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公司共命运(Ⅱ)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你想进入一个公司的话,一定要谨慎地选择。因为当你选择一个公司并成为它的员工的时候,就意味着你踏上了一艘船,从此这艘船的命运就和你的命运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公司是船,你就是水手。让船乘风破浪,安全前行,是你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旦遇到了风雨、礁石、海浪等种种风险,你都不能选择逃避,而应该努力使这艘船安全靠岸。

对每个员工来说,与公司共命运永远都是你的神圣职责。如果你对工作不负责任,这艘船也许就会因为你的失职而沉入大海,所有的人都将因为你而葬身鱼腹。因此,任何时候,你都应该和船上的每个人同舟共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你都应该负起责任来,与公司共命运,全心全意做好你的工作。

内容推荐

美国《商业周刊》在一项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调查中得出一个结论,今天,企业最缺乏的人才就是能够与公司共命运的人!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每一个公司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与公司共命运的人,只有公司的全体职员都能够齐心协力,同舟共济,这样的公司才能在竞争中永远不败。

《与公司共命运Ⅱ》深入探讨了员工为何要与公司共命运的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大量的事例证明,只有人人“与公司共命运”才是个人和企业的真正的成功之道。

《与公司共命运》出版以来,无论著名公司都将其选为公司内部培训教材,相信本书的出版又将成为一本企业学习的新经典!

目录

第一章 公司发展,你才能发展

1 没有公司的成功,就没有个人的成功

2 先让公司成功,自己才能成功

3 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

4 时刻为公司的利益着想

5 关心公司动态,关注行业发展

6 像关心家业一样关心公司

第二章 做公司最需要的人才

1 所有公司都在寻找的人才

2 学会自我管理,做让公司放心的员工

3 不仅要努力,还要有成效

4 与公司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

5 把忠诚落实到行动上

第三章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

1 抱着打工心态,就永远只能当打工者

2 与公司共命运必须有“老板心态”

3 像老板一样热爱公司

4 我就是公司的老板

5 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四章 时刻为公司节约

1 克服自私心理,树立节约心态

2 节约等于创造利润

3 时刻要有节约的意识

4 不拿公司一针一线

5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第五章 做公司最优秀的员工

1 对工作要有责任感

2 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

3 善于制定工作计划

4 为做好工作想尽一切办法

5 说到不如做到

6 为你的工作增添价值

7 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

第六章 时刻维护公司的利益

1 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

2 自觉主动地维护公司利益

3 维护公司形象

4 维护公司利益要落到实处

5 时刻不忘维护公司声誉

第七章 超出公司对你的期望

1 超越平庸,做思考型员工

2 比公司的要求做得更好

3 把“只要对公司有好处”当作口头禅

4 做公司最赚钱的员工

5 做公司最高效的员工

6 工作的最佳完成期在昨天

第八章 克服工作中常见的通病

1 拒绝承担个人责任

2 对工作心存恐惧

3 缺少团队合作精神

4 害怕遭遇挫折

5 忘了公司的命脉——利润

附录 致员工的第二封信

试读章节

有这样一则故事:

“如果每个职工都能像关心自己的家业一样关心企业,企业就有希望搞好!”下岗后自己闯出一番事业的卓长丽谈到企业改革时这样说。

卓长丽原是济南染织厂的纺织女工,1995年下半年下岗,在厂里的劳动服务公司做过锅炉工、洗衣工、餐厅采购员。1994年承包了厂里的天午宾馆,全部招用下岗职工,把宾馆业务越做越大。

如今已是天午宾馆总经理的卓长丽,深深体会到了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过去当纺织女工的时候,卓长丽只有一个念头:少出废布、织好布,至于进货、销售、织出的布赚不赚钱从不考虑,企业搞得好不好是厂长的事。下了岗自己办宾馆以后,卓长丽和她的员工才首次体会到:为了企业的生存,就是为了自己的饭碗。

1993年刚承包宾馆的时候,每年要上交26万元的纯利润,这对于卓长丽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卓长丽发挥宾馆地处长途汽车站附近的优势,带领20名下岗职工,变坐等顾客上门为主动走出去迎客人进店,一年有362天在马路上,每天等到宾馆的100多个床位都住满了客人,员工们才会满意而归。刚承包时宾馆没有一个完整的水杯,没有一双成对的拖鞋,现在宾馆的每一个细小物件员工都主动登记在册,整个宾馆管理得井井有条。

卓长丽认为,择业本身就是一种优胜劣汰,每个人都在赛跑。如果职工不转变观念,像过去那样被动地工作,而不是主动为企业着想,再好的企业也会被吃垮、喝垮、混垮。

“关键是每个人都要以厂为家。”正在与员工一起打扫宾馆卫生的卓长丽这样说。

很多企业的宣传栏上,经常挂着这样的标语一“把企业当家业。”可是,企业里的情况却是这样一幅景象,“家”里的东西,能拿就拿,能占便宜就占便宜。很多国有企业是怎么垮掉的,就是一部分人,把企业的利益往自己的口袋里装,一个企业出现大量这样的干部、这样的员工,离破产也就不远了。

今天,我们讲“把企业当家业”,绝不是让你把企业的东西往家里搬,而是要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对待企业的工作,像关心自己的利益一样关心企业的利益。把我们的个人价值追求、理想实现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形成“共振”,把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去经营,把为之服务的企业当作家业来珍惜,形成为企业全隋投入也就是为自己的事业、家业奋斗的思想,从而极大地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街上的不管是卖瓜子还是卖面条的,他们都把自己看作独立经营的主人,全力投入,经营自己的事业,谋划最大发展。他们时刻都在用最大的热情工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坚持不懈。

然而在大公司领薪水的职员,通常对于自己的工作没有那么大的热忱,只是以一个职员的立场,接受公司的委任,完成份内的工作而已。所以比较起来,公司职员较为被动,缺乏独立判断、独立自主的精神。

但是如果能进一步体会到自己是公司中的一分子,能够把公司的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像对待自己的生意一样对待公司的生意,我们又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如果每一个员工都能认识到“我是公司的职员兼主人,公司的事业也是我个人的事业,所以我也是公司经营者之一”。这样必能结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公司的发展,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我们要把工作当成终身的事业,不可以为了薪水而工作,应该将工作与生命结合为一体,秉着身为公司经营者的心态,服务公司,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P19-21

序言

《与公司共命运》自出版以来,连续几年成为最畅销的员工培训类书籍,许多企业将该书作为员工教育读本人手一册地发给员工,一时间,以“与公司共命运”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主题演讲、培训活动风靡许多企业,在企业界掀起了一股学习“与公司共命运”的热潮。

《与公司共命运》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热烈地欢迎,原因就是其主题思想契合了中国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什么有些员工一直在不停地跳槽?为什么有些员工在一个新的企业工作不久就被辞退?为什么有些老板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也不忍心将员工解雇……种种现象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公司的体制构成、管理模式、经营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等等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将随着社会经纬的移动在不断地演变;它将按其价值规律的形成在不断地完善。而决定一个公司命脉的,不是一种市场模式,也不是一种管理机制,而是一个企业内部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这种文化的实质就是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简单地来说,就是企业能否让员工“与公司共命运”。

正如《与公司共命运》原作者奥瑞森·马尔腾所认为:“一个公司就如同一艘驶往成功码头的大型蒸汽船,操作这艘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保证这艘船能够正常地前进,船长(也就是老板)需要无数的人来充当他的助手(也就是员工)。而这些人必须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到最好、最正确,并且尽力帮助同伴,共同协助船长,努力将这艘船安全平稳地驶向目的地。如果某个员工对工作不负责任,这艘船可能就会因为他的失职而沉入大海,所有的人都将为他付出葬身鱼腹的代价。因此,任何时候,船上的人都应该同舟共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地负起责任”。

这一段话,可以说道出了企业成功的真正核心所在。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需要领导者的努力,更需要组成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的努力,只有所有的人同心协力,荣辱与共,这样的企业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在《与公司共命运Ⅱ》中,我们强调的同样是这样一个观念。在本书中,作者对“与公司共命运”这一理念作出了更加深入的解读,提出了更符合时宜的观点:

“公司是船,你就是水手,让船乘凤破浪、安全前行,是你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司与员工的关系也就是船与水手的关系,成为了公司的一份子,那么公司的命运与个人的前程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为,只有公司发展,个人才能得到发展,所以,作为员工,必须对自己的事业忠诚,对自己的公司忠诚,与公司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共同命运。

作者还提出,一个与公司共命运的员工,应该是一个懂得满足企业终极期望的员工。简单来说就是不管碰到任何问题,不管公司有没有要求你,你都要运用自己的最佳判断和分析的能力,为了公司和组织的目标而把需要完成的事情完成好。

作者强调,与公司共命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什么是老板的心态呢?有一位知名企业老总评价什么是最优秀的员工时精辟地说:在工作时,把老板的企业当作自己的企业;在花钱时,把老板的钱看作自己的钱。这就是老板心态的最好说明。可以说,缺乏老板心态,就谈不上“与公司共命运”。

总之,“与公司共命运”就意味着把公司的发展当成己任,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时刻为公司着想。这样的员工,在企业里面一定是最优秀的员工,在客户面前一定是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在家庭中一定是一个称职的父母、孝顺的孩子,在社会上一定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中国要发展,中国的企业要走向世界舞台,不仅需要优秀的企业家,更需要的是优秀、有素质、真正能够与企业共命运的员工队伍。有了这样的员工队伍,中国真正出现国际级的卓越企业将指日可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公司共命运(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晓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3998
开本 16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6.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5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