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Ⅱ原版经典全译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生活在一个可塑的、深不可测的精神物质海洋之中。这些物质一直处于生命和运动之中。并且,它达到高度敏感的程度。它按照精神的要求构造思想的形式。思想形式的模式或者矩阵,按照这些物质所表达的形式展现。我们的理想由这个模具所塑造,并浮现出我们的将来。”

哈奈尔先生在《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Ⅱ)》中写下了这些词句。从中,你可以精确地发现,你以及你的思想和感受是如何地形咸你周遭的世界,同时,你也能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精神的能力控制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

内容推荐

继《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之后,哈奈尔磨砺十年创作完成了本书,从而奠定了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潜能开发体系的基础。

认识到本书这些不可思议的观念和方法的人,能够获得难以置信的优势,从而傲视群伦,成为精英之中的精英。

本书并不适合所有人阅读,因为它需要足够的智慧和耐心。它的无穷力量属于慧眼识货并坚持阅读完全书的人。当你把书中所学付诸实践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体系(Ⅰ和Ⅱ)建立在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它能发掘你体内潜藏的无限可能性,增强你的有效能力,使你变得更具洞察力、更富有精力,并获得前所未有的成果。

目录

亚马逊网荐语

编者的话

最伟大的财富

决定一生命运的三种选择

第1课 学会思考,才能学会创造

第2课 仅仅因为思想,一切都将不同

第3课 完美人生的伟大规律——引力法则

第4课 心智:一切行动赖以产生的中心

第5课 内在的富足引来外在财富

第6课 成功需要一种追求成功的动机

第7课 互惠使财富得到增长

第8课 你真的会思考吗?

第9课 内在信念是健康的保证

第10课 健康要有平常心

第11课 你必须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

第12课 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

第13课 设想美好的精神图景

第14课 你所期望的,就是你将得到的

第15课 心灵因思考而丰富

第16课 以祈祷培养希望

试读章节

1 复杂都是由简单组成的。任何能想到的数字,都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来组成。任何能想到的思想,都可以用字母表中的26个字母来表达。任何能想到的事物,都可以用若干元素来构成。

2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世界是简单的。0和1是简单的,但它们可以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开放性的互联网空间。

3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一种新的物质就被创造出来了,这个被创造出来的个体所拥有的特征是那些构成它的元素都不曾拥有的。因此,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给我们带来了盐,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钠或者氯的物质。而且,也只有这种化合能给我们盐,其他任何元素的化合都不能做到。

4 在无机界中正确的东西,在有机界也同样正确——某些有意识的过程会产生某些结果,而且这种结果总是一样的。某种想法总是会紧跟着特定的结果,任何别的想法都无法服务于这个结果的产生。

5 在这里我们要插入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精神化学。化学是处理物质在各种不同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原子或分子之內在变化的科学。精神被定义为“要么关乎心智——包括智力、感觉和意志,要么属于纯粹理性”。

6 而科学是通过精确的观察和正确的思考而获得并加以检验的知识。因此,精神化学就是处理物质环境在心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并通过精确观察和正确思考来加以检验的科学。

7 正如应用化学中所发生的变化是物质有序化合的结果一样。精神化学中所发生的变化也遵循同样的方式。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原理的存在不依赖于它们借以发挥作用的条件,它们是独立且恒定的。光必定存在——否则就用不着眼睛;声音必定存在——否则就用不着耳朵;心智也必定存在——否则就用不着大脑。然而,个体的无穷性使力量得以彰显,正如思想的化合有无穷多种可能一样,其结果也可以在无穷多种境遇和经历当中看到。

8 因此,精神作用是个体与那些普遍适用的理念的交互作用。正如普遍适用的理念是遍布于所有空间、赋予所有生物以智能一样,这种我们可以称之为“万能化学家”的精神的作用与反作用就是因果法则。因果法则不是在个体心智而是在普遍适用的理念中获得的,与其说它是一种客观能力,倒不如说它是一个主观过程。它放之四海而皆准。

9 利用精神化学能够改变动物和人身上的有机结构。原生质细胞渴望光,并放送出它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逐渐构造了眼睛。有一种鹿,其所觅食的地方树叶都长在高枝上,由于持续不断地伸颈够向它们喜爱的食物,于是便一个细胞接一个细胞地构造出了长颈鹿的脖子。两栖爬行动物渴望在水面上自由飞翔,于是它们发展出了翅膀,也便成了鸟。

10 对栖生于植物身上的寄生虫所做的实验表明,即便是最低等的生命也会利用精神化学。洛克菲勒学会的雅克。罗卜博士做过以下这个实验:为了获得材料,将一些盆栽玫瑰放置在一扇关闭的窗户前。如果听任植物干枯的话,先前没有翅膀的蚜虫就会变成有翅昆虫。经过蜕变,这些虫子离开了植物,飞向窗户,并沿着玻璃向上爬。很明显,当这些小虫子发现它们曾经赖以生息繁衍的植物,再也无法提供它们的食物来源时,它们自我拯救的唯一办法,就是长出临时的翅膀远走高飞,结果,它们如愿以偿了。

11 赤身裸体、凶残野蛮的原始人,蹲坐在阴森的洞穴里,啃着骨头,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生老病死。无知,造就了他的敌意和他的不車。“憎恨”和“恐惧”与他形影相随,手中的棍棒是他唯一愿意信赖的。他敌视野兽、森林、湍流、海洋、乌云甚至他的同类伙伴,看到的只有敌人,看不到它们互相之间或者它们跟自己之间存在的任何联结纽带。

12 现代人天生就奢侈得多。爱,轻摇他的摇篮,萦绕他的青春。当他起身要去拼搏,手里挥舞着的,是铅滗,而不是棍棒。他依赖的,是他的大脑,如今还有也的肌肉。他深深懂得,肉体只是一个有用的仆人,既当不了主人也不能看作平辈。他的同伴和大自然的力量也都绝非他的敌人,而是能赐予他力量的朋友。

13 从敌意到爱,从恐惧到自信,从物质的争斗到精神的控制——这一系列的巨变,都得益于“理解”的缓慢呈现,得益于他对下面这个问题的理解的逐步加深:“宇宙法则”,究竟是人值得羡慕的思想,还是恰恰相反?P1-4

序言

20世纪初,查尔斯·哈奈尔因一本小书The Master Key system(即《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而声誉鹊起,受到各界人士,特别是政商两界精英人物的广泛重视。该书因其极具前沿性的思想、睿智的洞察力和非常简单实用的可操作性,成为当时人人爭而阅之的畅销图书。

在《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成功的基础上,哈奈尔在其后续著作中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了其思想,如精神的作用、引力法则等,并于1922年推出了Mental Chemistry(《精神化学》)一书。这本书的出版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兴趣,并给予其很高的评价:对于每一个难题,这儿都有一种解决方案;对于每一个人,这儿都有一种寓意;对于每一种成功,这儿都有一条公式,这本书运用了心理学和精神科学的方法,对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运用心灵的力量,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人自身内在心理世界的和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考虑到从它最初出版至今已过80余年,书中的部分内容,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认知差距。对此,我们根据时代的要求,对相关内容作了合并、删节和修改处理。同时,按照哈奈尔出版The Master Key System一书时的想法,他认为该书之后的其他著作,仍然是同一Master Key system的组成部分,他所有的著作都是围绕着Master Key system这一思想框架进行阐述、解释和应用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在编辑出版哈奈尔这一著作的中文版吋,试图将其按照同样的方式组成一个系列,即《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系列,这也是本书取名为《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Ⅱ)》的缘由。对此,相信本书的读者能够理解。

后记

《世界上最神奇的Z4堂课》体系到底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它解释了所有伟大的、崇高的、卓越的思想和观点的起源。揭示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与生俱来地拥有语言技巧、直觉意识、精确的判断和灵感。

它告诉我们为什么那些谙熟控制我们精神王国的规律的人能够成功,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能成为作家、著作者、艺术家、政府官员、工业巨头,而这些人又为什么总会少于人口的百分之十。

它告诉我们人体能量散发的中心点,解释了这个能量是如何分配的,能量的散发为什么会使人体拥有愉快的体验,并且讲解能量散发受阻时如何给个体造成紊乱、不和谐和各种各样的缺乏和不足。

它告诉我们一切必须消除的负面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去消除它。

它解释了那个控制着你“称为自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你并不是指你的肉体,肉体只是自我用来达到目的的物质工具;你也不是指你的灵魂。灵魂只是自我用来思考、推理和设想的另一个工具。

它告诉我们潜意识的程序如何处于不停的运转中,并启发我们如何积极地去引导这一过程,而不仅仅只是这个过程的被动承受者。

它告诉我们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成为健康、和谐和富裕的继承者。那就是要求我们抛弃自身的局限性、奴役性和欠缺性,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所拥有的资源。

它告诉我们构建未来赖以发展的基础和模型。它教我们如何使它变得宏伟和美丽,并告诉我们不能因为物质条件而受到局限,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能设置障碍。

它教给我们一个途径,利用这个途径我们只要虔诚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和最初预想相同的结果。

它告诉我们为什么一些表面上努力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看起来却是失败的。

它告诉我们个人的性格、健康和经济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在如何取得合理的物质财富方面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它告诉我们如何做、何时做、做什么等来保障未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安全的。

它告诉我们处于贸易关系和社会地位的底层时获得成功的基本原则、重要条件和永恒不变的规则。

它告诉我们克服所有困难的秘密。

它告诉我们人类要实现自己幸福和完善发展仅需要三个事物,指明了它们是什么和我们如何获得。

它表明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资源好像是远离人类的。它告诉我们个体与供给之间联结的纽带。它还解释了引力原则,让你看到真实的自己。

它告诉我们为什么生活中每一个经历都是这个原则的结果。

它说明了引力原则是根本性的永恒不变的,没有人可以逃出它的控制。

它教给我们一个方法,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发现无穷大和无穷小归根结底只不过是力量、运动、生命和意志。

它告诉我们很多假象和异常现象,这些现象误导人们认为一些成就的取得是无需付出的。

它告诉我们先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如果我们不能提供金钱,那我们就要提供时间或方法。

它告诉我们如何制造一个有用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我们可以使一些规则生效,这些规则又能为我们开启通往大自然无穷资源的大门。

它告诉我们为什么某种形式的思维常常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并常常会使付出一生努力取得的成果付诸东流。它告诉我们现代的思维方式,启发我们如何保护我们已取得的成果,如何调整目前的状态以便迎合已经改变了的思维意识。

它告诉我们一切力量、智慧和才能的发祥地,并教会我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如何使它们协调发展。

它向我们揭示了微粒和细胞的本质,这是人类生命和健康赖以存在的基础,它教给我们进行自身变革的方法和变革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它揭示了成长的规律,为何当我们只是牢牢地抓住已取得的成果不放时,更多的机会已经从我们身边悄悄地溜走。各种困难、矛盾和障碍产生的原因,要么是我们舍不得放弃已经没有价值的东西,要么是我们拒绝接受有用的事物。我们把自己束缚在破旧、陈腐的事物之上,而不去寻找发展所需要的鲜活的源泉。

它告诉我们精神对思维的重要性,决定语言的关键是什么以及思维活动的载体是什么。

它向我们描述了如何保证财产的安全,为什么我们需要为自己每一个思想和行为负责任。

它揭示了财富的本质,如何创造财富和财富存在的基础。成功的取得依靠崇高的理想而不仅仅是财产的累积。

它告诉我们不义之财是灾难的先导。

它揭示了人类利用科学和高科技追求成功的奥秘。尽管人类有创造和谐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同样也有创造不和谐和制造灾难的能力。不幸的是,由于无视自然规律的存在,大多数人都在向后一个方向发展。

它向我们揭示了振动原理,为什么最高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物的存在环境、方位和事物接触时的相互关系。

它告诉我们人的意志是一个磁铁,它如何以一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得到它所需要的。想要得到某一事物先要彻底地了解它。

它揭示了直觉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如何依靠直觉走向成功。

它揭示了真实力量和象征力量之间的差别,为何当我们超越象征性力量时它会成为一片灰烬。

它告诉我们创造力起源于什么时候和它起源的方式。

它揭示了个人真正的财富资源。

它教给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表明为何专注是一个人能力的最杰出特点。

它揭示了任何事物最终都会归结为一件事。由于它们都是可以转化的,它们一定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它揭示了获得基础性知识是一种能力,懂得因果关系是一种能力,而财富则是能力的产物。只有当事件和环境影响到能力时才显现出它们的重要性。最终,一切事物都以特定的形式并在特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能力。

它告诉我们生命的真谛何在。

它揭示了金钱观念和能力观念,它们使货币实现了流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并开启了贸易的大门。

它告诉我们如何创造自己的金钱和磁场,如何培养争取和利用机遇的能力。

它告诉我们自身的性格、所处的环境、能力、身体状况产生的原因,并揭示了我们如何实现自己未来的理想。

它揭示了如何仅仅改变振动的频率就可以改变大自然的全景。

它揭示了人体的振动频率是如何不断改变的,这种改变常常是无意识的,并伴随着不利的灾难性后果。它教给我们如何有意识地控制这一改变并把它引向和谐有利的方向。

它告诉我们如何培养足够的能力来应付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每一种情况。

它告诉我们抵制不利境况的能力取决于精神活动。

它揭示了伟大的思想拥有消除渺小思想的力量,因此持有一种伟大的思想足以对抗和消灭所有渺小的、不利的思想,这是很重要的。

它告诉我们处理重大事务时不会比处理小事情遇到的困难多。

它告诉我们如何使动力发挥作用,它将会产生不可抵挡的力量,使你得到你所需要的事物。

它揭示了所有状况背后的本质,并教给我们如何改变自身的状况。

它告诉我们如何克服所有困难,不论它是什么或在哪里,并揭示了做到这一点的惟一途径。

它同样也送给我们一把万能钥匙,那些拥有深刻理解力、辨别力、坚定的决断力和坚强的奉献意志的人能利用这把钥匙开启成功之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Ⅱ原版经典全译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查尔斯·哈奈尔
译者 黄晓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84463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7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