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丛书以经典建筑、名人踪迹以及旧日风俗为线素,在那些承载过去时代信息,如今或为世人瞩目,或者淡出人们视线的建筑痕迹之中寻觅人文与历史,委婉的文字中间展示的是专属于古都北京的风情。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北京杂谈》分册,书中具体分为:美食与茶、古都与民俗、古玩与民间艺人、古迹与典故、大师与国粹五部分内容。
图书 | 北京杂谈(老北京的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老北京的故事》丛书以经典建筑、名人踪迹以及旧日风俗为线素,在那些承载过去时代信息,如今或为世人瞩目,或者淡出人们视线的建筑痕迹之中寻觅人文与历史,委婉的文字中间展示的是专属于古都北京的风情。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北京杂谈》分册,书中具体分为:美食与茶、古都与民俗、古玩与民间艺人、古迹与典故、大师与国粹五部分内容。 内容推荐 《老北京的故事》丛书以经典建筑、名人踪迹以及旧日风俗为线素,在那些承载过去时代信息,如今或为世人瞩目,或者淡出人们视线的建筑痕迹之中寻觅人文与历史,委婉的文字中间展示的是专属于古都北京的风情。 目录 序 美食与茶 小白楼 茶汤李 爆肚冯 白水羊头 馅饼周 大顺斋 贴秋膘 茶馆茶铺与茶摊 茶艺馆 古都与民俗 北京过年 逛厂甸 摔跤园 放风筝 养鸟遛鸟 旧货市场 票友 戏园子 正乙祠戏楼 什刹海 老北京堂会 消闲一处 古玩与民间艺人 玉雕 龙顺成家具 奇石闲趣 门礅 烟壶赵 泥人张 胡琴铺子 古迹与典故 纪晓岚故居 乾隆洗三盆 触奸柏 西山晴雪 天下第一泉 董四墓御果园 样式雷 故宫角楼 天坛古柏 佘家馆 大师与国粹 梅兰芳与丹青 侯宝林与相声艺术 琴书泰斗关学曾 老旦李多奎与龙须沟 武生泰斗王金璐 名丑张春华 琴师姜凤山 新凤霞与万胜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京杂谈(老北京的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本瀛 |
译者 | 李有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0879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8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