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
内容
编辑推荐

《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一书主要探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美国小说的生成以及少数族裔小说的心理构成、美学特征及其对“主流”小说的影响乃至进入主流的过程。我们主要从印第安因素、清教因素、语言因素、黑人因素、犹太因素、华裔因素及后现代因素等方面对美国小说的本土化过程进行纵向追踪和横向探讨,通过一个“局外人”的“第三只眼睛”的考察,阐述美国本土小说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发生和发展的轨迹,揭示其内在的互动、传承、冲突和融合的运行机制。本书主要从北美的土著——印第安人的口头文学入手,结合北美大陆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美国小说中的清教因素,阐述美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多元因素对美国本土小说的生成与演变所产生的影响,渐次论及小说这一人类晚熟的文学样式在逐渐形成的美国英语、美国文化和美国小说美学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美国本土小说(或者叫美国式小说)及其所成功实现的与其母体英国文学的分离、独立与演变。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探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美国小说的相互关系以及少数族裔小说的心理构成、美学特征及其对主流小说的影响。本选题主要从印第安因素、清教因素、黑人因素、犹太因素、华裔因素、语言因素以及后现代因素等方面对美国小说的本土化过程进行纵向追踪和横向探讨。本书通过一个“局外人”的“第三只眼睛”的考察,阐述美国本土小说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生成轨迹,揭示其内在的互动、传承、冲突和融合的运行机制。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印第安因素——土著文明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碰撞/1

 第一节 艰难中行进的印第安文学/2

一、辉煌的印第安口头传统文学/3

二、印第安文学的转型与再生/7

三、印第安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复兴/12

 第二节 美国小说中的西部文化与印第安文化/15

一、美国西部与西部印第安人/16

二、詹姆斯·F·库柏及其笔下的印第安形象/18

三、库柏之后的小说家与西部和印第安形象的文本化/22

 第三节 印第安口头传统文学对美国小说语言、结构乃至文化观念的影响/25

一、印第安口头传统对美国小说语言上的影响/27

二、口头文学传统对本士小说文体结构的影响/30

三、印第安文化传统价值观对美国小说的影响/32

第二章 清教因素——美国小说永远的烙印/37

 第一节 对清教神学理论的思考/39

一、虔诚的信仰——加尔文理想/4。

二、痛苦与挣扎——原罪的炼狱/43

三、弱者的抗辩——对宿命论的质询/47

 第二节 对清教理想主义的继承/53

一、“我们走进西部便走向未来”——梭罗/54

二、“这里站着古朴率真的亚当”——爱默生/58

三、“为那些苦难的基督徒祈祷吧”——斯托夫人/61

 第三节 对清教伦理观和功利主义的批判/65

一、温和的讽刺/67

二、深刻的批判/72

三、福克纳和南方作家对清教伦理观的批判/76

第三章 语言因素——美国英语与美国小说的本土化/83

 第一节 初听独立的声音/86

一、欧文和库柏:我们的“新大陆”/87

二、美国英语:分道扬镳/9l

三、霍桑与梅尔维尔:书写自己的罗曼司和史诗/92

 第二节 收获独立的果实/95

一、马克·吐温的土语/97

二、亨利·詹姆斯的雅话/100

三、豪威尔斯的现实主义语言/102

 第三节 喜见小说的繁荣/103

一、辞典编撰与美国语言学/104

二、美国文学的“第二次文艺复兴”/107

三、南方文学、族裔作家的语言贡献以及后现代的“语言游戏”/111

第四章 黑人因素——美国小说的“黑人性”表征/122

 第一节 美国白人小说中的黑人形象/123

一、始于库柏的黑人形象/123

二、南方小说中的“黑人形象”/127

三、人性化的黑人形象/13。

四、“悲惨的混血儿”形象/133

 第二节 发生变异的黑人文化/137

一、白人小说中的黑色面具——黑脸喜剧/137

二、白人小说中的黑人声音——黑人英语/142

三、白人小说中的黑人音乐——爵士乐/147

 第三节 隐喻层面的黑人性/152

一、美国黑人小说概况/152

二、黑人小说的“双重声音”/153

三、黑人小说的“音乐之声”/159

第五章 犹太因素:——美国的犹太小说:一个文化样本/166

 第一节 美国文化:犹太小说的生成土壤/166

一、格托的转化——精神格托与格托精神/166

二、融合与冲突:美国犹太小说的发生机制/167

三、作为“社会运动”的美国犹太文学/169

 第二节 美国犹太小说的文化品性/171

一、写照文化变迁/171

二、人物身份演变的文化意义/175

三、多维属性的呈现/180

 第三节 创作观念与文化精神/185

一、逆向认知的文化意义/185

二、贝娄的小说观念/188

三、文化超越的文学效用/193

第六章 华裔因素——渐行渐远的痛:美国华裔小说中的民族归属问题/201

 第一节 负重的蜗牛也有歌声——美国华裔文学简介/202

一、臣服主导下的前奏/203

二、愤怒的抗争/204

三、摆不脱的华裔血统?/206

四、生为美国人/208

 第二节 “我就是美国人”——盛赞美国文化的两位美国华裔作家/213

一、华裔文学之母黄玉雪/215

二、臣服者刘裔昌/219

 第三节 “我不是为灭绝中国文化而写作的”——华埠牛仔及其先驱/221

一、为华裔文学奠基的人/222

二、华埠牛仔赵健秀/225

 第四节 “典型的美国佬”——论汤亭亭/229

一、变中国神话为美国神话的人/230

二、只为不平呐喊/232

第七章 后现代因素——美国本土小说的后现代性/237

 第一节 20世纪中叶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孕育/240

一、50年代的先行者 一“垮掉的一代”/240

二、60年代后现代哲学思辨一一解构主义/243

三、后现代的文学特色初步形成/247

 第二节 20世纪后期日趋成熟的美国后现代小说/253

一、60年代黑色幽默登上舞台/254

二、六七十年代大行其道的戏仿/259

三、80年代崭露头角的元小说/263

 第三节 新世纪后现代的旗手——德里罗/267

一、脱颖而出的后现代旗手/267

二、德里罗和品钦的异曲同工/270

三、集大成的后现代新作/272

主要参考文献(分章)/28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振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602211
开本 32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074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4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