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是对近代汉语阶段汉民族共同语的称呼。本书收录了20篇由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举办的“近代汉语官话音”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诸多国内外学者对近代汉语官话音进行研究的成果,具体收录了《有关官话音系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对元代官话基础方言问题的再探讨》、《元朝指空沙哕巴梵汉对音初释》、《论近代汉语官话史下限》等。本论文集主要探讨的是语音问题,它反映出当前的新思维、新途径,它解答了近代官话语音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并在继承既往成果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重要跨越。
| 图书 | 近代官话语音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官话”是对近代汉语阶段汉民族共同语的称呼。本书收录了20篇由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举办的“近代汉语官话音”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诸多国内外学者对近代汉语官话音进行研究的成果,具体收录了《有关官话音系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对元代官话基础方言问题的再探讨》、《元朝指空沙哕巴梵汉对音初释》、《论近代汉语官话史下限》等。本论文集主要探讨的是语音问题,它反映出当前的新思维、新途径,它解答了近代官话语音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并在继承既往成果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重要跨越。 目录 编者前言 有关官话音系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薛凤生 语音规范化的历史经验和“官话音”研究——张鸿魁 近代汉语官话语音研究焦点问题——张玉来 再谈《中原音韵》音系的性质问题——唐作藩 重读《论龙果夫<八思巴字和古官话>》——忌浮 “中原雅音”与宋元明江南儒学——“土中”观念、文化正统意识对中国正音理论的影响——平田昌司 对元代官话基础方言问题的再探讨——黎新第 从《元史》看元人的“中原”概念——《中原音韵》研究中的一个背景性问题——麦耘 再证《中原音韵》的基础方音不是洛阳音——桑宇红 元朝指空沙哕巴梵汉对音初释——刘广和 研究明末清初官话基础方言的廿二年历程——“从字缝里看”到“从字面上看”——鲁国尧 关于明代汉语共同语基础方言的几点意见——蔡瑛纯 从《四声通解》今俗音看明代前期官话人声——刘晓南 试论明代前期南京话的语言地位——张竹梅 论近代汉语官话史下限——张卫东 民初国音的历史回顾——叶宝奎 从历史上的人口变迁看近代北京话的递嬗延续——耿振生 十九世纪末叶北京官话声调初探——以日本人编《官话指南》为依据——李无未、赵小丹 从官话中几个字的读音变化看例外音变与语音构造的规 律——孙玉文 论《尔雅音图》的音系基础——冯蒸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近代官话语音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耿振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语文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84773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0 |
| 出版时间 | 2007-02-01 |
| 首版时间 | 2007-02-01 |
| 印刷时间 | 2007-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17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8 |
| 宽 | 17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