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创新角度探究电视文艺批评方法的专著。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 图书 |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广播电视艺术学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创新角度探究电视文艺批评方法的专著。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内容推荐 本书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目录 总序(张凤铸) /1 前言 人文生态学视野中的影视艺术/1 第一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前沿话语/1 第一节 生态失衡与人类命运/2 一、自然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类精神生态失衡 /2 二、电视作为重要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态 /4 三、时代要求我们以生态思维方式来重审电视 /6 第二节 全球化与中国电视文艺问题/9 一、电视文艺的生存现状:严重的生态失衡 /9 二、电视文艺的历史回顾:剧烈的生态变迁 /13 三、生态学视野中电视文艺内涵的重新界定与前沿思考 /20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生态的价值重建 /27 一、背景:中国电视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8 二、基础:电视文艺制作与评价观念的转变 /30 三、前景:电视文艺发展的又一个春天的来临 /31 四、意义:电视文艺生态批评对于电视文艺生态 重建的促进/34 第二章 人文生态学与电视文艺的后现代空间 /37 第一节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思考 /38 一、生态学及其人文转向 /39 二、生态哲学的理论资源 /44 三、生态批评的内在意义 /52 四、媒介生态学的研究成果/56 五、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概念的提出 /58 第二节 后现代语境与电视文艺学科交叉话语/61 一、从现代化、现代性到后现代、后现代性 /61 二、后现代时期生态批评意义 /71 三、学科交叉话语的阐释学视域 /75 第三节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的内在精神构成 /87 一、电视文艺生态批评的结构形态考察方法 /87 二、电视文2;生态及批评系统结构意义 /99 第三章 生态批评与电视文艺批评的高端整合 /106 第一节 精神生态状态/107 一、精神生态的内涵与考察意义 /107 二、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的关系 /111 三、电视文艺精神生态考察方法 /114 四、电视文艺精神生态批评例析 /118 第二节文化生态建构/125 一、文化生态的内涵与考察意义 /125 二、电视文艺与文化生态的关系 /130 三、电视文艺文化生态考察方法 /134 四、电视文艺文化生态批评例析 /139 第二节 社会生态意义/145 一、社会生态的内涵与考察意义/145 二、电视文艺与社会生态的关系 /149 三、电视文艺社会生态考察方法 /153 四、电视文艺社会生态批评例析 /157 第四章 后殖民语境中的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资源/161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文化的精神资源 /162 一、法兰克福学派/162 二、伯明翰学派 /173 三、赛义德对东方主义的关注 /179 第二节 消费时代的电视批评理论资源/184 一、博德利亚的电视批评 /185 二、布尔迪厄的电视批评/189 三、波兹曼的媒介文化批评 /194 四、传媒时代的文化批评/199 第三节 传播学理论资源/205 一、当代传播学的理论触角 /205 二、丹尼尔·贝尔的批判性传播观 /209 三、第三世界的电视文化处境/214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220 一、儒家与生态/221 二、道家与生态/228 三、佛家与生态 /234 第五章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的入思角度 /239 第一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历史与现状/240 一、电视文艺批评的重要特点 /240 二、电视文艺批评研究的历史回顾 /259 三、电视文艺批评研究的现状及对策 /267 第二节 电视批评中各种理论资源的运用 /278 一、以生态为核心的文化批评的整合 /278 二、中西方文论的有机融合/285 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287 四、方法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292 第三节 理论创新与电视文艺的远景 /295 一、以生态化综合方式重审电视文艺 /295 二、拓展节目空间,提供决策依据 /298 三、重建批评体系,促进文艺创作 /301 第六章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的价值诉求 /304 第一节 强调精神价值:增强精神世界环保意识/305 一、价值哲学基本观念/305 二、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308 三、电视文艺生态批评对精神世界环保的关注 /312 第二节 强化批评功能: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重建/315 一、理性思考基础上的价值判断 /315 二、在观念变革时期参与价值重建/318 三、在创造性批评中完成意义增殖 /323 第三节 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的当代传媒体系 /328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抗/328 二、当代中国人价值选择的困境 /333 三、价值选择与当代传媒体系的关系 /338 四、建立以人为目的的当代传媒体系 /343 结语 新世纪中国电视生态批评的身份立场/349 主要参考文献/355 后记 /35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广播电视艺术学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文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85744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6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9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