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载中草药94O多种,并力求每种均配以彩图说明,以达到图文对照。文中撰述内容有: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等。每种药物又包括以下实用内容:概述(别名、来源、分布、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使用禁忌等。
本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较强的实用性、内容丰富等特色,为临床医师研究本草学、药用植物学、药材学、生药学、植物化学、药理学、植物学及农林学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图书 | 药用本草(上下)(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载中草药94O多种,并力求每种均配以彩图说明,以达到图文对照。文中撰述内容有: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等。每种药物又包括以下实用内容:概述(别名、来源、分布、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使用禁忌等。 本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较强的实用性、内容丰富等特色,为临床医师研究本草学、药用植物学、药材学、生药学、植物化学、药理学、植物学及农林学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内容推荐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传承繁衍进程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中草药知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后来,在周代的《诗经》以及古老的《山海经》中,也有珍贵的药物学知识记载。到了汉代,《神农本草经》的问世,则标志着中药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药学,又名“本草”学,概因草木根和茎干惯称为“本”,而草木植物又统称为“草”,是以命名为“本草”,也含有以草药治病为本的写意。当然,中药的品种,除植物类外,还有动物类、矿物类以及人工合成类之分。大千世界,中医药材种类繁多,其数字是惊人的。单就明代李时珍所编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即收集了1892种,而目前使用的中药中,据统计资料显示,已达5000种之上。 目录 一、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叶 紫苏梗 荆芥 防风 生姜 香薷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辛夷 苍耳子 西河柳 牡荆叶 鹅不食草 葱白 胡荽 荫风轮 杜衡 水苏 糙苏 发散风热药 二、清热药 三、泻下药 四、祛风湿药 五、化湿药 六、利水渗湿药 七、温里药、 八、理气药 九、消食药 十、驱虫药 十一、止血药 十二、活血化瘀药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四、安神药 十五、平肝息风药 十六、开窍药 十七、补虚药 十八、收涩药 十九、解毒杀虫止痒药 二十、拔毒化腐生肌药 二十一、抗肿瘤药 二十二、麻醉、止痛药 药用本草汉语拼音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药用本草(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时继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646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650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8 |
丛书名 | |
印张 | 2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91 |
宽 | 216 |
高 | 4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