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给你一个好习惯(最新珍藏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我们的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着,唯一能够有效改变我们生活的手段便是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改变我们的不良习惯。改变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用毅力、恒心和不断地自我提醒才能达成。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些能力,只要你肯用心!

本书为那些渴望成功的读者提供了具体而实用的习惯养成方法与实用技巧。并辅以可读性很强的案例和小故事来说明问题,指导读者怎样培养好习惯,摒弃坏习惯,使读者对习惯的认识能从自发上升到自觉的高度,从而获得一条重塑自己,改变人生命运的途径。

内容推荐

都说习惯决定人生,但是养成一种习惯与告别一种习惯。都绝非易事。因为人们总是依赖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殊不知它既能将你带入天堂,也有可能带你进入地狱!好的习惯贵在坚持,坏的习惯源于惰性。是习惯决定了你的人生价值,前途未卜之时,习惯就是你的方向。在成败的毫厘之间。习惯决定一切!

目录

第一篇 做人处世的习惯:学会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学会低调做人才能获取成功/003

学会像普通人一样生活/004

不要妄想快速树立好的名誉/006

屈是为了更好地伸/007

头衔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009

不要过分炫耀你的财富/010

不要占有他人的功劳/012

乐于助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帮助/013

要善于结交对自己有益的朋友/015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016

不要轻易伤害别人的自尊心/017

施恩给故意为难自己的人/019

要学会欣赏对手/020

过去的事不要全让人知道/022

不要抱怨自己命不好/024

淡泊名利不求奢华/027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028

不争宫要权保持平常之心/029

有本事不必自夸/031

把侮辱作为成功的阶梯/033

受打击不要灰心/034

宁可做过莫要错过/036

“打掉门牙往肚子里咽”/038

不要因别人的成就愤怒/039

受人利用是因为你有价值/040

尽职尽责不与他人争职位/041

少怪罪别人多检讨自己/043

不可采取结怨惹祸的做法/044

以低头实干的业绩回击批评/045

让世界多一点人情味/046

第二篇 敢想敢做的习惯:争做第一永远坐在前排

主宰自己的人生/051

成功青睐善用大脑的人/052

利用悟性让人生绽放光华/053

青年伽利略立志成为伟人/055

中学时代的克林顿/056

普京实现了自己做~名间谍的理想/057

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是不可限量的/059

敢于尝试会赢得成功机会/060

成大事要赢在心态/061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062

做人有主见才能获取成功/068

永远坐在前排/069

敢想敢做才能推开那扇虚掩的大门/070

相信自己是一个非凡人物/071

世界上最好的成功方案/073

成功之路要靠自己开创/074

在某领域里一定要有一技之长/075

为了理想勇敢战斗的作家/077

敢冒风险使他成为商业巨子/078

不向困难低头才能获取成功/079

出奇制胜才能独占鳌头/082

不到长城非好汉/084

丘吉尔的第一幅绘画作品/086

吉拉德的一次深刻的体验/087

将一把斧子推销给总统/088

第三篇 抓住机遇的习惯: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捕捉机遇创造发明/093

把握机遇取得成功/096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097

不失良机到处挖掘黄金/099

定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100

制订自己最佳的人生目标/101

用目标支撑行动成就伟业/102

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目标/104

给自己设定目标不断地挑战自己/105

不要放弃成为世界巨富的任何机会/106

从最底层做起实现宏大的目标/109

抓住机遇不轻易放弃的“大哥大”/111

机会帮助你达到目标/112

一次次地叩响机会的大门/113

不放弃机遇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115

隐藏在机遇背后的奥秘/116

站在巨人的肩上多次获世界著名奖项/117

汽车巨头和胸怀大志的年轻人/118

第四篇 学以致用的习惯:一本书也许会改变你的一生

书籍可以改变人生/123

学到世界上最新的知识/124

灵活运用知识不做书果子/126

发现一些书本上见不到的东西/127

学无止境/129

明白读书的大道理/130

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132

博士学位只代表过去/139

坚持“真理”的博士苍蝇/140

触类旁通创造奇迹/141

喜欢钻图书馆的人/142

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143

读书与总统的产生/145

总统的读书习惯/148

在艰难困苦之中读书/149

凭借勤奋努力跻身戏剧界/150

勤奋好学的雕塑大师/151

钢琴大师的最佳教学法/153

10分钟成为钢琴老师/154

用皮鞋演奏的帕格尼尼/155

用脚画画的杜兹纳/155

一次轰动世界的摄影展/156

用眼睛“写”成的书稿/157

破解艺术家的成功密码/158

第五篇 惜时勤奋的习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163

拒绝做浪费时间的事/164

善用余暇时间增长知识/166

珍惜时间要分秒必争/168

赢得更多时间的技巧/170

每天拿出“为将来的一小时”/172

不要浪费每一秒/173

充分利用闲暇时光的美国总统/176

天才来自勤奋/177

成才不一定都得上大学/178

女性的智力不比男性低/180

奖赏几乎都是给干得多的人/182

不向无能为力低头/184

从生活需要人手,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186

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188

把信带给加西亚/189

成为美国出色的国务卿/190

第六篇 创新制胜的习惯:解读数字里面的财富

创新是成大事的最大秘诀/195

勇于创新才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197

健力宝飞向美国的历程/198

“双汇”广告打进天安门广场/200

“飞鸽”飞向了白宫/202

5万美元存款的来历/203

盲目出奇不等于创新/205

不断创新把事业做强做大/206

解读数字里面的财富/208

借用“名人效应”免费为自己做广告/212

总统“卖书”一抢而空/213

创新致富变废为宝的绝招/214

在垃圾场中建造美丽的花园/215

发脾气发出来的财富/216

灵感激发了世界珍珠大王/216

一直红火了10多年的狮王牌牙刷/217

次品摇身一变为畅销品/218

废物有时也能变成旷世之宝/219

天生爱叫的“唐老鸭”/220

博采众长的“鸡尾酒”/221

哈伯博士巧募100万/221

1法郎买一幢豪华别墅/223

一年内销售超过10亿美元寿险的人/224

50万英镑奖金的风波/226

第七篇 积极工作的习惯:拒绝借口做出最大贡献

从事你最擅长的工作/231

把工作与兴趣结合起来/232

学会创造性地工作/234

勇于做挑战性的工作/237

把忠诚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238

对工作富有敬业精神/240

像老板一样积极工作/242

向高难度工作挑战/244

仔细琢磨每一道工序/246

安守本分快速完成工作/248

完全沉浸在工作之中的大师/249

工作需要严谨的作风和求实的精神/250

注重工作中的每一个微小细节/251

主动地提出要求负责工作/252

主动积极地创造工作业绩/254

立即行动是建功立业的秘诀之一/255

对待工作要负全部的责任/256

把工作做得比预期的还要好/258

坚守岗位为团队做出最大贡献/260

连续加班后更要精神饱满/261

不要让借口成为工作习惯/263

一个敬业的人会受到别人的敬重/265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敬业精神/:266

只要还能坚持上班就不要请假/267

要想出人头地就不能靠薪水生活/269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能忽视安全隐患/271

别在工作上被人看不起/272

认真工作获得辉煌业绩/274

我想要更重要的职位/275

挤进上流社会的建筑大师/276

把工作当做娱乐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277

不要轻易跳槽/278

试读章节

学会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着装和修饰非常简朴,日常生活不修边幅,以至于有一次去参加演讲时,负责接待工作的人把他的司机当成了他本人,而把他当成了司机。这虽说是个笑话,可也反映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不摆架子、低调做人的姿态。

爱因斯坦吃东西非常随便,外出时常坐二三等车,推导和演算公式常用来信信纸的背面。并且,他还经常穿着凉鞋和运动衣登上大学讲坛,或出入上流社会的交际场合。有一次总统接见他时,他居然忘记了穿袜子,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总统和人民心目中的伟大形象。

他初到纽约时,经常身穿一件破旧的大衣。一位熟人劝他换件新的,爱因斯坦十分坦然地说:“这又何必呢?在纽约,反正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几年之后,爱因斯坦已成了无人不晓的大名人,这位熟人又遇到了爱因斯坦,发现他身上穿着的还是那件旧大衣,便又劝他换件好的。谁知爱因斯坦却说: “这又何必呢?在纽约,反正大家都认识我了。”

可见真正的名声,是架子之外的口碑。架子是一种无聊的、骗人的东西,是一种追求个人荣耀的欲望,它并不是根据人的品质、业绩和成就,而只是根据个人的存在就想博得别人的欣赏、尊敬和仰慕的一种愿望。因此,架子充其量不过形同一个轻浮的漂亮女人。真正有品质、业绩和成就的人,决不会去刻意追求架子,事实上,刻意追求架子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有所作为。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于成龙被擢任福建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去福建上任前,他嘱咐人买了数百斤萝卜放在船上。有人不解地问他,萝卜又不值钱,买这么多干什么?他回答道:“沿途供馔,得赖此青黄不接的时候,以用糠杂米野菜为粥。”即使有客人来了,他也招待客人一同喝稀粥。他对客人说:“我这样做,可留些余米赈济灾民,如若上下都和我一样行事,更多的灾民就会渡过难关,存活下来。”江南、江西的百姓因为于成龙自奉俭朴,每天只吃青菜佐食,所以给他起了个外号“于青菜”,以示亲切景仰。于成龙喜欢饮茶,考虑到茶价很贵,他不愿意多破费,便以槐叶代茶。他让仆人每天从衙门后面的槐树上采几片叶子回来,一年下来,把那棵树都快采秃了。

于成龙对儿女的要求也很严格。一次,他的大儿子从山西千里迢迢来到江宁探望父亲。儿子要回去时,于成龙既没有积蓄,也没有土特产送给儿子,正好厨房有一只腌鸭,便割了半只给他。百姓听说这件事后,便编了首歌谣唱道:于公心胸何太狭,公子临行割半鸭。

由于于成龙身体力行,使爱好奢侈艳丽的江南民俗大为改变,人们摒弃绸缎,以穿布衣为荣。一些平日鱼肉百姓的地方官,因知道于成龙好微服私访,因此,遇见白发伟躯者便胆战心惊,以为是于成龙,不得不有所收敛。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僚吏来到他的居室,见这位总督大臣的遗物少得可怜,而且都不值钱。床头上放着个旧箱子,里面只有一袭绨袍和一双靴子,观者都忍不住欷献流涕。

于成龙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江宁城中罢市聚哭,家家绘像祭奠。出殡那一天,江宁数万百姓,步行跟随20里,哭声震天,竟淹没了江涛的声音。

康熙帝巡视江南时,沿途所访的官吏,无不对于成龙啧啧称赞。康熙帝不无感慨地对随行的人员说:“朕博采舆论,敢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真百姓之父母,朕肱股之臣啊!”

可见在生活上简朴些、低调些,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品德修炼,而且也能赢得上下的交口称誉。学会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这不仅仅可以作为一种训诲,也更是一种潜心暗行的进身之道。  不要妄想快速树立好的名誉

现实生活中,忽略好名声、一味认为有钱就有好名誉的观念不值得提倡。应当知道,好的名誉如同财富,它是金钱所购买不到的。然而,要树立好名誉绝非立竿见影的事,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做好事,才能赢得好的口碑,好的名誉。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好名誉更不可能靠一句话树立起来。

一个拥有好名誉的人在人们心目中是有相当强的感召力的,人们会对其给予无条件的信任。

同样,在一个公司或一个企业里,表现出优良的工作能力就是拥有了好名誉,这样的人必定会被提拔、被重用,并能在同事间树立极高的威信。

每一个在外工作的人无不希望自己在工作中能获取好的声誉,从而得到老板和上司的赏识,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的价值。

可是,急于求成,往往弄巧成拙。即便在工作中要树立好声誉也要靠时间来验证。

有一位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他迫切希望在一刹那间就可以把他那颗怀才不遇的心展示出来,并立刻产生奇佳的效应,以使自己工作中的好声誉在业内广为流传。结果却连连碰壁,许多公司都将这位博士拒之门外。这样高的学历,这样热门的专业,为什么找不到一份工作呢?

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

他收起了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的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计算机公司录用,成为一名最基层的程序录入人员。这是一份稍有学历的人都不愿去干的工作,而这位博士却干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过多久,上司就发现了他出众的才华:他居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人员所能比的。这时他亮出了自己的学士学位证书,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还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才亮出自己的硕士学位证书,老板又提升了他。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老板也比较注意他了,发现他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不是一般硕士可比的,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他才拿出博士学位证书,并叙述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

此时老板才恍然大悟,遂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因为老板对他的学识、能力及敬业精神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不用自己炫耀,他的名誉已经广为人知,深受老板的推崇,同事的敬重。

好名誉不会一蹴而就,也不能靠自己吹捧出来,它必须通过时间的考验,并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才能获得。P4-P7

序言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我们每天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

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在我们众多的习惯当中,能够成就一生的自然是那些好习惯,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而那些坏习惯,就像一堵玻璃墙,把我们与成功隔离开来,让我们只能看到成功近在眼前,却总是无法到达。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坏习惯含恨,终生,又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坏习惯找不到人生的幸福,更有甚者,因为自己的坏习惯葬送了最弥足珍贵的生命。《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纵使有英雄气概,终究逃不过气量狭小恶习的惩罚,被诸葛亮三气之下,一命归西。

在我们的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着,唯一能够有效改变我们生活的手段便是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改变我们的不良习惯。改变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用毅力、恒心和不断地自我提醒才能达成。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些能力,只要你肯用心!

本书区别于同类书籍的最大特色在于,为那些渴望成功的读者提供了具体而实用的习惯养成方法与实用技巧。并辅以可读性很强的案例和小故事来说明问题,指导读者怎样培养好习惯,摒弃坏习惯,使读者对习惯的认识能从自发上升到自觉的高度,从而获得一条重塑自己,改变人生命运的途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给你一个好习惯(最新珍藏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奚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19260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6-49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45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