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行动(企业绩效的唯一源泉)
内容
编辑推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管理就是行动,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创造效益。

成功始于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决策一纸空文,管理就是行行动。

“中国每一位企业家,行动起来!”

内容推荐

本书在对企业管理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结合绩效管理的先进理念,以及一些成功企业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在本书中,你可以发现有关绩效管理独有的见解和理念,领略到独特的管理风范,学会绩效管理的一些技巧。

目录

第一章 行动是实现决策的唯一途径

决策能力源于市场调查

李泽楷的“行动原则” 

正确决策+立即行动=成功

行动缓慢带来的损失

“知而不行”是自寻死路

经验主义:企业经营的大忌

决策一定,立即行动

第二章 管理就是行动

OEC管理的启示:管理在于行动

转悠管理:解决问题的快捷方法

不可重视纸上谈兵的“人才”

重“用”而不重“视”

只重真才实干,不重学历经验

知人善任要落实到行动上

授权: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秘诀

激励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以行动来留住人才

信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建立行之有效的薪酬制度

不怕有问题,就怕不沟通

缺乏执行,制度只是一纸空文

第三章 把握商机:心动不如行动

机遇垂青有准备者

主动与商机握手

认识机遇,利用机遇

用行动把握机遇

抓住万分之一的机会

抢占先机:狭路相逢勇者胜

没有风险,就没有利润

财富来源于开拓

当心“以不变应万变”的陷阱

行动是创新的前提

用行动证明实力

第四章 员工培训:学习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也会过期作废

用行动打造学习型团队

学习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充电”不是搞形式主义

将企业办成“人才加工厂” 

全力打造企业文化

建立合理的才智结构

员工要按需培训

让员工在学习中成长

用行动为员工树立榜样

学习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第五章 用行动化解危机

仅有危机意识是不够的

危机管理从一点一滴做起

处理危机,刻不容缓

在竞争中强化核心能力

“华为的冬天”:向员工敲响警钟

创新消灭危机

及时变革:预防危机的保障

主动出击,化“危”为“机” 

向困境发起挑战

战胜危机的先决条件:直面危机

“诚惶诚恐才能生存”

时刻走在别人前面

从危机中看出变革的信号

第六章 求真务实:消费者需要真诚服务

先打造质量,再谈服务

光说不练,必败无疑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千方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服务不是华丽的广告,而是朴实的行动

“零缺陷”不能只挂在嘴上

以顾客为中心

求真务实:切忌隐瞒欺骗消费者

“顾客是上帝”,不只是口号

服务比产品更重要

消费者需要真诚的服务

服务创造价值

服务决定成败

以信誉和质量赢得顾客

试读章节

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决定去做一件事,就要雷厉风行,马上去做。如果行动缓慢,就易被他人抢占先机,甚至与机会失之交臂,终致落后于人。

在世界胶卷市场上,柯达与富士的竞争十分激烈。富士密切关注柯达的一举一动,最后一举争取到奥运会的赞助权,从而占尽先机。

在争取奥运会赞助这件事上,两家公司在执行力上体现出了很大差异。柯达的广告宣传部主任、营业部主任等高级职员十分自信地认为,倚仗柯达在全世界的声誉,洛杉矶奥运会专用胶卷赞助商非它莫属,因而大可不必主动到奥委会门下去申请参加赞助,甚至傲慢地认为,凭着柯达旺盛的销路,花400万美元在奥运会上做广告有点不值。因而,他们没有将注意力放在申请赞助这件事上,而是等着奥委会来找他们,未采取任何行动来寻求得到赞助权。

与之相反,富士公司则行动迅速。通过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展销售网络而养精蓄锐,为同柯达竞争,还特意降低价格,一个富士135彩色胶卷比柯达便宜1/3。

柯达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就是在国内市场上,也面临着富士强有力的挑战。然而,骄傲的柯达明知富士在步步进逼,却不采取任何行动去抗争,他们认为,柯达品质过硬,无须担心。因此,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富士东冲西突却无动于衷。

富士在美国广设经销处,并重金招聘当地人经营其在美的推销业务。通过这些有力的手段,富士胶卷的销售额在全世界已仅次于柯达。富士公司雄心勃勃,一直想超越柯达公司,成为彩色胶卷销售的冠军。因此,面对这千载难逢之机,富士公司倾尽全力,力争得到奥运会赞助权。

富士认为它的产品如果成为奥运会的专用产品,就等于向全世界证明了富士公司的实力,从而造成更大的声势,向柯达公司发起新的攻击。这个天赐良机富士是绝不能错过的!为了得到赞助权,富士公司一再提高其赞助金额。到最终如愿以偿时,其金额竞高达700万美元。

一得到赞助权,富士公司立刻大规模生产印有“奥运会专用胶卷”字样的新胶卷几十万个,送往世界各地。同时,又制定了奥运会期间重大的战略部署,宗旨是:“全方位突出富士形象。”他们希望做到:在奥运会期间。要使富士处处能被各国运动员、观众看到。为此,富士公司投入了巨额资金,在各个比赛场馆均建设服务中心,安排了一天可以冲洗上万个胶卷的设备和人力,准备在奥运会期间冲洗20万个胶卷;承办放大、剪辑等业务;为吸引广大摄影爱好者,准备举行多次摄影展。总之,富士想给人们留下这样的印象:竭诚为顾客服务。

1981年12月,富士公司与奥委会就赞助问题正式签约,柯达公司董事会闻讯后追悔莫及,十分恼火,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会上一些董事指责营业部经理和广告部主任没有战略眼光,自以为是,行动缓慢,只说不做,贻误了战机。广告部主任因此被撤销职务。经过决议,董事会确定了一个与富士公司针锋相对的政策,斥资1000万美元大做广告,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企图收复阵地。

一时间,大量写着“观看奥运会,请看柯达”的巨型广告牌竖立在全国各地的路口。柯达公司还决定赠送参加奥运会的近800名美国运动员每人一架特制的“柯达”照相机;重金聘请著名的运动员做广告,并主动资助美国奥委会和运动员;在奥运会开幕之前主办一系列邀请赛、表演赛。柯达为收复失地,挽回损失,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宣传。

然而,柯达公司毕竟失去了奥运会赞助权,场上主动权完全被富士公司牢牢掌握。柯达公司后来所做的种种努力都无济于事。在这场较量中就因为柯达行动缓慢,最终败在了富士手下。

在这场争斗中,富士认清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制定了可行性目标,随后全力以赴。柯达则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致没有看到奥运赞助带来的商机。

柯达只是表示要全力争取赞助权,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最终留给自己的只有遗憾。本来,柯达作为一家本地公司,又有以往良好的市场地位及经济实力,以其力量去争取在本国举办奥运会的赞助权,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都比富士占有优势。然而,柯达却骄傲地认为自己对赞助权唾手可得,未采取积极行动,结果被对手争得先机。

柯达的有关主管们没能看清外部环境和面临的机遇,结果行动慢于对手,在这场竞争中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既已做好决策,必须马上行动,若是拖延,必将被他人抢占先机。

P11-13

序言

随着西方一些先进管理理念的渗透,随着中国企业家越来越热衷于搞理论“研究”,有一种危险的趋势正在席卷着整个中国经济舞台。可以说,这种趋势对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这种趋势,就是脱离了实践,片面强调管理理论,甚至于“只刮风不下雨”的管理行为。

有人曾以“独裁、作秀、玩花样”来概括中国企业家行为的缺陷。的确,没有基层实践意识,只有独断专行;没有切实行动,只有个人崇拜和哗众取宠;没有市场调查,只有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这正是无数中国企业家的真实写照。

让我们看看那些业绩卓著、稳步发展的成功企业(企业家),如联想集团(柳传志)、海尔集团(张瑞敏)等,他们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遵循着经营实践法则,把“做企业”当做“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才有了真正长久持续的发展!

人们一定对那句掀起中国经济巨浪的“狼来了”记忆犹新,在那一片此起彼伏的呼声中,许多不知所措的企业家不是真正行动起来,准备“与狼共舞”,而是首先匆匆忙忙、虔诚无比地捧起了德鲁克、柯林斯的管理理论,试图从中寻找到与狼搏击的利器。可是,当他们将那些“木桶理论”、“青蛙故事”、“鲇鱼效应”、“要么创新,要么死亡”……烂熟于胸的时候,却仍旧在“狼”的尖牙利爪下不堪一击。为什么?就是因为西方的管理理论根植于西方的市场,来到中国难免“水土不服”;另外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脱离了实践和行动的理论“研究”,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

管理就是行动,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创造效益。第一个提出“与狼共舞”的海尔,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关于海尔的成功经验,那些热衷于理论“研究”的人士可能会说出千千万万。实际上,海尔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海尔20年来的高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哪一步不是靠脚踏实地走过来的?

当然,强调行动和实践,并不是不要理论,不要管理知识。恰恰相反,只有将先进的管理理论融入到每一步管理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管理理论,才能经得起考验。

基于此,我们编写此书,旨在为中国无数企业家敲一记警钟,以期让诸多企业家明白:企业管理的成功,拒绝“拿来主义”,只有在实践和行动中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训练企业团队、培养人才、把握商机、解决危机,才能让企业从自家土地上茁壮成长起来——

他们专注于在实践中制定决策,而不是一味信奉经验主义;

他们将管理付诸行动,以此来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精神,而不是独断专行或充当不得人心的独裁者;

他们敢想更敢做,能够牢牢抓住商机,将机会变成利润,而不是让机会变成“垃圾”;

他们重视员工的培养,能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培养出接班人,而不是“只站一班岗的哨兵”;

他们既能时刻保持危机感,更能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方针,采取一切行动避免危机,而不是鼠目寸光,看不到市场中布满的陷阱,更不知道如何渡过难关;

他们脚踏实地地为消费者真诚服务,为了“上帝”的利益甘愿牺牲自我,而不是把“顾客至上”只当做一句口号。

我们迫切、大声地呼唤:

“中国每一位企业家,行动起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行动(企业绩效的唯一源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剑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26438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