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修炼(一位高级白领儒释道修炼感悟)
内容
编辑推荐

基于游走千山万水的传奇经历,作者谱写出且歌且行的本书。这是多位企业家和商业精英联袂推荐的鸿篇心灵巨作。古与今不同的生活方式、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汇集、物质与精神的权力较量……在这样一个大转折的历史时期,一切都很不明朗,事物发展没有一条既定的规则可循。

内容推荐

《前言之——他山》,借“他山之石”的成语,讲述了自己精神中伟大的(自我)他藏在了他山之上,想通过迢迢长途的跋涉,去寻找自己精神的主人。于是,便有了后来各处游历的故事。

“道心感悟”既是行走道路中的感悟,也是对心灵之“道”的感悟,分别在下面的故事中对儒家、道家、佛家这几大思想派系以及基督、苏格拉底等思想作了隐喻和心灵启发的暗示。

《道心感悟之——太湖人家》描写了“我”和一群青年朋友出游太湖边的所见所闻,一派儒家思想得以实现的风情雅致,表达出对和谐社会的期盼。

《道心感悟之——玉兰花》描写了“我”在上海外滩的夜景中与一位修女偶遇,在思想交流与情感冲突中,领会到基督教义关于博爱的精神旨意。

《道心感悟之——酒神祭》描写了“我”前去参加一个隐士的集会,在现代思潮与古代道家思想的冲突中,领会到关于“道”的真正意义。

《道心感悟之——一曲摇滚》则是“我”在旅途中作为一名摇滚青年,在一间“闹鬼”的房间里,经过痛苦的思想挣扎,明白了西方国家的大哲人苏格拉底关于自我精神超越的真意。

《道心感悟之——风火少林》描写了“我”流浪到少林寺生活的一段日子中,在少林高僧的点化下,对佛禅要义的感悟。

“人在旅途”部分以比较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生活,分别在“大地”、“时空尺上的光斑”、“洞窟”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与现实的情感冲突。

《人在旅途之——大地》写出了在旅行至羌寨时,面对大地激发出的情怀,不乏思想的冲突与内心的疑惑。

《人在旅途之——洞窟》描写了作者旅行至敦煌莫高窟时,与一外国女孩的意外相遇,在唯美的景致中对各种思想的自我审视与思考。

《人在旅途之——时空尺上的光斑》描写了在西藏生活的日日夜夜中,朋友间的情感纠缠,对生命来去的关注,以及对西藏文化融合的感受。

“道听途说”部分则是在旅途中听到别人的故事后,经过整理后形成的小说,别人的故事同样精彩,同样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道听途说之——成熟的自白》描写了一个人如何在现实的生活中由孩子成长为大人的故事,虽然故事很特殊,发生在偏远的乡村而且是在另一个年代,但那个成长的轨迹让人感喟不已,触目惊心。

《道听途说之——惧婴》描写了几个朋友间的爱恨情仇,故事发生在陕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却又是如此现代派,关于心理细微变化的描写非常到位,让人欲罢不能。

目录

一、前言之——他山

二、道心感悟之——太湖人家

三、道心感悟之——玉兰花

四、道心感悟之——酒神祭

五、道心感悟之——一曲摇滚

六、道心感悟之——风火少林

七、人在旅途之——大地

八、人在旅途之——洞窟

九、人在旅途之——时空尺上的光斑

十、道听途说之——成熟的自白

十一、道听途说之——惧婴

试读章节

一十八柱的白玉浮桥,经由人工打磨而成,加之年月久远,越发光洁明亮,与现代工艺的大理石地砖,有着不同神韵。几步一隔的假山或坐落水中,或拦于道路,或堆砌树下,或弃置草坪,似乎多余又万万离舍不得,比拟人生中诸多琐事,自会有一番“顽石通灵”的喟叹。

智海问:“可知这园子原是派何用场?”一友答为皇家园林。智海道:“却是元朝时的僧人居舍。”众人诧异,不曾料及僧舍竟是如此堂皇。

走出园子,景致不再如先前那般巧致,彰显着一派野生的态势。只见天悬峭壁,丛林蔽阴,杂草披被,阶梯有序地铺排出去。几个顽皮的小孩,在石阶上玩耍,嬉戏打闹。方知,惠山已至。

惠山有泉,天下皆知。寻阶而上,这时候二胡曲《二泉映月》的呜咽声,在记忆中怎么也无法信手挥却,曲调中人生如梦般的苍凉,在耳廓内回旋不已。风物犹存,逝者如斯;英华绝代,生不逢时;千古的迷难,焉能不伤人肺腑?正自迷惘不已,忽闯一阵清新泉声,伴之以友朋的欢呼,似有新的发现,心绪顿时舒展开来,还一副怡然自得的原貌。众友欢呼雀跃:“天下第二泉到啦!”

惠山泉,由唐代茶圣陆羽品题,历代宫廷贡品,其水质重滑,昧甘甜,最宜冲茶,被尊为“天下第二泉”。泉水淌处,分上、中、下三池,尤以上池水味最佳。有二泉亭、漪澜堂、景徽堂等建筑,飞檐腾纵,蟠龙盘柱,与泉水相依相伴,彼此衬托,共享清怡。

据闻,除此惠山泉,还有龙眼泉等十几处,皆有甘泉凛冽淌出,四季不断。蹲身井边的人,水犹捧于手,舌犹荡于唇。听此话语,愕然怔住,咂舌歆羡不已。素人雅兴,简装轻步,一一巡历而去,方不负此天地造化,偕游脚力。

清风素素,话语翩翩,且闻朋友此处才呼“这里有一处”,彼方已答“那里还有一处哩”!山谷和应,朗笑宽慰人心,不知地理何等灵秀,我辈竟也钟灵洁性啦!

僻静处,有一卧石,铁栏圈围,无人看守,远望去,先后越栏进入拍照者,不在少数。近看时,才见石上篆刻“听松”二字,尽显逍遥情怀,为唐朝李阳冰所题。摸索意旨,躺可观松枝直插云霄,取一段刚直不阿的性情;侧可见山下园林华景,如取满盘珍馐,得一段洒脱任性的气质。“古人真好兴致啊!”朋友所说,无疑一语中的。

我意欲在石床躺卧不起,摇头晃脑,目中无人般诵念先贤佳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谓之和。是故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处而不自得焉。”

众人上前或推或拉,强行拉起。崔茵不忘警句鞭策:“马上要面见如来啦,还不知诚心忏悔,否则判你来世做一头驴,驮着我们重游此山。”众友哈哈大笑。我回答她:“孔子与如来,一个‘子不语’,一个拈花有礼,说不得矣。”崔茵和倩搀接连羞我:“臭美!臭美!法无定法,必然是拿定了你。”“还记上油腔滑调,罪加一等!”

智海忙道:“阿弥陀佛!快到山门啦,肃静,肃静。”

各自端正身心,倒也如礼如法,才只十几步路远,便见到了惠山寺山门。

人山门向北,有唐朝所造陀罗尼经幢,幢高5米有余,分为顶、身、座三部位,以垒叠法筑成。幢上图案,有狮子、莲花、佛像等,宁静祥和,不失威风飒爽姿态。经咒文字,小巧纤细,清晰可读,确为一件难得的精美艺术品。

“向南另有一幢。”智海介绍说。从其言,齐去看另一幢,果然高度、镂刻大致相同,却是北宋年间造成,为一大白伞盖神咒幢。  寺内烧香拜佛者,中年以上妇女为多,只见烛台上烈焰朵朵,烟结稠云,弥勒佛笑坐于殿堂中,跪拜者此起彼伏,念念有词。

留下志怡、董武、崔茵、倩搀烧香礼佛,为众祈祷平安,我与保罗随了智海和尚,深入后堂僧舍,前往拜访他的师叔。智海行走于前,不断回身告诫我们:“见了长辈,一定要躬身下拜。若不能,作揖也行。”我回道:“那么我们作揖好啦!”保罗茫然不知何意。

穿三佛殿,过观音堂,再经花圃与斋堂,便来到一排朴素整洁的僧舍平房。智海叩门,开门者是一位和蔼老者,僧衣满是补丁,便是他的师叔。入门后,智海倒地礼拜,我与保罗作揖敬礼。而后,一一给座。

寒暄一阵,智海师叔甚喜保罗,夸奖他对中国文化了解颇多,十分难得。我和保罗对眼前老人也颇有好感,尤其对书架上几排药品别有兴趣,虽然不能解其精义,但也能猜其大概。

“古名‘炼丹’,现名‘吃药’、‘滋补’,因养身药材昂贵,或为修行打通气脉所需,制成备用,有所需求者,只管取去受用。”老人言道,“老汉一生无才无能,常思馈报众生恩德,偶有受用获益者,便免去老汉内心一分愧疚罢啦!”

我道:“大师言重礼谦,不过,后生晚辈却有一事不明白,炼丹乃道家事,吃药乃儒门分内,何以和尚也有此举?”  

老和尚笑言:“圣人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文化的重心,也就在此‘中’、‘和’二字上,如何体悟殊途同归之‘中’,如何致于善巧方便外用之‘和’。你们游山玩水,而后返璞出一段性灵中的真性情,不也是吃了一剂山水的‘和’药吗?”

临别时,老和尚赠与我和保罗一人一个玻璃小瓶,内装几十粒鲜红药丸,谓之“养元丹”。其中配料:陈皮二两、当归二两、白芍二两、枳壳二两、党参二两、虎骨二两、丹皮一两、川贝一两、泽泻一两、鹿角一两、甘草一两、白术四两、茯苓四两、香附四两、制车前子五钱。当真乃富贵难得之药!

我问:“日后我们可否来此请教制丸秘法?”保罗亦有此意。老和尚满口应允,缓步将我们送出僧舍。

回到前殿大坝,那四人早已不够耐烦,得知我们于寮房中有意外收获,更是得理不饶,意欲将我与保罗手中之物,一哄强占而去。“不能抢!”“不能抢!”呼有何益,本来意外之物,到底不能拒绝。于是,开盖倒出,均匀分配,直乐得四友笑逐颜开,再无半丝怨意,只顾低头细数掌中丸粒。

出了寺门,欲向何行,略显踌躇。寻一老妪问路,方知有一偏僻小径,从谷底可直通与惠山相连的锡山,不仅可领略龙光塔倒映风光,还能达至初时入园大门,可谓一举两得。

P9-11

序言

古与今不同的生活方式、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汇集、物质与精神的权力较量……在这样一个大转折的历史时期,一切都很不明朗,事物发展没有一条既定的规则可循。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时期,却也给每个人挖掘自身的潜力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了让精神免于陷入一种浮躁忙乱的状态,我们必须勇敢地解除自造的约束。

我不是孤独的行吟者,肯定不是,我所目睹到的,是同一色的情形——城市中长大的人们,一半属于生命的自然,一半属于城市营造的环境,在真相与幻想之间,已很难说清什么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真实。

生命啊,即使处于最艰难的自暴自弃的灾荒中,依然在做着脆弱的、小心翼翼的试探,对于自由、无我、爱心、宁静的企盼,是永不可遏止的,它存在于每一双探知的眼眸!

这时候,圣贤的指引显得十分必要,我们毕竟太年轻了,行为既可笑又幼稚,而所有圣贤的教化,正是为了启发我们饱具智慧与爱心的本性,引导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心灵处于没有痛苦恐惧的状态。

是的,我们的性灵被各种认知困住太久了。它太过分了,几乎变成了某种程度的伤害。

然而,一切坦荡的本性啊,依然躲在我们对外在事物执著的背后,乃至于关于“生活”问题的导师们,相继被视做一尊尊新的偶像。毫无办法,我们赖此“执著”养活着“自我”意识,而这些完全与生活本质的轻松欢愉无关。

道路,始终显得充满了艰辛……

翻越过一座座山冈,徘徊于一座座城市,似乎唯有等待一个个自造的梦幻泡影破裂以后,我们方能有所觉悟反省,体悟到宇宙间某种亘古不变的秉性——天生万物的甜蜜与痛楚在交替进行。

那么一天,我仰望天空中绚丽的朝霞,清爽而欢愉,我明白了,所有的经验与言辞无关,一切心地上的花开啊,总是秘密的、属于私人的,它不需要任何引导,一切言辞的引导,都将是误区。

谁会是真正的诗人?谁会是真正的哲学家?谁会是真正的科学家?谁会是真正的流浪汉?显然,所有真实的,都是指那些火热生活过了的生命。

每个人应当自己成为勇者,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并享用它。世界上有千万条不同的行吟途径,也许就在家庭、公司、花园……无论哪一条,需要的是坦诚的经历。

生命是流动的,生命在跳跃,生命活于当下。有比踩在泥土上舞蹈更美的姿态吗?我想说:我学习过了,我努力过了,我沉思过了,我生活过了,而且对未来还抱有很大的希望!

看吧,珍珠光彩熠熠得自于相互的映衬,个体的心灵多棱镜上折射出全体存在的方方面面,谁能说自己完成了呢?!

书评(媒体评论)

红到桃花绿到茶,海天随处漾流霞。春光无限留踪迹,只是忙人不见他。

2005年亚洲最佳商业领袖奖得主

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陈锋

纳西古乐掌门人宣科先生在拜读了《心灵修炼》的部分篇章后大为吃惊,想不到酒业怪才林熠竞有如此才华,不愧为酒业怪才。

摘自《华西都市报》

这本书行笔流畅,融通古典与现代,我喜欢读它。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

这本书读了以后让人的心灵很宁静,和原创音乐搭配在一起,其意境感觉心旷神怡,而这些出自一位企业管理者之手,甚为难得。

中联影音公司总经理李正英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有很深的传统文化底蕴,加上流畅的表达方式,像一位睿智的老人将许多经历委婉道来,实在值得赞叹。

先驱家私集团董事长苏先祺

近期内下班后的一大嗜好就是读《心灵修炼》一书,它让我的心灵似乎得到了净化,思想又提升到另—个层次,身心都很轻松,我很乐意向大家推荐它。

分众传媒公司营销总监魏玉明

旅游去过很多地方,也读过许多游记,像这样将游记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起来的书,我还是第一次读到。

怡康旅游公司总经理张弓

该书写得相当不错,就像在品一盏香醇的清茶,意味深远。

广汇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关新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修炼(一位高级白领儒释道修炼感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26582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