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鸣加与足球队/非常小子马鸣加
内容
编辑推荐

“非常小子马鸣加”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专为低年级学生创作的儿童生活故事,是一套新小学生题材作品系列,是“大头儿子”的升级版,是长大一点的“大头儿子”。作品选取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和生活情趣、同时又贴近当下儿童生活的细节,塑造了一个聪明、机灵、顽皮、充满奇思妙想的小男生的形象,在以一份难得的童心充分体现童年时代纯粹快乐的同时,也以一份母亲的敏锐和爱心揭示了进入小学的儿童必须面临的不适应、不协调、不确定等种种成长中的“痛”。

本书是《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之四,是一组生动的儿童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故事。作者抓住童年期孩子好奇心重、天真稚拙的特点,刻画了马鸣加天真可爱的性格,自然真实地呈现了马鸣加特具童心的独特世界。

内容推荐

本书是《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之四,包括《集体照》、《竹杆上的猫》、《我是“猪”》等10个故事,是一组生动的儿童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故事。作者抓住童年期孩子好奇心重、天真稚拙的特点,刻画了马鸣加天真可爱的性格,自然真实地呈现了马鸣加特具童心的独特世界。透过作者对童年准确的把握和了解,以及对儿童的关爱和尊重,作品复原了一个美好而真实的童年世界。这个世界既是取材现实童年生态环境,又包含成人视角的关切和热爱的隐秘表达,还采用文学手段上拙朴、简净的天然表述,从而使这个世界尤其贴合童心、贴近儿童、吻合童年天籁之音。这个作品具有形神兼具童年精神的气质,是此类题材的上乘之作。

目录

集体照

地理学家

倒说敢死队

语文课代表

第三任同桌

竹竿上的猫

红领巾小哥哥

旋风足球队

气死人的生肖书

我是“猪”

为童年做一件艺术品方卫平

“马鸣加”是长大以后的“大头儿子”/郑春华

试读章节

集体照

马鸣加上学都快两个月了,还总是忘记……或者说是在第二天早晨临上学时才想起来要带的东西:

“哦,今天体育课要带绳子的!”

“妈妈!今天要交饭钱了!”

“爸爸……”

比如今天早晨马鸣加刚穿好衣服就又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情:“妈妈!老师说今天要穿校服拍结婚照!”

“什么?拍什么照?”还好妈妈在厨房没听清楚,马鸣加立刻改口说,“是拍集、集体照!,’“集体照”这三个字是上学以后才听说的,它让马鸣加老要跟“结婚照”搞混:还有“游击队员”和“邮递员”也老让马鸣加搞不清楚。

马鸣加一边换上蓝白双色校服,一边告诉妈妈:“老师说一年级先拍一张,等到两年级再拍一张,会发现我们长大很多很多!”

妈妈点点头:“你拍照的时候要记住挺起胸,那才像个男子汉!”

马鸣加听了说:“知道了。”

拍集体照的时候真是乱哄哄透了,光马鸣加就换过7个位置:一会儿挨着丁转转,一会儿要站在周密前面……马鸣加这边刚搞好,那边周密又要小便了,陆军又要打喷嚏了。最后好不容易“喀嚓”一声后,又有同学说:“我正好在眨眼睛!”第二次“喀嚓”一声后,又有同学说:“我脸被挡住了!”第三次“喀嚓”一声后,总算没有人说话了……

一个星期以后,马鸣加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来,把一张大大的集体照直塞到妈妈的鼻子底下:“妈妈,你快找一找我在哪里?”今天在教室里一拿到照片,马鸣加差不多让全班除他以外的三十一个同学都找过了,他得意得要命,因为……

“你在哪儿呀?”妈妈凑到窗前去看了。照片上是后面两排男生,前面两排女生,妈妈找到了丁转转,找到了周密,却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儿子马鸣加。今天在教室里,同学们一个一个也是这么找的,最后也是谁也没有找到马鸣加,也是只好由马鸣加自己来告诉他们,因为……

“不找了不找了!眼睛也找酸了!”妈妈失望地把照片又还给了马鸣加。马鸣加可高兴呢,你想这就跟给别人猜谜语似的,别人总也猜不出来,而谜底只掌握在你手里。

“让我来告诉你吧!”马鸣加接过照片,指着前排男生靠左一些的地方,“这就是我呀!”

妈妈睁大眼睛再看:“哪里呀?”

“这儿,就是这个肩膀呀!它是我的肩膀。”马鸣加真像揭开了谜底那么高兴。

“什么?你就拍进去一个肩膀?是同学把你挤掉了?”妈妈觉得儿子不会这么没用处。

“才不是呢,是我自己故意这么拍的!”马鸣加笑着说,“这样谁都找不到我,要想找到我,就只好来问我。”

“那你觉得这张集体照拍得有意义吗?”妈妈不解地问。

“当然有意义呵,因为别人都找不到我呀!”马鸣加还是那么得意。

妈妈只好叹口气,说:“我的傻儿子哎,你这就等于拍了一张没有你的集体照,到两年级时你们再拍集体照的时候,你用什么来对比呢?”

“怎么没有我呀?这不是我的肩膀嘛!”马鸣加还是那么有理。

“脸长得不一样,大家可以辨认,肩膀都长得一模一样,况且又是统一的校服,谁能认出这个肩膀就是马鸣加的肩膀呢?”妈妈只好耐心地说。

听妈妈这么一说,马鸣加脸上的大笑变成了小笑,他想了一下,说:“没关系。”然后就拿出一支笔在照片的反面写上:男生第一排第七个肩膀是马鸣加的肩膀。

一年级好不容易才结束,老师又通知大家明天穿好校服拍集体照。马鸣加仍然是第二天早晨上学之前才想起这件事情,不过他也有进步的地方哦,就是再也不会把“集体照”说成“结婚照”,把“游击队员”说成“邮递员”了!

毕竟是要升二年级了,拍集体照的时候也不再是那么乱哄哄的了,不再有人会忍不住要小便,也不会有人控制不住要打喷嚏了。只是大家都争着要往后站,都觉得自己肯定比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要高出许多。

马鸣加一边往最后面、最中间的一个位置上挤,一边说:“我原来只到我妈妈的胸口,现在我已经长到我妈妈的耳朵了,你们快让开!把这个位子让给我!”

后来老师让全体男生和全体女生分别排成一队,由矮至高,才总算结束了这场轰轰烈烈的“争高战争”。

已经过了三个星期了,妈妈也没见马鸣加把第二张集体照拿回来,妈妈就问了,马鸣加想了一下才不情愿地说:“你要看就到我们教室里去看好了!”

原来老师为了让同学清楚地看到自己一年来的变化,就把两张照片都放大了,挂在教室的墙上。那天同学们都在两张照片中寻找着不同的自己:有的长高了,有的“长”矮了:有的好像变了一个人,有的好像还是老样子……可马鸣加因为去年的照片上只拍了一个肩膀,所以就根本没有办法和今年的照片来比较,马鸣加见大家这么开心地寻找着自己的变化,心里真是后悔得要命。

所以他没把第二张集体照拿回家给妈妈看,因为没有什么可看的。

地理学家

今天马鸣加下午四点钟就放学回来了,他一进家门就直奔自己的小屋,关起门来写作业。妈妈朝门缝里看了看,特别高兴,连忙去厨房给马鸣加做好吃的晚餐。

爸爸回来了,妈妈拉住他悄悄说:“儿子今天真乖,在里面写作业都没出来过,你别去打搅他。”

吃晚饭的时间到了。

“马鸣加吃晚饭喽!”爸爸妈妈一起推开门,笑眯眯地说。

马鸣加说:“来啦!来啦!”可他还是趴在桌子上写。

爸爸妈妈就走过去了,一看,马鸣加把一张白纸画得密密麻麻的,看起来有点像……有点像地图。

“这是什么作业?”妈妈奇怪地问。

马鸣加回答:“不是作业,是我画的地图。”

“你画的什么地图?”爸爸奇怪地问。

马鸣加回答:“我们家的地图呀!你这也认不出?我等会儿告诉你。”

马鸣加终于画好了,他把地图摊放到外面的餐桌上:“我发现从我们学校到我们家有六条路可以走哎!”马鸣加兴奋地说。

“怪不得你每天回来都不准时!”妈妈生气地说。

“嘿嘿!”马鸣加笑了笑,说:“我给六条路都取了名字,元帅路、将军路、总统路……爸爸,你帮我把地图用电脑打印出来吧,我明天去送给同学。”

爸爸说:“又不是去同学家的地图,同学要它干什么?”

马鸣加立刻说:“要是同学到我们家来玩,他们就可以在地图上选一条路了呀!想选将军路就走将军路,想选总统路就走总统路,多好玩!”

爸爸就帮马鸣加打印了五张马鸣加画的地图,马鸣加高兴得左看右看,然后立刻藏到书包里,这样明天就不会忘记了。

第二天一早,马鸣加背着装有地图的大书包走进教室,他忽然想起自己每次跟爸爸妈妈出去玩,听见的都是“卖地图口欧”,从来没听到过“送地图嗽”。

于是马鸣加就吆喝起来:“卖地图哦!卖地图哦!”

同学们围上来看:“什么地图?怎么看上去那么破!”

“我才不要去你家的地图呢!”

“你们家又不是住在外星球上!”

马鸣加吆喝到都快上课了,也没有同学愿意买,就连好朋友丁转转都连连说“不要”。这让马鸣加非常失望。而更让他失望和意外的是:很快有同学向老师报告,说马鸣加在教室里骗钱,老师把马鸣加叫进了办公室。

马鸣加走到办公室门口时,怎么也不敢进去,因为骗钱就等于是骗子,他在电视里见过骗子的……马鸣加这么一想,就害怕起来,拼命咬住嘴唇,都快哭出来了。

老师忽然走了出来,她搀起马鸣加的手说:“我要买一张去你家的地图。”

这让马鸣加太吃惊了,吃惊得只会瞪大眼睛看着老师,什么也没回答。

“老师真的想买一张,”老师继续微笑着说,“因为只有这张地图是我的学生马鸣加画的,我觉得很自豪啊!”

马鸣加这才看着老师笑了,然后把地图给老师一张。

老师接过地图认真地看起来,看完后笑眯眯地说:“真棒!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地理学家!”

真棒!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地理学家!马鸣加从办公室回到教室,一路上耳边都是老师的这句话,它让马鸣加太振奋了!

嗨!一个月以后,马鸣加画的地图还真派上了用处,因为马鸣加要过七岁生日了。

“既然是七岁嘛,我就要请七个同学来参加我的生日会。”马鸣加边对妈妈说,边在脑子里列出七个好朋友的名单……可列着列着,他忽然大叫起来,“哎呀!我只发现了六条路哎!还有一个同学怎么到我家来呢?”他一脸很着急的样子,就好像有什么天大的麻烦事情妨碍了他的生日会。

妈妈终于弄明白是怎么一会事,就说:“让两个同学选同一条路来我们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马鸣加说:“要是他们不愿意怎么办?”他真恨不得赶紧再去找出一条新的路,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还好,在参加马鸣加生日会的七个同学中,有两个女生愿意走同一条路,她们说这样不害个白。马鸣加的心里终于一块石头落地,这天放学以后,他把六张地图分给了这些同学,然后就自己先跑回家里去等着了。

他在家第一个等来的是陆军,他是从总统路走来的:第二个等来的是周密,他是从将军路走来的:第三到达的是苏多和另一个女生,她俩走的是森林路:“这条路真漂亮,还有小树林和蒲公英呢!”两个女生一进门就叽叽喳喳地说开了,马鸣加别提有多得意,因为刚才陆军和周密也分别说了他们在总统路和将军路上看到的有趣的东西……

咦?丁转转怎么还没到?他走的是、是……马鸣加拿出地图着急地看起来,因为现在天已经黑了,丁转转会不会迷路呀!

“哎哟!累死我了!”正在这时丁转转满头大汗地撞了进来,“这条元帅路怎么像迷宫一样,差点我就绕不出来了!”

生日会终于开始了,马鸣加在心里默默地许愿以后就吹灭了蜡烛,大家一边吃蛋糕,一边还在说着马鸣加的地图和地图上有趣的路,这让马鸣加越发觉得他画的这张地图实在很有必要。

明年马鸣加要过八岁生日,他打算再去开辟两条路,这样明年来参加生日会的同学就可以一人走一条路了!

P1-16

后记

“马鸣加"是长太以后的“大头儿子”

郑春华

我写“大头儿子”故事的时候,自己身边的儿子刚好上小学;我写“马鸣加”故事的时候,自己身边的儿子刚好要进中学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马鸣加”是长大以后的“大头儿子”。因为儿子是我最最熟悉的人,我写大头儿子也好,我写马鸣加也好,不可能不受到他的影响,相反,正是因为伴随着儿子成长的道路,使我孕育出了“大头儿子”和“马鸣加”这两个故事人物。

记得儿子刚上小学那会儿,几乎天天回来要对我说这说那:

“怎么会有人用‘犬’起名字的?‘犬’不就是‘狗’的意思吗?”

“我给毛西文起了很多外号,毛病、毛手毛脚、毛驴……”

“今天还好我发现得早,要不这粒牙齿就找不到了!”

开始的时候,他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这类调皮捣蛋的事情和兴奋好奇的事情,我能感受到的也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情感、情绪和内心世界。我没有严厉地批评他不该给同学起外号,因为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事情,它是没有恶意的,更不牵扯到品行问题,所以我只是 用嘲笑的方式说他欺负女生难为情。

后来渐渐地,儿子回家对我说的除了调皮捣蛋的事情以外,却开始有着越来越多的不愉快和不开心的事情:

“老师重女轻男,总是让男生抄课文抄得多!”

“我们在太阳下面做操表演,参观的老师却撑伞!”

“我将来长大一定要把制造《一课一练》《名牌小学试题》的工厂炸掉!”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以及他与这个社会越来越近距离的接触,所产生的摩擦也越来越大,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孩子了,他逐渐地开始形成自己对外界的评判能力和批判能力。我开始感受到了儿子内心的不满情绪,也因此对他的内心特别地关注起来,因为如果我作为母亲不去积极地帮助他,他的这种不满情绪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最终将会影响到他整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对于儿子的不满情绪我没有采用轻视的态度,更不会采用批评的态度。因为我觉得儿子不满情绪的产生是有他的理由的。我在表示对他体谅的同时,告诉他如何以最大的胸怀去谅解别人,告诉他老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她除了是老师以外,还有其他各种身份,老师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无奈……

在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交谈中,我忽然发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个转折点是非常重要的,可它却往往被孩子表面的“上学了的喜悦”所蒙蔽,这种转折隐藏着很多的不适应、不协调、不确定等,它太多地淤积在孩子的内心,就变成了一种“痛”,一种成长着的“痛”。

就是这个“痛”,促使我写起了“马鸣加”的故事,我想通过“马鸣加”的故事告诉痛着的孩子这是成长的必然和成长的代价,要勇敢地去面对它;我更想提醒已经离别童年久远的成人,不要忘记自己成长时的“痛”,要尽可能耐心、宽容、平和地对待今天自己身边正“痛”着的孩子!正成长着的孩子!

书评(媒体评论)

我迄今为止读到的国内小学生题材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中,像“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这样生活气息如此浓郁、孩子形象刻画得如此鲜活动人的,实属罕见。

——樊发稼,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研究员、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马鸣加的故事,又让我找回了读真正的儿童文学时的心灵享受,那种仿佛又回到童年似的安详和宁静,那种惟恐把什么东西打碎的拳拳的喜爱之心,这正是全世界儿童文学的独特的美,这是其他任何文学都难以取代的!

——刘绪源著名评论家、《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

我一口气把这些故事读完了。马鸣加这个人很好玩,我喜欢看他的故事。如果这些故事是连起来的就更带劲了。

——江亦纯,上海市法华镇路第三小学三(2)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鸣加与足球队/非常小子马鸣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春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姚红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72369
开本 32开
页数 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3
印次 4
出版地 上海
210
143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