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概述望色、辨神、察舌、切脉、审证,以及证候、体质、身形、组织器官等内容;中篇分别论述内、妇、儿、外诸科病证的生死辨证与救治方法;下篇辑录“前贤论死生辑要”和“备急治法方药”等。每篇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系统完整。对各家文献的撷取,内容的阐述,力求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切合实用。并基本达到理法悉陈,各科具备;救急措施,简便有效。
图书 | 决生死秘要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概述望色、辨神、察舌、切脉、审证,以及证候、体质、身形、组织器官等内容;中篇分别论述内、妇、儿、外诸科病证的生死辨证与救治方法;下篇辑录“前贤论死生辑要”和“备急治法方药”等。每篇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系统完整。对各家文献的撷取,内容的阐述,力求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切合实用。并基本达到理法悉陈,各科具备;救急措施,简便有效。 目录 上篇 一、神色生死候证辨 (一)辨精神状态 (二)辨面部色泽 (三)辨目的神色 二、脏腑经络生死候证辨 (一)五脏病机及其证候特征 (二)五脏虚实病证 (三)五脏虚实决生死 (四)诊脏腑经俞之气变化决生死 三、身形生死候证辨 (一)身形脏腑病证论 (二)体质(形脏)与疾病生死论 (三)察身形各组织器官改变决生死 四、察舌生死候证辨 (一)察舌注意要点 (二)察舌用药生死候辨证 (三)十败舌决生死辨 五、声息气味生死候证辨 (一)辨声息气味的重要性 (二)辨声息气味以决断生死 六、脉象生死候证辨 (一)脉诊在诊断上的重要性 (二)诊脉象变化辨生死 (三)诊脉生死总决 (四)脉象归类简表 (五)临床验证 七、死期的预测 (一)死期预测的理论特点 (二)死期预测的方法 中篇 一、内科疾病生死候证辨 (一)外感热病生死 伤寒病 温热病 (二)内伤杂病生死 中风 头痛眩晕 胸痹真心病(冠心病) 癫(附狂) 痉病 晕厥 中毒 中暑 痢疾 水肿 霍乱 腹泻 腹痛 臌胀 呃逆 噎膈 胁痛 黄疸(附急黄) 积聚 咳嗽 喘证 肺痈 血证 虚劳(损) 消渴 腰痛 痹证 癃闭(附关格) 淋病 尿血 疝气 疟疾 便血 二、外科疾病生死候证辨 (一)概说 (二)诸病生死 锁喉痈 颜面疔毒 疔疮走黄 阴疽 脱疽 岩(癌瘤) 外伤疾患 三、妇产科疾病生死候证辨 崩漏 带下证 妊娠下血 子痫 宫水暴增(附多胎) 胞破(子宫破裂) 产后出血 附:胎产诸法 四、儿科疾病生死候证辨 (一)生死概述 (二)新生儿诸病 胎毒 胎赤 脐风 (三)小儿诸病 急惊风 慢惊风 泄泻 吐泻 痢疾 咳喘 心腹痛 浮肿 胀满 黄疸 出痘便血 头项倾 目病 鼻病 舌病 麻疹 痄腮 下篇 一、前贤论生死辑要 (一)察身形五官七窍辨生死 (二)辨生死杂述 (三)察声色形证决生死 二、备急治法方药 (一)起死回生急救术 (二)针灸救急 (三)救急方剂 (四)救急针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决生死秘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信有//王道坤//尹婉如//白冬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41140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7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2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甘肃 |
长 | 203 |
宽 | 14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