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直击第一人--一个中国80后的时代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旨是向人们展现当代社会的冲突与变迁,引起人们的反思和联想。选取时下人们比较关注的事件,比如作秀、“80后”、“恶搞”、炒股等,找到进行这些事件的第一个人,或者是在这个事件上对人们影响最大的人,对这些人如何进行这些事件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典型性事件进行深入探讨。在组织这些事件时,选取一定的主题,比如成功容易了还是简单了,文化精英了还是平民了等等,进行探讨。从而使人们在一些感兴趣的话题中引发对时代的思考。

内容推荐

本书不是一本让大众看起来郁闷得要死的书,当然也没有给人们制造歌舞升平的假象。这本书正是探讨我们关注的一些现象,思索这些现象中的“第一人”,从而逐本溯源或是通过其发展、高潮分析其本质。包括韩寒引出的“80后”现象,李宇春呈现给我们的“选秀”盛宴,当然还有炒股、校园暴力、博客乞讨、高校扩招、彩票、安乐死、艾滋病等等。

这些现象,我们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其“第一人”我们是否也能娓娓道来。不全知道吧?问问朋友。本书就是你的一个朋友,它会像你的朋友一样,绘声绘色地向你讲述那些人、那些事。

目录

1 我们的生活轻松了,还是沉重了

娱乐总动员

 ——中国“恶搞”第一人

一个两难的选择

 ——中国。安乐死”第一人

呐喊

 ——中国摇滚第一人

用笑声抚慰寂寞

 ——中国“情景喜剧”第一人

空门之劫

 ——中国演员“出家”第一人

2 我们的文化精英了,还是平民了

“我喜欢,我选择”

 ——中国“80后”第一人

发自吾心的“下里巴人”

 ——中国“原生态”第一人

群体狂欢

 ——中国“粉丝”第一人

明星演绎的小人物

 ——中国“无厘头”第一人

3 我们的经济繁荣了,还是疲敝了

有产者的一颗定心丸

 ——中国《物权法》提案第一人

这一小步的艰难与幸福

 ——中国接触关贸总协定第一人

另一种视角看崛起

 ——中国“苜富”第一人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中国炒股第一人

4 我们的生命珍贵了,还是脆弱了

人生几何,把酒当歌

 ——中国“非典”第一人

换一种方式迎接生命

 ——中国水中分娩第一人

血之祸

 ——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复制”生命

 ——中国“克隆”第一人

5 我们的成功容易了,还是困难了

落地后你能跳多远

 ——中国“作秀”第一人

我秀我型

 ——中国“选秀”第一人

拆掉“独木桥”

 ——中国。扩招”第一人

成功不会让路

 ——中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

与幸运女神一“票”之隔

 ——中国“中彩”第一人

6 我们的社会开放了,还是保守了

纠正上帝的错误

 ——中国“变性”第一人

撕欲

 ——中国“性学”第一人

左手结婚证,右手学生证

 ——中国大学生结婚第一人

快乐单身汉

 ——中国钻石“王老五”第一人

7 我们的空间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房、房、房……

 ——中国“钉子户”第一人

无法承受生育之重

 ——中国计划生育第一人

踏入太空的足迹

 ——中国。飞天”第一人

从“虚拟空间”到“地球村”

 ——中国建网第一人门63

“E”网恢恢

 ——中国“网络通缉令”第一人

8 我们的社会宽容了,还是狭隘了

天堂里有没有毕业证

 ——中国校园暴力第一人

“幸运”

 ——中国“冤案昭雪”第一人

容之不容

 ——中国“收容终结”第一人

达则兼济天下

 ——中国慈善第一人

9 我们的心灵勇敢了,还是懦弱了

激流勇进

 ——中国长江漂流第一人

“博”得施舍

 ——中国博客乞讨第一人

看到了就不能背过身去

 ——中国起诉日本第一人

试读章节

我骨子里是有娱乐精神的,朋友们也是这么看我。但我性格中也有闷的一方面,刚开始接触的人可能会有这种感觉。

——胡戈

“恶搞”文化,又称作Kuso文化,是一种经典的网上次文化,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台湾,成为了台湾BBS网络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然后再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风靡全中国。也许我们“瞎搞”、“折腾”过,但是真正过“恶搞”瘾却是从胡戈的“馒头血案”开始。现在,“恶搞”之风已经遍地开花,娱乐也好,灰色也罢,“恶搞”反映着人们一种心态,也规避了一些危险。我们为什么需要“恶搞”呢?因为世上有太多道貌岸然,有宏大叙事一统江湖,有精英意识妄想千秋万代。而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个“草根”也要发言,也想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把内心感受发泄出来。所以,为了轻松生活,我们需要“恶搞”。

《无极》,这部由中国“帝王”级导演、花费3000万美元制作、三国明星联手并且由中国新生代最具人气的少年作家郭敬明改编成小说的贺岁大片,却由一部“恶搞”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声势大作。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制作者,再次造就了网络上“一夜成名”的神话。2005年12月18日,胡戈决定改编《无极》,10天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制作完成。2006年初,这部短片在网络上蹿红,甚至有人是因为先看到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后去看《无极》。而胡戈和“馒头”的名字迅速成为国内娱乐圈的最热门话题。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个是闻名国际的大导演,前者带给人们明明白白的快乐,而后者却带给人们一片混沌。就像有的网友评论:“《无极》是2006年看的第一部电影,看得我直喊晦气。不过看了这个《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后心里就舒服多了,毕竟《无极》还是能带给我们快乐的。”是啊,相较于大制作、高投入而令我们一头雾水的《无极》,对原作进行重新剪辑的“恶搞”之作——“馒头血案”,带给我们的确实是畅快淋漓的快乐!

P2-3

序言

“书看完了,不能让人想去死!”这是一位资深的出版人说过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话的意思非常明了,就是说对于面向大众的读物,不能徒增人们的烦恼。本来,我们生活中的烦恼就够多的了,还有谁愿意看本书,有事没事瞎忧郁一场呢?

不做令大众郁闷的书,不等于就要哗众取宠,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方式。奶茶刘若英说过一句话,很经典,“如果坦白是一种伤害,我选择谎言,如果谎言也是伤害,我选择沉默。”虽然,我们不是对大众传播谎言,但是我们却像刘若英的话一样,在乎大众的感受,所以,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方式,使大众免受伤害,不管是无谓的沉重.还是虚无的沉醉。

《直击第一人》不是一本让大众看起来郁闷得要死的书,当然也没有给人们制造歌舞升平的假象。这本书正是探讨我们关注的一些现象,思索这些现象中的“第一人”,从而逐本溯源或是通过其发展、高潮分析其本质。包括韩寒引出的“80后”现象,李宇春呈现给我们的“选秀”盛宴,当然还有炒股、校园暴力、博客乞讨、高校扩招、彩票、安乐死、艾滋病等等。

这些现象,我们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其“第一人”我们是否也能娓娓道来。不全知道吧?问问朋友。《直击第一人》就是你的一个朋友,它会像你的朋友一样,绘声绘色地向你讲述那些人、那些事。

书读完了,我们突然发现,那过去看来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现象,竟然还有些内在的联系。通过“选秀”,一些人可以一夜成名;小小的彩票,竟然能给人带来巨额奖金,只愁不知道该怎么花,由此看来,我们的成功好像是越来越容易了。但是,一个经济学家提出了高校扩招政策,拆断了千军万马要过的独木桥,当这千军万马涌向就业市场的时候,很多人未免“独怆然而涕下”;被喻为“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的李玲玲,也是在困顿中奋斗与挣扎,这就是现实,昔日的“天之骄子”们感叹:成功咋就这么难呢!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时代,充满矛盾,又充满机会!“我们的空间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我们的社会宽容了,还是狭隘了?”“我们的文化精英了,还是平民了?”“我们的生活轻松了,还是沉重了?”“我们的经济繁荣了,还是疲敝了?”“我们的生命珍贵了,还是脆弱了?”“我们的成功容易了,还是困难了?”“我们的社会开放了,还是保守了?”“我们的心灵勇敢了,还是懦弱了?”看起来有些“上纲上线”,但是看完书后,我们会发现一切的一切就存在于那些熟悉的、陌生的人和事之中。

掩卷沉思,你会发现,正是那些令我们可笑、可憎、可怜、可叹的人,演绎着我们这个时代,书写了我们这段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直击第一人--一个中国80后的时代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文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83036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7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