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戴锦华最早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和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成功地再解读中国重要女作家的创作,成为今天的一种范式。
戴锦华的强大和缜密超越了简单的女性立场。她有理论,但保着敏感和热情。她有视野与深度,不流于一声叹息。更可贵的是,她的视野穿越了学院,来到了广阔的社会中间,她看到繁华表象下遮蔽的另一种叙事。她是一个真正的思想精英。
图书 | 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文学与当代史丛书/培文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戴锦华最早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和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成功地再解读中国重要女作家的创作,成为今天的一种范式。 戴锦华的强大和缜密超越了简单的女性立场。她有理论,但保着敏感和热情。她有视野与深度,不流于一声叹息。更可贵的是,她的视野穿越了学院,来到了广阔的社会中间,她看到繁华表象下遮蔽的另一种叙事。她是一个真正的思想精英。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深刻而富有见解的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的研究专著,非常彻底而全面地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对新时期代表性女性作家作品进行了富有创新的研究(包括张洁、戴厚英、宗璞、谌容、张抗抗、张辛欣、王安忆、铁凝、刘索拉、残雪、刘西鸿,方方、池莉等重要作家),发现女作家作品中时隐时现的女性视点与立场的流露,提出了女性写作的“花木兰式境遇”——化妆为超越性别的“人”而写作的追求,在撞击男性文化与写作规范的同时,难免与女性成为文化、话语主体的机遇失之交臂,并在有意无意间放弃了女性经验的丰富庞杂及这些经验自身可能构成的对男权文化的颠覆与冲击。本书是国内研究新时期女性写作的奠基性著作。 目录 绪论: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 天翻地覆之间 历史话语中的女性 秦香莲与花木兰 家国之内 女人与个人的天空 家国之间 书写性别 “女性文学” 空洞的能指 没有爱情的“爱情故事” 历史的怪圈 中心与边缘 无法告别的“19世纪” 资源、谱系与记忆清单 创伤与救赎 “代价论”之后 主体与主体性 关于爱的话语 理想、爱情与现实 女人的成长故事 历史、寓言与女人 第一章 张洁:“世纪”的终结 同行者与涉渡之筏 书写、悬置与等待 爱、记忆与梦之谷 关于女性的话语 性别、写作和网罗 “世纪”的终结与时代的坠落 第二章 戴厚英:空中的足迹 僭越者与炼狱之门 社会寓言与救赎 寓言中的女性困境 “平民”与“贵族”间的尴尬 固守中的陷落 第三章 宗璞:历劫者的本色与柔情 彻悟中的低回 放逐与获救 宗璞的“方舟” 爱情的铭文 进退、求舍之间 回首中的《正气歌》 第四章 谌容:温情中的冷面人生 直面社会 光明与黑暗 温情与冷面 困窘人生 主流话语中的女性种种 第五章 张抗抗:一叶“雾帆” 时代的足迹 固置与雾帆 爱的权力 叙事与话语困境 纷乱的话语迷宫 女人的雾中风景 第六章 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 唯物主义的半神 童话与“看不见的支撑” 女性的历史境遇 婚姻场景:加法与负数 怪圈中最后的停泊地 飞升与坠落 第七章 王安忆(一):一册安妮·弗兰克的日记 成长的故事 《安妮·弗兰克的日记》 滞留的少女 命运交响曲的对位 世界语境与寻根 第八章 王安忆(二):话语迷宫内外 性与性别之疑 进退维谷间的女人与性别角色 性别话语与内省的祭坛 英雄的乌托邦与边缘化 第九章 铁凝:痛楚的玫瑰门 铁凝的世界 直面着世故的真淳 文明的质询 无邪的赤裸 女性的匮乏 “流浪”的女人 历史场景中的女人 性别场景 第十章 刘索拉:狂舞中的迷茫与痛楚 文化个案 奔突中的个人 寻找“歌王” 功能圈、尺子及跑道 女性的匿名与具名 “王宝钏”及其他 第十一章 残雪:梦魇萦绕的小屋 独步之作 救赎的缺席 权力与微观政治 阐释的游戏 残雪·中国与“世界文学” 第十二章 刘西鸿:女人的都市即景 寂寂的喧嚣 自己的天空 此岸之畔 尴尬与悬置 公开的隐秘 尾声 第十三章 方方:别一样的行云流水 反叛与救赎 历史与人的风景线 距离与疆界 一唱三叹 男人的故事 女人——TAXI 女人 第十四章 池莉:烦恼人生的神圣 “新孩子”的此岸 起点:镜中女 “撕裂”与补白 逃离爱情的真义 女性主体的浮现 池莉的沔水镇 尾声或序幕:90年代女性写作一瞥 幻影与突围 镜城情境 奇遇种种 原画复现 景片裂隙处 话语的栅栏与越界 穿越都市 都市与姐妹之邦 后记 再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文学与当代史丛书/培文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戴锦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209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5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文学与当代史丛书 |
印张 | 2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7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