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戈壁母亲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充满感情的语言,叙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建国初期,一位叫刘月季的农村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千里寻夫,来到新疆。她善良、坚忍,承担接踵而来的灾难和变故——抚养儿子钟槐和钟杨;收养随母寻父、母亲被土匪杀害的小姑娘;和丈夫解除包办婚姻;献出心爱的毛驴,救助被洪水围困的基建大队;妥善处理儿子钟槐、郭政委、刘玉兰之间微妙的感情纠葛;同情和帮助“右派”工程技术人员;帮教挽救染上“文革”做派的战友……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含辛茹苦,她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宽厚慈爱、深明大义的军垦人。

本书同名电视剧现在正在热播当中。

内容推荐

这是央视热播、好评如潮的3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的文学本,讲述建国初期,一位叫刘月季的农村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千里寻夫,来到新疆……刘月季善良、坚忍,承担接踵而来的灾难和变故——抚养儿子钟槐和钟杨;收养随母寻父、母亲被土匪杀害的小姑娘;和丈夫解除包办婚姻;献出心爱的毛驴,救助被洪水围困的基建大队;妥善处理儿子钟槐、郭政委、刘玉兰之间微妙的感情纠葛;同情和帮助“右派”工程技术人员;帮教挽救染上“文革”做派的战友……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含辛茹苦,她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宽厚慈爱、深明大义的军垦人。千里大戈壁,当“文革”结束,人们收获着各自的成果——爱情、事业、友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平凡的母亲——刘月季……

作品以充满感情的叙述,真实感人的故事,平凡而生动的细节,朴实无华的文字,把我们带回激情燃烧的岁月,追寻永远难以忘怀的母亲和军垦人的真情和感动,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

试读章节

春天,天空中涌动着乌云,小树被大风吹弯了腰。

四十二岁的刘月季正同两个儿子,十六岁的钟槐和十二岁的钟杨用麦草修缮着屋顶。刘月季和钟杨在屋顶上,钟槐在下面把扎成捆的麦草往上扔,钟杨接上麦草递给刘月季。刘月季接过麦草,仰望着乌云翻滚的天空,感叹而眷恋地说:“唉,你爹参军后,走了十三年了,也不知咋样了!”

钟槐虽然只有十六岁,却是个长得十分壮实,身材高大的小伙子了,他一脸的憨厚与倔强,这时在下面不满地说:“娘,爹早就把我们忘了,他这一走十三年,就没来过一封信,让人捎过一句话,这样无情无义的爹,还提他干啥!”

刘月季说:“他可以忘了你娘,但也不该忘了你呀,你咋说是他亲儿子么,再说,他也不知道这世上又有了你弟弟。”

雨点泼落下来,在村外一条小路上,邮差背着邮包急急冒雨往村里走。风雨交加。刘月季继续冒雨在修缮屋顶。她说:“是死是活,他总得让家里人知道了消息呀!”

十二岁的钟杨个儿不高,有些瘦弱,一张还带着稚气的脸上透着聪明、机敏与活泼。他在屋顶上突然指着前面小路上出现的邮差,对刘月季说:“娘,你看,邮差老韩叔叔好像在叫我们呢!”风雨中,邮差老韩挥着手上的信喊:“月季大嫂,你们家信,好像是部队上来的!会不会是你男人的信?”风雨声太大,刘月季似乎没听清或是不相信,问钟杨:“老韩叔叔在喊啥?”钟杨说:“好像在喊咱爹来信啦!”老韩快步走近:“月季大嫂,部队来的信,会不会是你男人来的?”刘月季突然变得很激动,从屋顶上滑了下来,差点摔一跤,钟杨也跟着滑了下来。刘月季说:“是部队来的吗?”老韩说:“是!你看,这还有部队番号。”刘月季接过信,激动而不安的手在抖。刘月季打开信,说:“钟槐、钟杨,是你爹的字!是你爹的信!老韩,谢谢你!”

刘月季攥着信,两个儿子在旁边看。三人看完信,脸上都露出了失望。

钟槐在一边不满地说:“十三年没一个字,现在来个信,却才干巴巴的几句话!还叫我们千万别去找他。娘,咋回事?世上哪有这样的爹呀!”

狂风突然把正在修缮的屋顶掀开了。钟杨说:“娘,厨房的屋顶掀了。”刘月季看着掀开的屋顶,那失望的脸突然闪亮了一下,用坚决的口气说:“掀了就掀了吧,今晚我们就凑合着做顿饭,明天我们就去新疆。这次不能听你爹的。既然我们知道他在新疆六军的二十五师当作战科长,那我们就去新疆找他!”

钟槐不满地说:“娘,我长这么大了,也懂事了,我们干吗要去看他!新疆有多远,娘你知道吗?”刘月季说:“就是有十万八千里,也去找他!”钟槐赌气地说:“娘,村里人告诉过我,爹因为跟你没感情才参军走的。十三年啊,他没给你捎过一个字,也没来信问问我这个儿子咋样,这样无情无义的爹去见他干啥!”“你爹走的时候,好几次对娘说,忘了我吧。他要娘忘了他。但今天他来信了,说明他并没想让娘忘了他,他也没忘了娘。你两岁时,他就走了,钟杨是在你爹临走的那晚上才有的。”刘月季动感情地说,“我得带着你们去见你们的爹!因为你们是有爹的孩子!”

两个孩子又睡着了,刘月季在纳鞋子。煤油灯在跳抖着,刘月季凝望着油灯灯芯,想着往事。

初夏,在绿油油的农田间的一条崎岖的小路上,患着痨病,骨瘦如柴的钟嘉慎老人颤抖着双腿,拄着拐杖艰难地走着,而且还不时地咳嗽着,然而他的上额明亮,神色坚定,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风吹着农田的庄稼在哗啦啦地响,泛起一波波绿色的波涛。这也像老人此时的心情。

一座干净整洁的农家院子。这院子虽有些破旧,但依旧能让人感到以前有过的兴旺。刘月季的父亲年近六十,但身体依然十分硬朗,他坐在厅堂问抽着烟,一脸认真地对刘月季说:“月季啊,人家钟家的这位老人,抱着病体,亲自往我们家已经跑了十几次了。人家是有诚意的,这门亲事爹就这么给你定了吧!”

刘月季那年二十四岁,长相一般,但那双明亮的眼睛却透出一股秀气。她说:“爹,这事我都反复想过好些天了,本来爹的话我该听,可我觉得这门亲事对我来说不合适。我都二十四岁了,可男方还只是个十八岁的学生娃。我怕过不到一块儿,那会耽误了人家男孩子的,也会耽搁我自己的!”

父亲吐出一口烟说:“这事爹不是没想过,所以开始时爹并没答应下来。可现在人家一次次往咱家跑,那份诚意,不能不让爹心动啊!”

钟嘉慎在小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坐着,喘着粗气。但他想了想后,又吃力地站起来,看看天空,太阳已挂在半空中了,他一咬牙毫不犹豫,继续顽强地往前走去……

父亲对刘月季说:“月季,你这婚事,爹一想起来就很不好受,在你十七岁时,你娘就病在床上,你为了服侍你娘,怎么也不肯出嫁。你娘在床上躺了整整七年,把你的婚事就这么耽搁了。现在,跟你年龄相同哪怕就是家境差一点的男人,也早就都有了婆娘,有了孩子。再说,爹也不想让你去吃那苦呀。钟家家境不错,几代书香人家。又是他们求上门来的,这样的机会再到哪里去碰呀!别再挑了,就钟家吧。”刘月季为难地说:“爹……”

这时钟嘉慎突然出现在他们家门口,他听到了刘月季父亲后面那两句话。

钟嘉慎喘着气,一脸的疲惫,但听刘父那话的意思,知道自己大概没有白跑,脸上也透出了喜色,说:“刘老!你同意了?你看我这身体,没几年了,我老伴几年前也没了,我这个家就全交给你们家的月季姑娘了!……”

迎亲队伍吹吹打打地来到刘家院子前。

心情极其复杂的刘月季上轿时一把抓住父亲的肩膀,含着泪说:“爹,我不能去!我跟他不相配的……”刘父宽慰她说:“自古以来,大媳妇、小女婿结婚有的是,过上些日子,一切都会好的,去吧……那是个好人家!”

轿外,喜庆的唢呐声在一路高歌。轿内,刘月季虽咬紧牙关,听凭着命运对她的安排,但泪还是从她的眼中滚落下来,因为她还是感到某种不怎么好的预感。她又突然抹去脸上的泪,悄悄地用手指顶开轿帘,望着外面。轿外拥满了人,她想事到如今,她只有好好地去面对了。于是她脸上又透出了一份坚定……

迎亲队伍来到钟嘉慎家。依然病态的钟嘉慎已是一脸的喜悦。

夜,钟匡民家。洞房里气氛很沉闷,红蜡烛也在淌着泪。刘月季盖着红头盖坐在床边。

当时钟匡民十八岁,一副学生模样,长得非常英俊,但却还带着很重的孩子气。钟匡民一把掀开刘月季的红盖头,劈头就用压低的声音,怒视着对刘月季说:“没人要的老姑娘,跑到我们家来干什么!”

刘月季虽有思想准备,可她没想到钟匡民会说出这样的话,脸上委屈地挂上了泪。但她不示弱,也用压低的声音冲着钟匡民说:“我也不愿意,是你爹几次三番上我们家,求我爹的!”

钟匡民也不再吭声,只是咬紧牙关,赌气地脱下新郎装,狠狠地摔在地上,扭头就出了门。

刘月季一把拉住钟匡民说:“你去哪儿?新婚之夜,你这么跑出去算什么?你不看我的面子,你也该看你爹的面子呀!”钟匡民看着刘月季哀求的眼神,叹了口气想了想说:“对不起,我刚才不该这么说你,但我没法跟你过。请你原谅!”

钟匡民甩开刘月季的手,走了出去。

刘月季咬咬牙,抹去脸上的泪。红蜡烛滚烫的泪还在不住地往下流淌。

坐在床沿上的刘月季听到了咳嗽声和拐杖点击地砖的声音。钟嘉慎的声音传来:“睡下啦?”刘月季强装着带笑的语气回话,说:“嗯……爹。”

咳嗽声、拐杖声离去。

刘月季想了想,咬着嘴唇,突然倔强地站起来,神色坚定地走出洞房。钟匡民沮丧地坐在院前的一棵大树下。

月色朦胧,月亮在云中穿行。

刘月季走到钟匡民跟前说:“钟匡民,你今晚就坐在这树下过夜?”钟匡民说:“不,我到我书房去睡。”刘月季说:“今晚不行,今晚你得跟我回到新房去睡。”钟匡民说:“我不会跟你睡的!”刘月季说:“爹来查过房了,不想跟我同床,你也得跟我同房,难道你不知道爹为咱俩的婚事,费了多大的劲,你如果还有点孝心的话,你不能这么伤爹的心!”

钟匡民沉默。

刘月季上前一把拉住他,说:“走!跟我回去!”钟匡民说:“那你睡你的,我睡我的。”刘月季说:“只要回房里睡就行!”刘月季铺好床,对钟匡民说:“行了,你睡吧!”

钟匡民赌气地和衣往床上一躺。刘月季坐在床沿上,背靠在床帮上。

红烛越烧越短,最后熄灭了。刘月季靠在床帮上也闭上沉重的眼皮睡着了。当她醒来时,窗上已显出白光,而床上已没了钟匡民。刘月季感到一阵心酸,眼泪流了出来。

P1-4

书评(媒体评论)

面对蜿蜒的界河

背靠祖国的大山

我们种地就是站岗

放牧就是巡逻……

——摘自《兵团组歌》

这是沉甸甸的人生,是一代军垦人无怨无悔,艰苦创业,真实而生动的写照。让我们用内心的真诚和感动来记录这位伟大母亲和她为之付出一生的年代,让我们静下心来,在喧嚣声中聆听历史,将自己的目光转向共和国之初那些曾经忘我献身的人们吧。

——央视3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戈壁母亲》导演沈好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戈壁母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天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42218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9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