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值得澄清的概念
内容
编辑推荐

该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原名为《西方名著中的伟大智慧》,它是阿德勒博士与世界各地读者就其所归纳的概念进行交流汇集而成的;另外一部分则选编了阿德勒博士对书中所提及的关于哲学、科学、宗教、政治、道德等十五个概念的详细解读。阅读该书,有助于读者对西方文化的整体理解。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有问有答的书,问来自世界各地,答来自3000年以来的不朽著作。无论在古希腊还是当代中国,生活的中心问题永远是一样的:善与恶、爱与恨、战争与和平、幸福与责任、自由与安全。而伟大书籍的作者们以科学、历史、哲学和文学等各种方式来面对它们,他们提供了永生不息的伟大智慧。

目录

第一章 哲学、科学与宗教

第二章 政治:人与国家

第三章 道德

第四章 学艺教育与伟大著作

第五章 神学与形而上

第六章 社会

第七章 经济

第八章 艺术与美

第九章 爱与友谊

第十章 人与世界

附录 对部分概念的扩充讨论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哲学、科学与宗教

1.什么是真理?

我们对真理实在难下定义。有朋友说,真理是多数人的心中所想。但我们却不这样认为,因为真理在许多时候并不在多数人手中,甚至大家都认为是必然的东西,仍然可能不是真理。然而,我们总该给它下个定义吧!

真理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感到不透彻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位朋友并没有给出真理的定义,只是谈论了它的特质。在某种情况下,大多数人认为,大凡真实的事情,只是表示它“可能”是真实的。因而,它只是“某种”真实特质,且绝不可能是最好的真实特质。

这个解释当然无法答复你的提问:真理是什么?

追究说谎的含义,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真理的实质。譬如一个男人对女人说“我爱你”,如果他口是心非,就是说谎;再譬如一个孩子在偷吃糖果后告诉母亲“我没有吃”,他也是在说谎。

说谎是相反于你所知、所想、所感觉的,跟诚实的错误有着本质的区别。

美国早期哲学家乔西亚·罗伊斯把说谎者定义为故意误置其陈述的人。这就是说,当他说“是”时,他的实际意思是“不是”。反之亦然。

于是,罗伊斯对说谎者的定义就直接引出了对真理最著名的哲学定义。这个定义成型于二十五个世纪以前,是由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二人共同完成的。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这个定义在各种学说中重复出现,虽然面孔各异,却是万变不离其宗。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是:如果我们所持的意见是真的,即当它确定是“是”,或不是“不是”时,也就是说,当思维与现实一致时,就是真理。

由此而见,真理是非常容易界定的,对它的定义也不难理解。然而,这个解答并没有说服早已不耐烦的提问,因为他马上就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判断他人陈述的真假?”

这个问题也是你和你的朋友们在进行回答时所自然想到的。就此提问,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三种解答方式。

其一是,某些陈述是自明真理,比如“全部大于部分”。由于我们不可能想象出相反于这个陈述的事实,这个陈述就直接向我们宣告了它的真实。我们在了解什么是全部和部分的含义时,绝不可能想到部分会比它所属于的全部大,这就是我们可以马上判断这项陈述——全部总是比它的部分大——是真理的原因。

其二是,我们可以通过经验与观察来证实陈述的真假。假如一个人说,上个月每逢单日,芝加哥就不下雨,我们完全可以去查验官方的气候记录,以确认他的陈述是否真实。如果有谁说池中之水不冷,我们也大可将脚伸到池子里,亲身体验一下池中水的温度。任何一个科学的结论,只有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在确认从未发现任何例外时,才能被认定为真理。

其三是,既与自明真理无关,也不可能由直接观察进行证实。这种情况可能完全属于个性意志方面,譬如,只要采取某种行动,你就能达到某种目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容许清点人数,以求大众或专家的一致。我们可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判断它是否真实。

也许,第三种解答是你的朋友所想的。然而,群众舆论并不是“什么是真理”的正确答案,也不是“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某个陈述是否真实”的完整答案。

界定真理容易,界定某个特别陈述是否真实却比较困难。而要去追寻究竟的真实,则是难上加难。  2.知识与意见

世上是否存在知识?或知识这种东西,是否仅仅是意见?在过去的50年里,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及自己的生活方式均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我们甚至怀疑,我们是否能对所有事物都获得某种知识。大部分我们所称谓的知识,难辦仅仅是一种意见吗?

谁都知道什么是意见。我们承认,意见并不必然是大家所共享的信仰。我们常常听到不同意我们意见的人说:“嗯,那只是‘你’的意见”。甚至当我们真理在握时,仍会有人表示怀疑。于是,我们只好说:“我很有理由相信这是真的,伋我不敢肯定。”

这里有三种意见的特质:一、可能性重于确定性;二、易于受到怀疑;三、明智的人能从两种冲突的意见里区别出哪一种是健全的。

顽固的怀疑论者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过是一种意见。极端的怀疑论者甚至认为,像数学、科学之类东西,通通只是意见而已。例如:他们指出,几何体系只有基于武断的假设之上,其他假设才得以成立,其他体系才得以发展。怀疑论者认为,经验科学是由高度可能的结论组成的,而不是由不可置疑的确定组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却与怀疑论者完全相反。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确可以从事物中得到真正的知识。也就是说,事物中确实存在某些本质或不可替代的东西。

例如,在全部与部分的本质里,全部必然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确定。但绅士和金发(碧眼、白肤)者之间,却没有某种必然的特质以说明前者一定会优于后者,因而,这种提法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意见。

知识与意见的不同之处也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名词进行表达。当有人做出“绅士优于金发者”或“共和党会赢得1976年大选”的陈述时,我们必须做出判定,尽管这些问题里没有任何因素在强迫我们回答是或否。

然而,当问及全部是否大于其所属的部分时,我们却没有任何可供选择的余地。假如我们一定要思考全部与部分的关系,也许所能想到的答案只有一种,因为我们所思或所想的题目已为我们做出了决定。

这就给我们一个清晰的准则,我们所肯定的是知识或意见。当我们思考的问题迫使我们仅在一种方式下进行思考时,这就是知识。如果所想的问题使我们可以从这种或那种方式中进行选择、决断,那么,我们的思想就是意见,也就是说,是我们个人所形成的见解。

在理解了知识与意见的区别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大部分主张只是意见。我们也应认识到,许多意见在可靠程度上有所不同。有些意见建立在相当理性的证据之上,只要不是以偏概全,它们非常接近事实。有些意见纯属信口开河,或充满偏见。

疑问是:是否历史、数学、经验科学和思辨哲学也该像知识或意见般进行分类?据我们所知,极端怀疑论者肯定认为,所有这些都是意见,虽然他也可能承认,这些意见远比个人意见或偏见更有分量一些。

而我个人认为,在数学与哲学的领域里,我们可以得到知识;在经验科学与历史里,我们只能得到近乎事实的意见。P1-4

序言

书编完了,编辑来电要个序,我未加思索,一口答应。可折腾来捣腾去,我突然发现,这个序竟是十分难写。连开十多个头,连自己都看不顺眼,起码说不酷。所谓酷,就是语出惊人。我看过许多序,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而出语惊人,实在不是我的擅长。无奈之下,我只好搁笔。

但序总是要写的,编辑又来电话催问,我只好动笔。下面的文字可能不酷,更不可能惊人,但有一点我敢保证——它们出自一片诚挚。

为什么要编这套丛书?

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为紧张的1943年,美国竟有四十个异常繁忙的人从不同地区赶赴芝加哥市,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讨论。

讨论的主题是如何阅读古典名著,而发起这次讨论会的,是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金斯与著名学者阿德勒博士。

也正是从这一天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阅读西方古典名著的热潮开始风靡美国,并在战后迅速波及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

今天,仅在我国,每年就有十万余个品种的新书出版,还有铺天盖地的网络、报刊、影视等快餐摆在我们面前,而我们的社会分工却越来越细,工作越来越忙,行走的脚步越来越快,用于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可读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用于阅读的时间却又实在太少。对此,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在万书丛中筛选好书,阅读好书。

在如此庞杂的书海里筛选好书,就好比在茫茫的砾石滩上寻觅宝石。这对紧紧地依附在飞速旋转的生活车轮上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件超难的工作。如何能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读到好书,并从中了解人类的文化内核,接过前人的传承,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正因为如此,当年赫金斯先生和阿德勒博士所倡导的那场运动就有了更加务实的现代意义。

然而,对于脚步匆匆的我们来说,即使阿德勒博士的筛选,也是莫大的奢侈,因为我们实在没有时间去读完阿德勒博士编选的厚厚五十四册经典,因为这套丛书涉及了七十二位作家的四百四十三部绝世精品。

这还只是西方文化中的部分瑰宝,且是从阿德勒博士等人的角度选取的。如果换成另外几人去选,列出的书目肯定不同。

为此,我们决定编选这套丛书,让今天的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西方名著,找到可以阅读的好书。

可以说,这套丛书既是对西方名著的直接引荐,也是对西方经典的优选和再加工,更是对时下流行的国学经典热的有益补充。

这套丛书是怎么来的?

丛书名叫“伟大头脑的启迪”,共分四部。顾名思义,丛书是通过对西方伟大头脑的介绍和解读,帮助读者选取好书阅读,并从中获得启迪。

四部作品分别是:《值得重温的名著》、《值得一读的好书》、《值得澄清的概念》和《值得铭记的格言》。

《值得重温的名著》的原名叫《一生的读书计划》,作者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费迪曼教授。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费迪曼曾表示:“清单中所列的大多数书目读起来相当有趣,甚至远远有趣子时下的畅销书。然而,我想向读者说明的是,我们阅读它们,并不是因为它们有趣,而是因为它们能使我们的内在精神不断成长。正如恋爱结婚、生儿言女、就职养家一样,读书是人一生中的重要体验。这也是我将‘一生’用在书名里的原因。当然,我这样用,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清单中所列举的作者,每一个都有资格成为我们一生中的良师益友,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知己不必见面,见面未必知己。因而,在你们阅读它们时,我希望大家真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万不可走马观花。”

但《一生的读书计划》仅是费迪曼教授的推荐书目。为方便中国读者阅读,我们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推荐书目进行译介,又花费大量的精力对此书目进行链接,即对书中推荐的书目在进行导读的同时,摘选部分精华供读者赏阅。

《值得一读的好书》原名叫《哈佛书架》,是哈佛大学一百位学者的推荐书目。此书原是一本在学生中流传的导读手册,由哈佛大学肯尼迪管理学院的几个在职研究生编纂而成。他们采访了在哈佛大学颇有影响的教授、学者、图书馆员、行政管理人员等,恳请他们各自列出一份对自己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图书目录,并简要说明列选的理由。然后,他们从中选出颇有代表性的一百一十三位学者列出的书单,将其整理成册,起名为《哈佛大学未来读书指南》,希望这个册子能够有助于导引哈佛大学学子的未来阅读方向。这本手册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对这些教授的简介;其二是他们的推荐书目及扼要说明;其三是这些书目对他们的影响。

我们在编选《值得一读的好书》时,即以《哈佛书架》为主要依据,从中精选出一百位学者,并对他们的推荐文字进行了精简和整理,同时对他们推荐的部分书目作了导读或选读。

《值得澄清的概念》的前半部分原名为《西方名著中的伟大智慧》。当年阿德勒博士曾将其编选的那五十四卷西方名著中所蕴涵的伟大智慧概括精炼为从“天使”到“世界”的一百零二条概念。此后又在报纸上开辟专栏,针对读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但阿德勒的答案并非开门见山,从某种程度上说,他试图用不同时代的智慧领袖所提供的分析反过来向那些聪明的读者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直接的个人答案。此番重编再版,我们在《西方名著中的伟大智慧》的基础上又选编了阿德勒博士对十五个概念的详细解读,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方文化的整体理解。

《值得铭记的格言》是一部格言集,是我们从数千条西方格言中精选出来的。此书的特色共有两处:一是将格言分类,有利于查阅;二是附有原文,有利于读者参照阅读和引用。

这套丛书讲了些什么?

丛书既然被冠以“伟大头脑的启迪”,讲的自然是西方文化传承中不同时代伟大人物的伟大见解。

《值得重温的名著》首先基于费迪曼教授开设的读书清单,关于开列这份书单的初衷,费迪曼作过非常精到的阐释:

“我列举这份书单的动机非常单纯,只希望它能有助于我们避免精神破产,让我们这个文化传统中的伟大智慧充实我们的心灵。

“当然,在品味这些伟大作家的思想、感情与想象之时,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要不断地感受现实,向生活学习,否则,我们就永远不会领悟他们,并因之陷入莫须有的苦恼之中。

“一旦步入这些大师们的精神殿堂,我们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空,我们就会知道人类是如何走过已经过去的三千年的,我们也会知道在未来如何避开前人曾经有过的坎坷。哲学家桑塔耶那曾经说过:‘不能记起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今天的我们虽说早已放弃了‘英雄’的概念,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渴望拥有崇高和伟大。因而,当前人的崇高和伟大悄然潜入我们的心房,我们的血液就会为之激荡,我们也因而变得生机勃勃。在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种渴望成就的欲望,因为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不甘平庸。

“至于《一生的读书计划》究竟有何功效,我无法预测,因为它毕竟不是魔法,不会让每名读者一下子变成‘有教养的人’,不会替我们解释人生的终极秘密,也不会一夜之间使人‘幸福’。这样的功效属于牙刷、汽车和除臭剂,不属于柏拉图、狄更斯和海明威。

“然而,我敢担保一点,这个读书的‘计划’会像爱情一样,使你的内在富有意义,使你的生活充实而有趣。

“同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样,清单中所列的书目我也是断断续续读完的。因为我读完了,所以我有资格告诉你们,只要你坚持读下去,只要你读完它们,你就会渐渐伟大起来,因为它们中的每一行字都有使人伟大的功效。

“我不能向你们证明这一点,能够证明的只有你们自己。好书伟大,但它无法使你伟大。你的伟大需要你自己去成就。好书只是一面镜子,它的伟大在于它可使你反观自身,帮助你发现自己,提升自己。

“这不是我的见解,是柏拉图说的。在柏拉图的作品中,苏格拉底一直将自己称为思想的助产婆。好书就是助产婆,能使你的灵光如胎儿一样从你心海深处昏暗且沉静的子宫里脱出,沐浴于阳光之下,享受到自由的快活。”

正是基于以上的目的,费迪曼教授向我们推荐了一百多种西方名著,其内容包罗万象,有戏剧、诗歌、小说、散文、历史、传记、自传等。我们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增加了两个内容,一是“延伸阅读”,二是“作品选读”。

“延伸阅读”即在费迪曼教授的推荐词的基础上作延伸介绍,介绍内容引自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或出版书籍;“作品选读”即在费迪曼教授推荐的书籍中挑选部分精彩片断进行欣赏。对于这些学者和译者,我们已在书后的《鸣谢》里对他们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值得一读的好书》是哈佛大学一百位学者的推荐书目,在性质上跟《值得重温的名著》相似,但二者存在差别,其中最大的差别是,一个推荐的是名著,另一个推荐的是好书。

关于好书与名著,我相信读者应该知道其中的差别。名著必然是好书,好书却未必是名著。

除此之外,两书还有一个重大不同,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此向读者说明。这个不同就是,《值得重温的名著》是学者费迪曼在通读西方经典的基础上精心编选的推荐书目,针对的是所有读者,类同于大众启蒙读物导读。《值得一读的好书》却完全不同,是哈佛大学一百位学者的读书体会。他们推荐的书目,有许多甚是专业,并不适合普通读者,主要针对高学历者和专业人士。

《哈佛大学未来读书指南》书单的编者曾这样写道:“生活很少留给我们时间去思考、回顾那些曾经对我们的一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情。是的,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重大改变极有可能源出于一些看上去最不起眼、最不重要的东西,譬如说一句话,一个念头,一件小事,一本好书……”

譬如:《三个士兵》使威廉·阿尔弗雷德教授开始变成和平主义者,而《现代政治理论入门》使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教授坚信社会主义具有无比强大的优越性。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尼古拉斯·布隆伯根受惠的书是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发展》。《美国生活中的反唯理智论》帮助托马斯·麦克罗教授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但丁的《神曲》给予丹特·德拉·泰尔扎教授以“方向感和踏实感”,从而使他能够“及时地从困境中解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向迈伦·菲尔林教授暗示了“爱情的乐趣……从而使我对情感、爱情和共享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我们在编选《值得一读的好书》时,对哈佛学者的推荐书目进行了筛选,针对部分书目作了内容介绍,以满足读者进一步阅读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采取了《值得重温的名著》中的做法,对个别书目进行解读,甚至对个别作品进行选读。我们相信,这些做法或可使更多的读者知道什么叫好书,同时对这一百位哈佛学者的推荐予以肯定和理解。

……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您可将这套丛书视为对西方名著的系统介绍,也可将其中的每一部视作独立的作品,甚或可以将之视作一锅“大杂烩”,而将其中的每一个单元看作是“独幕剧”。掌握了本丛书的这一特点,阅读起来,您既可以长时间地身陷其中,也可以抽出点滴时间,按照个人兴趣挑选阅读,就如您到餐馆里点菜一样,尽选可口的来。

阅读此套丛书时,您还需注意一点,书中的所有观点,均是现代西方名人对名著的个性理解。大凡读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希望您在真正阅读名著时,能保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莫被这些大师的介绍牵着鼻子走。

编者

2007年5月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值得澄清的概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寒川子//彭国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04159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835
丛书名
印张 16.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