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化的民族精神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和谐融合的大家庭,留下了无数名传千古的优秀作家作品和丰厚的文化传统。在这些丰富的文化中,浸透着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就是这种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去浴血疆场,报效国家与民族;去励精图治,造福桑梓黎民百姓;去潜心磨砺,创造科技与文化的奇迹。这种中华民族的精神融进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成为民族生命的灵魂和民族发展与振兴的不竭动力。

内容推荐

本书中选取了众多表现民族精神的古典诗词。这些诗词既抒发着人们在各个时代的理想信念,又饱含着人们在不同心境下的精神寄托。在不同风格审美意识的流露中,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构成了一种完整丰厚的精神内涵,一种支撑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和谐幸福、向往光明进步的精神力量。

目录

序一(尹欣)

序二(张文勋)

爱国篇

导 言

佚 名: 载 驰(载驰载驱)

佚 名: 无 衣(岂曰无衣)

屈 原: 国 殇(操吴戈兮)

唐 鼓: 白狼歌(三首)

远夷乐德歌(大汉是治)

远夷慕德歌(蛮夷所处)

远夷怀德歌(荒服之外)

曹 植: 白马篇(白马饰金羁)

左 思: 咏 史(弱冠弄柔翰)

鲍 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

杨 炯: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

王昌龄: 出 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祖 咏: 望蓟门(燕台一望客心惊)

李 白: 塞下区(六首选一)

(五月天山雪)

杜 甫: 春 望(国破山河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岑 参: 轮台歌送圭寸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

严 武: 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

李 益: 塞下区((伏波惟愿裹尸还)

杨奇鲲: 途中诗(风里浪花吹又白)

佚 名: 哥舒歌(北斗七星高)

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 轼: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吴 激: 人月圓(南朝千古伤心事)

张元干: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岳 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陆 游: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示 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范成大: 州 桥(州桥南北是天街)

杨万里: 初入淮河(四首选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

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辛弃疾: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陈 亮: 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姜 夔: 杨州慢(淮左名都)

戴复古: (水调歌头轮奂半天上)

刘克庄: 贺新郎(北望神州路)

文及翁: 贺新郎(一勺西湖水)

刘辰翁: 柳梢青(铁马蒙毡)

林 升: 题临安坻(山外青山楼外楼)

严 羽: 有 感(误喜残胡灭)

邓 剡: 念奴娇(水天空阔)

文天祥: 酹江月(乾坤能大)

汪元量: 醉 歌(淮襄州郡尽归降)

刘 因: 白雁行(北风初起易水寒)

李 京: 点苍临眺(水绕青山山绕城)

倪 瓒: 题关铲所南兰(秋风兰蕙化为茅)

杨一清: 山丹题壁(关山逼仄人踪少)

李梦阳: 经行塞上(天设居庸百二关)

杨 慎: 寒垣鹧鴣词(秦时明月玉弓悬)

戚继光: 登舍身台(向来曾作舍身歌)

袁宏道: 宿朱仙镇(四首选一)

(秋高夜驿冷空庭)

木 泰: 两关庆节(郡治南山设两关)

苍 雪: 挂布帘有怀故山(何物挂门前)

陈子龙: 点终唇(满眼韶华)

顾炎武: 流 转(流转吴会间)

张煌言: 甲辰八月辞故里(国破家亡欲何之)

夏完淳: 即 事(二首选一)

(战苦难酬国)

邓廷桢: 酷相思(百五佳期过也未)

林则徐: 高阳台(玉粟收余)

黄遵宪: 贈梁任父同年(六首选二)

(列国纵横六七帝)

(寸寸山河寸寸金)

赵 藩: 满江红(剑佩雄冠)

露布飞来喜砍狂(六首选二)

(露布飞来喜欲狂)

(快枪如雨炮开花)

陈荣昌: 醉蓬莱(怪予情痴甚)

黎肇元: 浪淘沙(边外寄行踪)

丘逢甲: 春 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梁启超: 贺新郎(昨夜东风里)

于右任: 鸡鸣曲(福州鸡鸣)

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鲁 迅: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

无 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程 潜: 八月十三日抗战四周年纪念(夷祸自古有)

朱 德: 赠友人(北华收复赖群雄)

李学诗: 悲左孝臣 (鞲上之鹰啄不饱)

李大钊: 吊圓明园故址(圓明两度昆明劫)

郭沫若: 归国杂吟(又当投笔请缨时)

毛泽东: 沁园春(北国风光)

张恨水: 感怀金陵傖然有作(江山有泣半模糊)

郁达夫: 廿七年黃花岗烈士纪念节有感

(年年风雨黄花节)

李贯慈: 哭辽京(哭罢江山无泪流)

范义田: 辛巳中秋江上望月 (群山欲睡竟未睡)

邓 拓: 狼牙山五壮士(北岳狼牙耸)

民本篇

导 言

佚 名: 甘 棠(蔽芾甘棠)

梁 鸿: 五噫歌(陟彼北芒兮)

佚 名: 郑白渠歌(田于何所)

佚 名: 驭 谣(我兄征辽东)

李 白: 丁都扩驭(云阳上征去)

杜 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元 结: 贫妇词(谁知苦贫夫)

孟 郊: 寒地百姓吟(无火炙地眠)

张 籍: 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

王 建: 水夫谣(苦哉生长当驿边)

自居易: 卖炭翁(卖炭翁)

李 绅: 古 风(二首选一)

(春种一粒粟)

李 贺: 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

陆龟蒙: 新沙(渤解声中涨小堤)

聂夷中: 咏田家(二月卖新丝)

杜荀鹤: 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

王禹偶: 对 雪(帝乡岁云暮)

范仲淹: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梅尧臣: 陶 者(陶尽门前土)

欧阳修: 边户(家世为边户)

李 觏: 读《长恨歌》 (蜀道如天夜雨淫)

王安石: 河北民(河北民)

王 令: 署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

张舜民: 打麦(打麦打麦)

苏 轼: 荔枝叹(十里一置飞尘灰)

苏 辙: 竹枝歌(九首选一)

(山深瘴暖霜露干)

陈师道: 田 家(鸡鸣人当行)

晁补之: 渔家傲(渔家人言傲)

张 耒: 有 感(群儿鞭笞学官府)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采菱辛苦废犁锄)

戴复古: 淮村兵后(小桃无主花自开)

元好问: 歧 阳(百二关河草不横)

冯子振: 正宫·鹦鹉曲(年年牛背扶犁住)

张养浩: 山坡羊(峰峦如聚)

高 启: 牧牛同(尔牛角弯环)

兰 茂: 首壶诗(礼拜劳伤五体)

杨士云: 栽 秧(一番好雨带星耕)

栽 罢(栽罢田头脱笠蓑)

李攀龙: 广阳山逼中(出峡还何地)

陈子龙: 小车行(小车班班黄尘晚)

曹尔堪: 宿 州(城破空濠在)

郑 燮: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人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

吴嘉纪: 僻 壤(僻壤无春至)

杨国翰: 鸡血膏谣(吁嗟乎)

桑映斗: 采黃独(采黄独)

李于阳: 苦饥行(岁频歉)

林则徐: 赴成登程口占乐家人(力微任重久神疲)

陆应谷: 禁乌烟(慈乌呀呀逐鬼车)

戴炯孙: 哀流民泎(毕竟乌谁止)

唐继尧: 三月与蔡松坡渚君游昙华寺(二首)

(涤将心镜净无瑕)

(不出斯人又一年)

朱 德: 出太行(群峰壁立太行头)

和谐篇

导 言

佚 名: 女曰”鸡鸣” (女曰)

佚 名: 十言之间(十亩之间兮)

佚 名: 常棣(常棣之华)

佚 名: 江 南(江南可采莲)

陶 潜: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饮 酒(结庐在人境)

佚 名: 秋勒歌(敕勒川)

陆 凯: 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

孟浩然: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崔 颢: 长干曲(四首选二)

(君家何处住)

(家临九江水)

张志和: 渔歌子(五首选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

王 维: 山居认暝(空山新雨后)

李 白: 黃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杜 甫: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江 村(清江一曲抱村流)

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选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

堤上行(三首选一)

(江南江北望烟波)

白居易: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平生心迹最相亲)

杜 牧: 山 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李商隐: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罗 隐: 雪(尽道丰年瑞)

王禹偶: 泛吴松江(苇蓬疏薄漏斜阳)

林 逋: 秋江写望(苍茫沙嘴鹭鸶眠)

梅尧臣: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客心如萌芽)

苏 轼: 和拟古(黎山有幽子)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

黄庭坚: 寄贺肯回(少游醉卧古藤下)

贺 铸: 题诸畜碘田家壁(晚度孔明碘)

张 耒: 感 春(十三首选一)

(浮云起南山)

周邦彦: 春 雨(耕人扶耒语林丘)

陆 游: 游山西牛守(莫笑农家腊酒浑)

朱 熹: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辛弃疾: 清平乐(茅檐低小)

叶 茵: 山 行(青山不识我姓字)

元好问: 最高楼(商于路)

刘 因: 山 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张 翥: 临江仙(羡杀渔村无畔岸)

萨都刺: 上京即事(五首选二)

(牛丰散漫落日下)

(五更寒袭紫毛衫)

文璋甫: 火 节(云披红日恰衔山)

兰 茂: 行香子(四首选一)

(红杏芳菲)

机 先: 滇池夜月 (滇池有客夜乘舟)

郭 文: 赋得滇池夜月(长天无云山四青)

佚 名: 山 行(山势欲堕未堕)

杨 慎: 渔家傲((十二首选二)

(四月滇南春迤逦)

(六月滇南波漾渚)

滇海曲(十二首选一)

(蘋香波暖泛云津)

莫 止: 昭君曲(但使边城静)

高 樣: 峤屿春潮(瀛州见海色)

李攀龙: 少秋登太华绝顶(四首选一)

(缥缈真探白帝宫)

汪 绎: 田家乐(短篱矮屋板桥西)

戴炯孙: 別 内(病久怜卿瘦)

严天骥: 寄衣曲(离别未几日)

王以荣: 少年游(霞天一抹雁飞遥)

董必武: 三台即景(三台胜境偶留鸿)

柳亚子: 浣溪沙(火树银花不夜天)

毛泽东: 浣溪沙(长夜难明赤县天)

七 律(饮茶粤海未能忘)

周世钊: 西江月 (照眼丹枫一片)

一剪梅(雨歌风扬过小桥)

叶剑英: 赠别三姐剧团(六首选一)

(绯桃红后木棉开)

老 舍: 陈旗草原(主人好客手抓羊)

札兰屯(诗情未尽在苏杭)

夏承焘: 浣溪沙(过雨春溪万佩鸣)

励志篇

导 言

刘 邦: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佚 名: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曹 操: 龟虽寿(神龟虽寿)

陶 潜: 读山海经(十三首选二)

(夸父诞宏志)

(精卫衔微木)

佚 名: 本兰诗(唧唧复唧唧)

阮 籍: 咏怀待(八十二首选一)

(壮士何慷慨)

王之涣: 登鸛雀楼(白日依山尽)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选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

王 维: 观猎(风劲角弓鸣)

李 白: 行路难(三首选一)

(金樽美酒斗十千)

高 适: 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

杜 甫: 望 岳(岱宗夫如何)

岑 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

李 贺: 南 园(十三首选一)

(男儿何不带吴钩)

贾 岛: 剑 客(十年磨一剑)

黄 巢: 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

陆 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

朱 熹: 观书有感(二首选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辛弃疾: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徐祯卿: 送士选侍御(壮士乐长征)

木 增: 玉山瀑布(天上银河落玉峰)

担 当: 题画诗(僧手披霜色有无)

顾炎武: 又愁傅处士次韵(愁听关塞遍吹笳)

龚自珍: 已亥杂诗(三百一十首选一)

(九州生气恃风雷)

黄遵宪: 仰 天(仰天击缶唱乌乌)

刘光第: 梦 中(梦中失叫惊妻子)

谭嗣同: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梁启超: 自 励(二首选一)

(献身甘作万矢的)

杨振鸿: 广通题壁(欲起神州文弱病)

秋 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风去复来)

吕志伊: 登 楼(天下安危系忧乐)

蔡 锷: 军中杂诗(绝壁荒山二月寒)

董必武: 题贈中学生(逆水行舟用力撑)

九十初度(九十光阴瞬息过)

柳亚子: 自题磨剑室诗词后(剑态箫心不可羁)

李大钊: 乙卯殊腊,由横滨搭法轮赴春申,在太平洋

舟中作(浩淼水东流)

毛泽东: 长 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清子乐(天高云淡)

吉鸿昌: 就义诗(恨不抗日死)

郁达夫: 南乱·杂诗(十一首选一)

(千里驰驱自觉痴)

叶剑英: 攻 关(攻城不怕坚)

忆秦娥(追科学)

周恩来: 春日偶成(极目青郊外)

大江歌罢掉头东

老 舍: 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三月莺花黄鹤楼)

北行小诗(二首选一)

(劳军来万里)

夏明翰: 就义诗(砍头不要紧)

陈 毅: 青 松(四首选一)

(大雪压青松)

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

(南国烽烟正十年)

(投身革命即为家)

李少石: 寄 内(一朝分袂两相思)

吕惠生: 留取丹心照汗青(忍看山河碎)

朱学勉: 有 感(男儿奋发贵乘时)

黄 诚: 亡 命(茫茫长夜欲何之)

美德篇

导 言

佚 名: 蓼 莪(蓼蓼者莪)

佚 名: 木 瓜(投我以木瓜)

屈 原: 橘 颂(后皇嘉树)

佚 名: 上 邪(上邪)

刘 桢: 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

虞世南: 蝉(垂缕饮清露)

王 勃: 送卢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京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息夫人(莫以今事宠)

李 白: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杜 甫: 蜀 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

孟 郊: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张 籍: 节归吟(君知妾有夫)

李 绅: 悯 农(锄禾曰当午)

李商隐: 咏定(历览前贤国与家)

薛 逢: 潼关驿亭(河上关门曰曰开)

王安石: 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

华藏院此君亭(一径森然四座凉)

苏 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 纲: 病 牛(耕犁千亩实千箱)

李清照: 绝 句(生当作人杰)

陆 游: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文天祥: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王 冕: 劲草行(中原地古多劲草)

杨维桢: 题苏武牧羊图(未入麒麟阁)

萧崇业: 却金行(中山宴罢赠兼金)

于 谦: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担 当: 自题三驼图(叔驼仲驼与季驼)

段 昕: 石州慢(混沌才分)

郑 燮: 竹 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钱 沣: 自题画马(蹴踏边沙岁月深)

师 范: 鬻琴碑(冻雨满天客行役)

宋 湘: 种松诗(三首)

(不见苍山已六年)

(古雪神云几回看)

(一粒丹沙一鼎封)

龚自珍: 已亥杂诗(三百一十五首选一)

(浩荡离愁白日斜)

戴炯孙: 沁园春(客从何来)

鲁 迅: 自 嘲(运交华盖欲何求)

朱 德: 游七星岩(七星降人间)

毛泽东: 卜算子(风雨送春归)

叶剑英: 八十书怀(八十毋劳论废兴)

陈 毅: 手莫伸

试读章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 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15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作者]岑 参(约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唐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以边塞诗著称,与高适齐名。其诗积极乐观,想象变幻莫测,绮丽多姿。

[注释]①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封大夫:封常清,蒲州(在今山西省內)人。任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北庭都护,持节伊西节度使。此时朝命其摄御史大夫,故称封大夫。曾驻兵于轮台。岑参于天宝十三年至十四年(754—755)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西征:指征播仙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內)。②角:有彩绘的乐器.也称画角,其声哀厉高亢,多用作军号以报昏晓,旄头落:象征胡兵将覆灭。旄头: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人认为是胡兵象征。③羽书:也叫羽檄,军用紧急文书,有急事插毛于檄上。渠黎:也作渠辈,汉代西域国名之一,在轮台县东南.单于:汉代匈奴对其君主的称呼,借此指唐西域少数民族首领。金山:阿尔泰山,在今新疆维吾族自治区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 ④上将:指封常清。拥旄:出行时使开路者双行持旌节于马上。所谓“双节夹路驰”。旄,旄节,使臣、大将所持的信物,形中幡旗,上以牦牛尾(后用羽毛)为饰。唐代也赐节度使旄节,使掌管军事。平明:清晨。⑤伐鼓:击鼓。雪海:泛指西北苦寒之地。《新唐书·西域传》:“北三日行,度雪海、春夏常雨雪。” 雪海在今吉尔砉斯的伊塞克湖附近。阴山:见王昌龄《出塞·秦时》诗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 ⑧亚相:汉代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之一,位次于丞相,故称封常清为亚相,其为节度使加御史大夫。勤王:为皇帝尽力。静边尘:平息边患。⑨青史:史册。古以竹简记事,故称。

[点评]此歌行频繁换韵,突兀奇峭。从战场的艰苦荒寒申,送封常清出师西征,赞扬其靖边建功,忠勇报国的精神。 P19-20

序言

用优秀民族激励民族的振兴

尹 欣

2006年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与政协委员座谈中,首次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具体阐述了“八荣八耻”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引起了宣传文化和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和谐融合的大家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无数名传千古的优秀作家作品和丰厚的文化传统。在这些丰富的文化中,浸透着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无论在历史的中兴盛世还是国难当头,这种民族精神都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去浴血疆场,报效国家与民族;去励精图治,造福桑梓黎民百姓;去潜心磨砺,创造科技与文化的奇迹。可以说,千百年来,这种中华民族的精神融进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成为民族生命的灵魂和民族发展与振兴的不竭动力。这种民族精神较多地用文学的形式保存下来,见诸于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这些诗词既抒发着人们在各个时代的理想信念,又饱含着人们在不同心境下的精神寄托。在不同风格审美意识的流露中,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构成了一种完整丰厚的精神内涵,一种支撑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和谐幸福、向往光明进步的精神力量。我们知道,一个没有实力的国家和民族是无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同样也是实现不了振兴发展目的的。同样,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有所作为的。

当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华民族以其崭新的面貌正在世界东方崛起。在这个进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灿烂的传统文化一旦和先进的文明相结合,就会进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形成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人类的进步。我们正在从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伟大事业,在这个进程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大厦的道德基石,是建设和谐文化之根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而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其精神实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在任何时候,先进的生产力必须有先进的文化来支撑,经济发展的国家必须有传统文化为根本,振兴的民族必须用自己优秀的民族精神来滋润。在当今时代,无论我们面对着信息的爆炸还是知识的更新,无论我们拥有若干高科技和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都不能丝毫放松传统文化对人的教化和启迪;都不能不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弘扬;都不能不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作为一种经常的、持之以恒的工作来认真抓好。

基于对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意义的阐述的深刻认识。出于教育工作者对社会思想道德现状强烈的责任心,源于专家学者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准确把握,我们和云南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赵佳聪老师等,共同筹划组织,选编了这本《诗化的民族精神》。分“爱国篇”“民本篇”“和谐篇”“励志篇”“美德篇”五个部分,注释与点评结合,古人的诗词和今人的诗词兼收,用传统文化来诠释自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用诗化的语言来表达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弘扬,既通俗易懂,又潜移默化;既避免了一般的说教,又不同于一般的诗词选本,通篇体现着扬善抑恶、健康向上的主题。

作为供职于省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民族精神无疑是自己的工作职责;作为参加选编此书的各位老师们的一名学生,能和各位师长一道从事这件有意义的工作,感到格外的高兴。谨以此拙文表达对每一位有志于弘扬民族精神的老师和同志们的敬意。

是为序。

2006年10月  (本文作者为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后记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并逐渐升华形成的一种维护祖国利益、与祖国荣辱与共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一直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激励国人奋发图强的思想之源,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爱国精神是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积累的精神成果,也渗透在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里。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瑰丽璀璨的唐诗宋词和近代诸多优秀诗章,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到唐宋“八大家”散文、元明优秀小品和清代小说佳作,留下了无数赞美祖国山河、表达爱国情怀的精关华章。

在和平年代,山河关好,百姓淳真,乡音亲切,民族团结,上下和谐,引发无数中华儿女珍惜祖国荣誉,写下许多真情诗作。各地黎民百姓,对作为国家代表的京城和中央王朝心向往之,其代表不远千里赴京朝贡,犹如“心归慈母”;有的边疆少数民族官员。得到朝廷的任伞嘉奖,便有“凤诏每来红日近”的亲切,并在长期交往中增加了内聚力和归属感。从而深刻认识到“寸寸山河寸寸金”“岂肯尽寸轻与人”。在民族危亡之秋,爱国精神则常常闪耀着绚丽的光彩.强敌入侵,各族儿女奋不顾身前仆后继,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许多人身在后方心系前线,忧乐与祖国命运与共;即使收复失地壮志难酬,临终也要遗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然,爱国主义发轫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儿女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气概,书写着民族的辉煌、维护着祖国的统一、捍卫着金瓯的完整。因而,大量的爱国诗篇,常常表现为对民族历史深沉绵长的感恩和祖国山河发自肺腑的咏赞。

爱国主义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爱国主义也是一个历史范畴,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我们要从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中汲取有益营养。高扬爱国的伟大旗帜,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引导和凝聚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为祖国的统一、发展、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篇所选诗词,贯穿着鲜明的“爱国”主题。当激励人们同唱爱国心曲,鼓舞人们创造民族荣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化的民族精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尹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48768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0
18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