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建国,到最后一个皇帝思宗朱由检缢死煤山,前后共历277年,再加上南明弘光、唐王隆武、永历绍武,也不过290余年。史家一般将明王朝大致地分为四个阶段,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明朝初年的辞赋;永乐至天顺时期的辞赋;成化、弘治时期的辞赋;正德、嘉靖时期的辞赋;前后“七子”的辞赋;晚明时期的辞赋等。本书对明朝的辞赋创作风格等作了圆满的研究归类整理。本书供历史文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图书 | 明代辞赋述略/静一学术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建国,到最后一个皇帝思宗朱由检缢死煤山,前后共历277年,再加上南明弘光、唐王隆武、永历绍武,也不过290余年。史家一般将明王朝大致地分为四个阶段,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明朝初年的辞赋;永乐至天顺时期的辞赋;成化、弘治时期的辞赋;正德、嘉靖时期的辞赋;前后“七子”的辞赋;晚明时期的辞赋等。本书对明朝的辞赋创作风格等作了圆满的研究归类整理。本书供历史文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明代辞赋概说 第一章 明朝初年的辞赋 一、朱元璋与刘基 二、宋濂、高启、陶安与方孝孺 三、刘炳、危素与张宇初 四、孙蕡、苏伯衡与王行、黎贞 五、唐桂芳、朱右与贝琼 六、郑真、周是修与刘三吾等 第二章 永乐至天顺时期的辞赋 一、胡俨、金幼孜与李时勉 二、王洪、刘球与郑棠 三、薛瑄、倪谦与徐有贞 四、杨士奇、杨荣与于谦等 第三章 成化、弘治时期的辞赋 一、李东阳与邵宝 二、丘浚、王鳌与石珤 三、祝允明、唐寅与张吉 四、何乔新、吴宽与张宁等 第四章 正德、嘉靖时期的辞赋 一、王守仁、徐献忠与孙承恩 二、徐渭、俞允文与卢柟 三、杨慎、田艺衡与刘凤 四、黄省曾与皇甫涍等 第五章 前后“七子”的辞赋 一、李梦阳 二、何景明 三、王廷相 四、徐祯卿 五、王世贞 六、李攀龙、康海与宗臣 第六章 晚明时期的辞赋 一、汤显祖与谢肇制 二、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等的辞赋 三、陈子龙与夏完淳 四、王夫之与黄宗羲 五、朱鹤龄与傅占衡 主要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代辞赋述略/静一学术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海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557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4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