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开放诗歌的阅读空间(读诗会品赏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世界诗歌文学欣赏”的专著,书中具体收录了:《情感与形式的磋商——闻一多的两首诗》、《现代与古典的融合——戴望舒的《雨巷》》、《可能的拓展:诗与世界关系的重建——臧棣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诗歌》等文章。

内容推荐

“读诗会”承继了现代沙龙式”读诗会”和当代课堂式“读诗会”的传统。出发点是分享和交流诗歌阅读的喜悦.从阅读的视野关注诗人的思想和美学探索。我们认为诗歌的阅读与看报纸、读散文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愿意正视这种区别.探讨诗歌阅读的途径和方法,做一个比较自觉的诗歌读者。

目录

读诗的三个问题(代序)

第一辑 读诗会

 开放诗歌的阅读空间

 情感与形式的磋商

 ——闻一多的两首诗

 情感、经验与艺术的转化

 ——冯至的两首诗

 恰切的形式与抒情传统的融合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感觉和想象的魅力

 ——徐志摩的《落叶小唱》

 现代与古典的融合

 ——戴望舒的《雨巷》

 面对纷繁多姿的“记忆”

 ——戴望舒的《我的记忆》

 苦难中国的想象与现代诗的境界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意象与形式的意义

 ——艾青的《手推车》

 雕塑静默的“思想”

 ——郑敏的《金黄的稻束》 

 导引“古井”里的甘泉

 ——舒婷的《呵,母亲》 

 阐释诗歌与“自我”的复杂性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穆旦的《春》

 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作者与读者

 2004年的诗:印象与评说

 可能的拓展:诗与世界关系的重建

 ——臧棣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诗歌

 诗歌传统与汉语特质

 ——从赵野诗的“古典抒情”谈起

第二辑 个人品读

 四首名诗赏析

 艾青:《我爱这土地》

 郑敏:《金黄的稻束》

 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形式、技巧对题材的征服

 ——闻一多的《也许》 

 再次把自己献上祭坛

 ——邵燕祥的《一本书的跋语》

 洗尽铅华的爱情诗

 ——邵燕祥的《银婚》 

 本真生命的赞歌

 ——蔡其矫的《客家妹子》 

 诗歌的单纯与丰富

 ——梁小斌的《雪白的墙》 

 诗歌成就诗人

 ——黄灿然的《杜甫》 

 对血缘与命运的想象

 ——多多的《我读着》 

 陈东东的两首月亮诗

 ——《蟾蜍》、《月亮》 

 结恂的诗意与抒情的限阀

 ——于坚的《塑料袋》 

 怀旧者的古今时空

 ——翟永明的《在古代》 

 历史理性与个人情怀

 ——雷平阳的《小学校》 

 理智与情感的纠缠

 ——张枣的《预感》 

 “我们置身在彼此的雾里”

 ——郑单衣的《北方日记》 

 道德反叛与美学革新

 ——李亚伟的《时光的歌榭》 

 诗歌理念和想象方式的变化

 ——臧棣的《反诗歌》 

 辰水笔下的乡村世界

 ——辰水的《在乡下》(外1首)

 数字的奇妙与困惑

 ——杨过的《新闻》 

 一首平庸而混乱的诗

 ——君儿的《上山》 

 “批评家联席阅读”的意义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开放诗歌的阅读空间(读诗会品赏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光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00051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2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5: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