之整合成一支完全意义上的德国国防军。为此,德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步骤:

第一,德国政府通过对原东德人民军进行改组使其融入原联邦德国军队。德国统一之日,联邦德国国防部接管了民主德国人民军。他们先通过强制和“提前退休”的方式解除了原民主德国117名将军的职务,然后鼓励原人民军军官提前退役,政府将在经济上给予一定补偿。对一般军人,国防部通过“甄别委员会”严格审查,合格后经两年试用期正式录用。

第二,对联邦国防军的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强调军队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联邦政府在1994年底将军队总人数压缩至37万,军费维持在500亿马克,为原来的一半,在保存陆军实力的基础上,加强对空军的建设。整编后的德军虽然在规模上有所缩小,但其装备、快速反应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从而使得统一后的这支德国军队完全有能力满足应付本国和境外用兵的需要。

同时,冷战时期驻扎在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境内的外国军队。开始逐步撤离。截至1991年底苏联解体前,苏军除少量军队仍滞留原民主德国地区外,多数已基本撤离。西方国家除美、英两国须晚些撤出之外,其余几国已于1995年前后撤出德国。

对于德国而言,一个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是德国能否集中力量解决国内问题,进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关键,这同时也是德国制定安全政策的出发点。德国统一之后,其防务政策面临着迫切的任务:第一,与欧洲国家建立新的欧洲安全体系,预防冷战结束后欧洲潜在的民族和宗教冲突;第二,消除其他盟国对德国谋求主宰欧洲的恐惧;第三,在全球范围内承担更多安全义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统一后的德国采取了一系列围绕其外交政策进行的防务措施:

首先,放弃统一后德国中立化的方案,坚决靠拢美国。在德国统一的过程中,苏联倾向于德国在统一后军事上维持中立,而美国则予以坚决反对。事实上,德国欲想在世界上有一番大作为,根本不会将自身的安全托付于他国来保证。但是,面对国内经济重建的艰巨任务,考虑到德国在很多问题上还很需要美国的帮助,德国政府不得不继续拉拢美国。因此,德国积极支持北约改变职能,实行战略调整。

其次,建立德法混合旅,以之为轴心推动欧洲防务一体化。东欧剧变和华约解体之后,欧洲内部的防务独立思想再次抬头。1991年10月15日,密特朗与科尔共同向欧共体前任主席吕贝尔斯提出了一份关于建立欧洲共同外交和防务的建议,主张欧洲建立独立防务。10月16日,德国和法国宣布组建一支4200人的混合旅,今后将在此混合旅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一个德国机械化师和一个法国装甲师,最终组成一支总数约在40000人左右的联合军团,参谋部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在德、法军事合作的基础上,德国力图建立全欧范围的安全体系。根合曾经表示:“在‘欧安会’范围内建立一个体制化、合作化的欧洲安全体系,就是为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建立欧洲和平新秩序创造重要条件。”欧共体在海湾战争中的软弱无力更加凸显了建立欧洲安全体系的重要性。自1991年以来,在德国的推动下,欧安会对机构和规章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使其在应付欧洲紧急情况和不测事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再次,修改宪法,时刻准备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承担更多的安全义务。二战结束以来,德国联邦军队被严格限制在北约的范围之内,联邦德国1949年制订的《基本法》第87条第1款明文规定:“武装力量除用于防御目的外,只能在基本法明确允许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但是,随着德国的统一,该规定某种程度上倒成了德国发挥与其实力相符的“大国作用”的障碍。为此,执政的基民盟和基社盟在是否修宪问题上与在野党和绿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94年7月12日,德国宪法法院最终就德国军队参与境外军事行动一事进行裁决,决定在议会同意的情况下,德国可以派遣武装部队在境外,也就是说,德国联邦国防军可以参加北约之外的国际行动。由此,德国得到了出境参加军事行动的法律依据。而事实上,德国在境外的许多军事行动早已经突破了宪法所允许的范围。如果说海湾战争期间派出18架“阿尔法”式战机和204名空军人员尚属北约范围之内,那么1992年5月德国派遣130名卫生医疗兵赴柬埔寨维和则是德军在北约之外参加的一次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维和行动。1992年7月,德国海军1艘驱逐舰和3架远航侦察机参加北约在亚德里亚海的巡逻,以实施对南斯拉夫武器禁运计划。1993年1月,德国第一个响应美国号召,派遣空军运输机向围困中的萨拉热窝空投物资。同年4月2日,科尔召开内阁会议,决定批准联邦国防军出动预警机协同美、英、法等国执行北约的监督禁飞行动。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德军自二战后第一次在国外进行作战。但战争却暴露了德军在训练、装备、指挥和后勤支援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些北约将军甚至讽刺德军为“第三世界的军队”,使德军深受刺激。为此,德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目的是要使新德军成为具有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的“一体化部队”。但愿,德国在军事上的一步步强大不会让其重蹈希特勒的覆辙!

P58-60

后记

21世纪的世界强国地位可以说是一种最稀有的价值,中国更有必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在2l世纪前期通过和平崛起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实际上,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来说,它的复兴不仅对于21世纪的中国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的复兴会将这个古老文明的政治智慧贡献给这个在20世纪饱受磨难的世界,中国的实践将为大国复兴踏出一条超越“大国政治的悲剧”之路,为人类新的世界秩序带来全新的视野。因此,总结世界上的几个大国在战后几十年复兴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且迫切。

有鉴于此,我们组织北京和南京两地从事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的有关学者编写了这本通俗性的读物。具体的写作分工如下:张小劲,导论;谈火生,第四章;葛勇杰和吴征宇,第一章;宋德星,第五章、第七章;段廷志,第三章;崔建树,第二章;李高峰,第六章。

作者

2007年6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国复兴之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小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65274
开本 16开
页数 4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95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6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66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