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随心所欲
内容
编辑推荐

《与超男超女同行》、《去过两极的人》、《听收音机讲故事》、《幸运的大象在清迈》、《隐形的眼睛》、《见钱眼不开的流浪汉》、《你想和谁见面》、《发现制度的漏洞》……《随心所欲》以随笔形式,写出作者陈晓萍对日常工作、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内容推荐

《随心所欲》以随笔形式,写出作者陈晓萍对日常工作、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文字独到、细腻,情感真切、坦白,画面新颖、富有想象力。行云流水,举重若轻,相信读者读完之后,会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提高一个层次。

目录

推荐序

光明随心

与超男超女同行

去过两极的人

听收音机讲故事

幸运的大象在清迈

隐形的眼睛

见钱眼不开的流浪汉

你想和谁见面

发现制度的漏洞

马丁·路德·金在哪里?

闻人

时势与英雄

用西化管理提升中国民企的竞争力?

文化对公司的后果

《道歉大师》:一部嘲弄自家国粹的日本电影

上海偷闲

爱情随缘

诗情画意

飞行图景

冥想随意

缘起

试读章节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今年十月初与我同行的五个人中,我觉得个个都是我师: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超男超女。

先说超女A。A是美国管理学界的著名学者,不仅多次得到论文大奖,而且还担任过美国顶尖学术期刊的主编(华人学者中的第一位),以及全美管理学会的主席。该学会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和两万名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A在中国内地出生,中国香港长大,到美国读大学、工作,后又读博士并留在美国大学任教。20世纪90年代中回到中国香港刚刚成立的一所新大学,担任创系系主任。90年代末第一次去中国内地,为中国经济和商学院的发展所吸引,但又发现中国学者的研究水平参差不齐,遂决定从研究方法人手帮助中国学者。A通过系里一个研究中心的支持,创办了研究方法培训班,每年从中国大学招收几十名有潜力的年轻学者,为他们免费提供为期一周的培训。后来这个培训班被称为中国管理学界的“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目前活跃在中国管理学术第一线的优秀学者。更有历史意义的是,在这个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管理研究在整个学术界的水平和地位,在2002年,A又倡导创立了一个专门做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学会,成为该学会的创会主席,同时兼任学会会刊的创刊主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学会已经有超过六千名来自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成功召开了五次大型学术会议,以及八个研究方法培训班。更令人鼓舞的是,学会的会刊已经加入世界一流学术期刊的行列,中国的管理研究也开始进入主流学术研究的领域。令人特别佩服的是,所有这一切事情都是A在教授本职工作之外的业余活动,既无报酬亦无奖励。现在A虽然已经退休,却还在孜孜不倦地经营着学会、会刊,并且继续带领年轻学子做有意义的研究,在中国、美国之间频繁飞行,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超女A的行为和思想对我的影响深远,与之同行,人生的境界迥然不同。

再说超女B。B是新加坡某大学的著名教授,早年曾在美国留学,之后回到新加坡,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研究,近十多年来对文化研究着迷,创办了文化智商研究中心,不仅每年都有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发表,而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开发测量文化智商的软件和产品,为跨国公司选拔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做出直接的贡献。该中心的培训录像都到好莱坞制作,非常专业。与此同时,B多年来还担任系主任的工作,管理一个有近五十名教授的大系,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吸引了许多优秀的美国大学的学者前去工作。此外,B还创建了世界一流的心理学实验室,拥有各种最前沿的研究器械和实验空间,让我这个热爱实验的人羡慕不已。不仅如此,B还兼任大学与新加坡政府联合项目的主管,并且经常被邀请去企业或中小学做管理咨询。她办公室外面有两个小办公室,每个小办公室里有一名秘书,由此就可以想象她一人身兼数职的工作的繁重,但她却是举重若轻的模样,自己的办公室桌面上一干二净,墙上只有一幅巨型照片,是驶向一大片原始森林的道路,名为tc Int。th。w。。ds”。第一次与B深度接触,即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更让我敬佩的是,B最近又接受了一项新的工作,担任一本全新的学术期刊的副主编。“能者多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B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与这样的超女同行,我从中得到的鼓舞可想而知。

现在来说超男c。C是英国某大学的著名教授,从小在印度出生成长,后来到美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先在美国的一所大学任教,之后又去了英国伦敦的一所大学任教。C常年做与创业有关的研究,发表、出版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论文和著作。从他现在担任的职务来看,就能发现他为什么是超男了。首先,他是学院的副院长,主管学院的教授管理(招聘、升迁、绩效评估等)。众所周知,知识分子大概是最难管理的群体了,由此可以想见其管理工作的难度之大。其次,他还担任学院创新创业研究中心的主任,主要责任在于与印度的大学和商业机构建立联系,共同进行研究课题,等等。更不要说他多年来还担任管理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副主编的工作,最近他又欣然接受了主编的工作,开始了每天平均要审阅三篇学术论文的生活。对一个普通学者而言,只要担任这三项工作中的任何一项就可能会达到焦头烂额的程度,而c能够同时抛三个重磅橘子还不让任何一个落地,只能让我佩服不已。然而,这一次我们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我还有了一个新发现,原来他还同时做着另外一件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在印度建一所全新的私立大学!从校园的设计、系科的建设到教授的招聘等全程参与。他一年在英国、美国、中国、印度之间飞行之频繁叫我瞠目,却还能够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位,绝对是我学习的榜样。P3-5

序言

西方文化史大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雅克·巴尔赞在总结五百年来的西方文化生活时,曾意味深长地指出:当代是一个拥抱荒谬的时代,因为生活在其中的人各怀心思,目的不一,而且自相矛盾。以科学与人文的分立而言,当科学创造出新的语言形式之后,着重于客观、非本真状态下的外在世界。从此,科学就不再是一种系统性的“常识”,而需要特别模铸的心灵才能掌握。因而,处于主观、本真状态下的诗人对此世界再也无话可说,遑论创作史诗。于是,科学与人文分道扬镳,彼此不相投契,并分别以“肤浅而狭隘”“怀旧而保守”的话语来相互攻诘。更吊诡的是,即使是最为睿智的心灵,对真理的主张,亦往往是一傅众咻,漫无归止;再加上追求利润极大、技术挂帅,以及玩弄政治权谋,人的生活早已经偏离常理,文明没有方向,只能徘徊在十字路口踌躇不前——的确是十足荒谬的样态。

在如此诡谲的历史场景中,如果有一种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会显露其独特与不凡。他们圆融和谐地生活着,似乎不受这个碎裂时代的氛围影响。映照着世界的慌乱嘈杂,给人一种对比强烈的鲜明感觉:在喧嚣中,宁静仍然临驻;在庸俗里,神圣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就像本书所描绘的:盲人不小心掉落财物,一位妇女拣拾据为己有;可是,一位店员却自掏腰包,如实补上。贪婪与悲悯形成巨大反差,故事虽然再平实不过,却有一股澎湃强劲且无可化解的张力,直扣灵魂深处。原来,行善者总会因其善行而变得崇高,作恶者亦总会为其恶行所障碍。荒谬的世界仍然不乏圣洁高超之士,他们是如此的光明随心,而能焕发着庄严的光彩,并展现绝妙无比的力量,在暗夜中闪闪发亮,点燃更多的光辉——也许那是一种“缘之慈,同体之悲”的情操,不但拥有无条件、无回报的慈爱,而且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悲怀。这种人间大爱,才是爱情的原本,随缘而纯粹!

可是,超越时空的纯粹要如何获致呢?有何攀爬之梯,或是点石成金之指,可以让人登高望远,彻底蜕变,并迈向自由?显然,这是人间行走最大的挑战。就像苏东坡的喟叹一般:“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超越一切的自由,可不是唾手可得的。虽然如此,纯粹自在的境界实在令人向往,绝对是穷极一生,也值得尝试的道路。因而,各式各样的卓越之士,前仆后继地自我淬炼,并留下种种的心得感想,或能提供一叶扁舟,航向彼岸;或能提点炼丹食气之方,羽化而登仙。可是,典籍虽然浩瀚,却总是言简意赅,实在难以明了其中的微言旨意。唐朝大颠禅师对《心经》的评述就说:短短二百六十七字,“未曾举起,已是分明”;“可惜,其文大直,反而难晓”。更何况许多文字都是假借他人之手,曲解在所难免。

因而,尚需借助精进实修之士的反身观照,并自行将经验巨细靡遗地记录下来。这种实证功夫正是当代科学工作者的拿手绝活,他们的追求探索都冷冷地带着一种准确而精细的气息,描绘清晰,足以意会,亦容易言传。可惜的是,如实面对私我与个人的生命体悟,并不是科学研究的旨趣所在,因而,对精神性的存有,总是视而不见,始终没什么兴趣。他们在乎的只是外在的客观现实,就像左利的裂脑人一般。因此,如果有一位科学家愿意处理生命现象,并留下苦心孤诣的体验与人分享,必是功德无量。本书的“冥想随意”就是如此,它处理的正是一个具有生命意义的实在,透过客观的观察来剖析主观的经验,并给予翔实、不偏不倚的描述:“全身真气越来越足。毛孑L不断扩张、收缩,再扩张收缩,呼吸似乎变得越来越长。有时一口气吸进到呼完可以持续一分钟……”历时两个半月的修炼过程,作者十分客观而仔细地记录了其心、身、灵的变化,并发现三者是可以合一的。更难得的是,文章所呈现的不只是“绣出鸳鸯从君看”,而且“更把金针度与人”,期望透过学术探索,构思一些可能的精进模式,帮助众生进入玄妙之门,并祝福芸芸众生都能因此随心所欲,臻于化境。其心胸怀抱,不能不令人感佩:“光明随心,爱情随缘,冥想随意;如来若退,通透寂静”。

展书阅读,宛如观看一幅国画长卷,有文字、图画、诗歌,寓意深远;有人间高士、学术巨擘、贩夫走卒,境随人转,人随景移;字里行间,透着玄机,灵气饱满,实在引人遐思。思绪驰往,脑海浮现的竞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虽然绘画和书写殊途异路,但两者之间却有着令人惊讶的神似:其作品似疏而实、似柔而刚;苍茫中见透劲,简洁中现浑厚,把创作提升到诗书画相结合的境地。黄公望其人,“天下之事,无所不知;下至薄技小艺,无所不能”。本书作者何尝不然?她一手掌握科学,一手揽住人文;一脚踏在东方,一脚踩着西方;理性中带有感性,感性中蕴含灵性,情深意长,空妙玄远;多才多艺,既能书写,又善摄影;精于诗词,又妙解音律——好一个六艺俱绝的卓越之士。古今辉映,岂是偶然?!

据说《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是“三四载求得完备”,本书则是作者穷其毕身功夫书写的系列作品之一,只是长卷的局部,尚未完结,续集令人期待。掩书之余,除了赞叹与频呼不可思议之外,还能多说些什么呢?也才猛然惊觉:在这个碎裂的时代,竟然存有几分和谐的美感;而这个荒谬的时代,也仍然生机勃发,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书评(媒体评论)

陈晓萍教授学术成就非凡、著作等身,一手专注于学术论文,另一手却以深情至诚,写出触动人心的散文。陈教授实在是得天独厚、左右脑兼善,悠然穿梭于理智与感情之间。这本散文集以中、美两国为背景,但也包括不少其他文化,陈教授以顶级学者的敏锐观察力、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解读感受大千世界、人生百态,以致世道沧桑、礼崩乐坏,并以细膩的笔触,道出让人动容、发人深思的感受。好书难求,《随心所欲》是好书中的好书, 万万不能错过!

——梁觉,香港中文大学卓敏管理学讲座教授

如果有人问:你想不想随心所欲?大多数人会说:当然想!那么是什么阻止了我们随心所欲?没钱?没时间?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没心情!人生如爬坡,新的目标一个接着一个,却忘了驻足欣赏路边及身后的风景。记得去年登华山,手足并用,一心往前,暮然回首,看来时路——苍龙岭——确如一条龙横在空中,当时的震撼,记忆犹新。心中装满了目标、计划,自然没了空间去随心所欲。与晓萍相识多年,一直喜欢她的爽直及有趣(学问做得好更不用说了)。记得她的手提包中一直放个相机(现在该用iPhone了吧),随时拍下身边美丽的风景。她家后院的竹林、华盛顿大学校园的樱花,以及西雅图郊区的郁金香,我都有幸借她的视角欣赏过。晓萍不仅学术上著作等身,还用她的笔记下身边的事情、日常的感悟,如人生拾贝,集成此书。有晓萍这样的知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见面时谈天说地,开怀大笑;远离时还可以通过她的摄影、她的书,来感受她的人生智慧。斟杯红酒,推开门,来到我斑斑疏影的小院,读书。随我心,无他欲!

——张燕,美国莱斯大学琼斯商学院教授

陈晓萍无疑是我在美国读书时华人校友中的佼佼者,她不仅事业、生活十分成功,还忙中得暇常有文学作品在国内问世,给读者带来她在美国生活的体会和感想,为了解华人学者在美国的工作、学习状况打开了一扇窗。这部《随心所欲》是她的新作,拜读之后感慨她又进入了新的境界,练活了冥想,改善了身体健康,更参透了很多儒、释、道原理。西方很多事业有成的科学家都会转而追求精神境界,看来她也开始进入这个层次了,普通人可能觉得有点儿难以思议,其中三昧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能体验的了。眼看陈晓萍正在升华,相信这本书的读者也能跟随她,有所体验,有所升华。

——张侃,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

行走在世间。世间在何处?什么在行走?唯独君心耳!晓萍是一位既乐于行走又时时处处都用心的管理学者。心在行走,行走于心。这本书可以看成是晓萍的随心笔记,见闻,观感,配以诗句的精美照片,冥想修炼……随心所欲,是要到很大年龄才可能修成的境界。在那个境界,孔子还要加一个“不逾矩”。看来,管理学总是需要的。做管理学,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开心。不做管理学,更需要开心。晓萍的这些非管理学文字,足以让我们了解到,她真的是一位很开心的人。

——周长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系主任、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随心所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晓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45934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2014191644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