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是一人大变革的时代。那时候,诸侯争霸,血雨腥风,整个中华大地上一片混战。而就在那时,荀子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荀子认为:较之直接灌输“真理”,劝导或诱导是远为有效的方式。正是因此,不可能将《荀子》一书理解为纯粹意义上的思想著作。这部作品具有劝说的性质,其著者特殊的写作目的,也使得它不大可能是一部思想独白,而明显是一种辩说。
| 图书 | 荀子的辩说(绎读经子)/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是一人大变革的时代。那时候,诸侯争霸,血雨腥风,整个中华大地上一片混战。而就在那时,荀子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荀子认为:较之直接灌输“真理”,劝导或诱导是远为有效的方式。正是因此,不可能将《荀子》一书理解为纯粹意义上的思想著作。这部作品具有劝说的性质,其著者特殊的写作目的,也使得它不大可能是一部思想独白,而明显是一种辩说。 内容推荐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荀子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不再信任理想化的说教方式,不相信人们会出于对“善”的渴望而自愿服从“好”的生活原则。正是这种对现实人性颇具悲观色彩的理解,使得荀子认为:较之直接灌输“真理”,劝导或诱导是远为有效的方式。正是因此,不可能将《荀子》一书理解为纯粹意义上的思想著作。这部作品具有劝说的性质,其著者特殊的写作目的,也使得它不大可能是一部思想独白,而明显是一种辩说。 目录 第1章 引言:荀子的问题及荀书的性质 第2章 “解蔽”:对异端的回应 2.1 辟“禨祥” 2.2 排异说 第3章 “修辞立其诚”:礼的正当性问题 3.1 一种可能的理解:“起源”的进路 3.2 礼的“自然”基础 第4章 “接人用抴”:劝说的方式及其层次 4.1 谈说之术 4.2 动之以“名” 4.3 昭之以灾祸 4.4 国之命在礼 第5章 “遵王之道”:师法之用 5.1 “性恶”说的目的 5.2 官师合一的倾向 第6章 结语:地上的教育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荀子的辩说(绎读经子)/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文洁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4574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3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20 |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 印刷时间 | 2008-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9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8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