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三青之烦恼/苹果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苹果文丛”汇聚了裘山山、赵德发、刘恪、薛舒、易清华、于怀岸、王棵、荆永鸣等30多位全国中青年作家的中短篇小说集,以整体面貌、集团亮相的豪华阵容,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坛的力量。

谢宗玉所著的《少年三青之烦恼》讲述由于现代社会物质和思潮突如其来的爆满,使得原本炊烟般清纯的人性,一不小心就在城市上:空异化成龙卷风式的绞绕巨蟒……

内容推荐

《苹果文丛:少年三青之烦恼》的作者谢宗玉以清纯自然的新乡土散文崛起于新世纪的文坛,但这部《苹果文丛:少年三青之烦恼》给我们展示的却是都市生活怪谲隐秘的一面。作者以纵横捭阖的才情和优美酣畅的文笔凸现了现代人生存的痛和病。由于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激烈交锋,使得原本炊烟般清纯的人性,一不小心就在城市上空异化成龙卷风式的绞绕巨蟒;使得蜂蝶沾花般自然的性爱,毫无道理就扭曲成一场场无休止的梦魇和折磨;使得昆德拉式的生命之轻,不知不觉就演绎成了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生命之重。这对工业文明带来的所谓繁华,无疑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讽刺。

目录

异性

借你一颗胆

平面人

少年三青之烦恼

谁身上有你的伤

纪念日

试读章节

异性

一、我这个人家族观念比较重,局里有哪些领导,他们谁是谁,工作这么多年,我一直没弄清楚。但局里有几个姓谢的,他们谁是谁,在哪些部门工作,不到一年,我就弄得清清楚楚啦。当然,弄清楚了,也并不一定就要与他们抱团结伙,打成一片。我这个人爱清静,见不得那些闹哄哄的场面。我对他们所谓的看重,就是偶尔碰上了,我心里会倍感亲切温馨,仿佛突然见到了流失在远古时代的亲人。握手的时间因此特别长,也特别有力。然后一天的心情都会好得莫名其妙。

但与刑侦队的谢然不同,我与谢然现在是至交,几乎无话不说。我有病,有胃病、胆结石,还有酒精肝及多发性脂肪瘤,这些病没有一个可以承受得了我喝酒的坏习惯,我只好把酒戒了。现在整个公安局的人都知道我不喝酒,但谢然不知道。谢然一见到我,就拉我去喝酒。而只要是谢然拉我喝酒,这个酒我就喝定了,连拒绝一声都不会。我总怀疑谢然身上有某种魔力,让我可以把自己的身体抛在一边,而要与他把盏换杯,称兄道弟。

谢然是个美男子。有一头天生的卷发,笑起来是特青春特阳光的那种。而他又爱笑。因此在一篇通讯报道里,我称他为“笑面虎”。按说,像笑面虎谢然这样的男子是特别讨女孩喜欢的。这些年来,也的确有很多女孩喜欢谢然。但三十七岁的谢然至今尚未婚娶,甚至从来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女朋友。这对外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谜。而对我来说,这个谜虽然存在,但我隐隐约约地似乎窥探出一些门径。

我是20世纪末认识谢然的。在这之前,我早知道刑侦队有个叫谢然的,并在警务教育处评优评先的材料里多次见过他的照片。这家伙几乎年年都是先进。什么优秀公务员啦,缉毒先进个人啦,优秀共产党员啦,获公安二等功、三等功啦。也难怪,一个三十七岁还没家庭的人,总比别的警察要多做一些事。

我认识谢然的原因,是我领导派我去刑侦队采访一个案子。领导先准备派别人去,但我一听这个案子是谢然侦办的,就马上自告奋勇地去了。谢然听说我姓谢,对我也是格外客气。我们一下子就惺惺相惜起来。谢然说福建厦门一带姓谢的人正在修全国谢氏族谱,把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公都抬出来了,搞得相当热闹。我们就这事谈论了半天,把正事却放在了一边。

从那后,我与谢然就成了朋友。光棍汉谢然其实有的是时间,如果他想找朋友,十个八个都找了。可他现在一有时间就叫我去喝酒。我说:我是一个有家有口的人啊,别老在晚上叫我出来,我老婆疑心我在外面有相好的呢。谢然呵呵地笑(我说过,是一脸阳光的那种笑),说:你在外面的确有相好的嘛,我不是?你老婆再要哕唆,干脆休了她。唉,我真搞不懂,一个男人好好的,干吗要娶什么老婆啊?

谢然发这样的感慨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老家的叔叔、婶婶一直在催他结婚找对象,催得他烦死了。谢然其他什么都听叔叔、婶婶的,唯独这事不听,一副打死也不结婚的架势。要说现在的人观念开放,结不结婚也无所谓。我办公室就有个同事,与女朋友同居十年了,都没结婚。可谢然不是个观念开放的人。谢然不但不结婚,连女朋友都没有。

谢然的老爸在谢然五岁的时候突然死了。半年后,母亲改嫁。谢然由此跟着叔叔、婶婶过日子。叔叔是个好叔叔,婶婶是个好婶婶,谢然跟着他们,并没有吃多少亏。谢然比叔叔的孩子都要聪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口气读完。十多年的学费,叔叔一家人半点眉头都没有皱。叔叔的三个小孩都是读完初中就陆续去广东打工了。打工得来的钱,有不少给谢然交了学费。叔叔一家人对谢然,用恩重如山这个词并不过分。这么多年来,谢然一直把叔叔的家当做自己的家,把叔叔的孩子当做自己的亲兄妹。把叔叔孩子的那些小破孩们当做自己的亲侄子,亲外甥,甚至是亲儿子。工作了这么多年,除去自己必要的花销,谢然把他剩余的钱都有计划地分摊给了叔叔家的每一个人。每次回到老家,谢然跟他的侄子、外甥们那个亲热劲啊,让外人都看着感动。老婶婶瞧着这情景,真的就流泪了……

P1-2

序言

城市和乡村一起生病

我在交友中几乎从来不主动,比如在社交场合几乎从来不主动与别人交换通讯地址之类。可是,谢宗玉却是我主动找来的朋友。那阵子在天涯网站的天涯纵横栏目接连读到谢宗玉一批写乡村的散文,我这个曾经长期生活在乡村的人对这些散文感到十分亲切。读着他的散文不但引起乡村回忆,而且常常产生此刻就生活在乡村的幻觉。

这些乡村散文引起的兴奋还没过去,忽然又在网上读到谢宗玉的一组乡村诗歌。关于乡村的情韵、破败与感伤更加集中地扑面而来。其中几首关于打工仔的诗歌,好像就是在写我,好像就是写给我的一封信,我为此感动得泪流满面。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告诉他们,没回的就回去看一眼

——《广东打工》之三

告诉他们,没回的就回去看一眼

爷爷病了奶奶病了

父亲病了母亲病了

娃们病了牲畜病了

老屋病了庄稼病了

整个村庄都病了

连同村庄上的天空都病了

告诉他们,回去趁早

要不然,不等他们到家

一切都已死去

这些年来,我的兄弟姐妹已经无法从鄱阳湖边的泥土里挖出生路,凡是能够熬得住闷罐子火车的,几乎都到广东打工去了。我们常常同时背着行李出门,他们满脸欢笑地欢送我来北方上班,我则心情阴郁地送别他们南下打工的背影。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一个没有结群没有帮伴的孤独的打工仔。奔波在北方凛冽的空气中,用不着回家,我就知道“爷爷病了奶奶病了/父亲病了母亲病了”,因为在我出门的时候,“爷爷病着,奶奶病着,父亲病着,母亲病着”。每次离家,看着父老乡亲病病歪歪的身体、苍白的面孔、被生计压垮的焦虑的神情,看着日渐贫瘠的土地、日渐陌生的村庄、日渐暗淡的天空,我总是暗暗担心,“不等我下一次到家,一切都已死去”。我的这些心思,父老乡亲们未必理解。而那个谢宗玉,却如此准确地道出了我内心的秘密,我因此对他简直充满感激。那时候我刚刚学会在网上发表跟帖,于是我赶紧在谢宗玉的作品后边发言,请求他跟我联系,请求他把他有关乡村的作品都发给我拜读。就这样,我找来了一位远比我年轻、内心却怀着跟我一样的乡村记忆的文学朋友。

谢宗玉虽然有那么多沉重的乡村记忆,可是他的表达却常常比较洒脱。他的语言轻俏活泼、跳荡无羁,即使言说疼痛的体验也是那么节奏明快,有举重若轻之感。他的用词往往简易浅俗,却充满诗意的华彩和灵光,他提炼出的意象总是那么明白晓畅,质朴纯净,甚至像水晶一样润泽透明,不经意间就折射出欢快、欣悦的幻影。即使面对黯淡无光的生活,他也能发现明媚亮丽的诗意。享受着这样的文字,我总是情不自禁就看见了一个善良、单纯、不笑也有两酒窝、一笑就更加满脸阳光灿烂的年轻作者。

后来他告诉我,他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写的是都市生活。我感到有点羡慕,因为我离开乡村以后,一直无法进入城市生活,甚至连表现城市生活的小说都不愿意多看,而他竟然可以用小说创造虚拟的城市生活。我似乎还感到一点失落,好像我有权力要求他只写乡村,不写城市,好像他本来就应该只写乡村,不写城市。

我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要求他。现在,当他告诉我即将出版一部以城市生活为背景的小说时,我努力排除那种专为他而生的失落感,尽力为他写作上的成绩而高兴。他提出要我为这部小说写序,我着实为难了一把。

好在他毕竟是一位诗人,即使是在我感到隔膜的都市小说中,他也暗中栽种了许多足够让我赞叹的惹人眼目的诗情画意。午夜过后,灯火阑珊、人影稀疏的大都市,一个黑影正在电线杆上张贴宣传品,谁都知道电线杆通常是张贴性病广告的地方。小说的女主人公按捺不住好奇心,偷偷地跟在后面探看,却发现那个长头发男青年贴出来的是一张张诗稿。男人一路贴下去,女人一路读下去。在建筑越来越伟岸、心灵越来越荒凉的城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竟然以如此奇特的方式,找到了沟通心灵的方式。这个来自乡村的谢宗玉,竟然能够从喧嚣的市声中提炼出如此诗意的意象,着实让人惊奇。

那些刚刚张贴出来的诗歌,有一首是这样写的:每一只摇篮都在问我们/你来自何方?/每一口棺材都在问我们/你去往何方?

那个年轻人满脑子转着这么深奥的问题,而且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揣着这么深奥的问题偷偷向冰冷的电线杆倾诉。可见在谢宗玉的心目中,城市生活是多么煎熬人。这个发现让我感到很亲切,因为我据此看出,谢宗玉对于城市的感觉,跟我的感觉其实很接近。虽然乡村日渐破败,可是我们的命根子一直深植在那里。虽然村庄已经病得很重,可是我们在城市病得不轻。至于我们所不喜欢的城市,因为过度肥胖,而与瘦弱的乡村一样病歪歪的,无力地摊陈在我们身边。对于后者,我们的父老乡亲多半不知道,我们一般也不愿意直白相告。

谢宗玉既写乡村的病痛也写城市的病痛,两种文字各具特色,但一样感人至深。

摩罗

2012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三青之烦恼/苹果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宗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5535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2013128809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29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