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德国浪漫派文学进行了系统论述,收录了《浪漫派文学——德语文学花园中的奇葩》、《论批评的本质》、《艾兴多夫诗选》和《沉重的时刻》等论文。全书最大的特点是翻译和评介并重,既让读者领略某一流派代表作的真正风貌,也加上我国学者的研究心得,并且译文力争精准,评介力求公允,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
| 图书 | 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1卷2007年)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德国浪漫派文学进行了系统论述,收录了《浪漫派文学——德语文学花园中的奇葩》、《论批评的本质》、《艾兴多夫诗选》和《沉重的时刻》等论文。全书最大的特点是翻译和评介并重,既让读者领略某一流派代表作的真正风貌,也加上我国学者的研究心得,并且译文力争精准,评介力求公允,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 内容推荐 德语文学翻译、研究年刊《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一卷以德国浪漫派文学为重点,译介了弗·施莱格尔的《论批评的本质》、《论文学》、《批评断片集》,诺瓦利斯的《夜之颂》、《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恩》,E.T.A.霍夫曼的《封-斯居德莉小姐》、福凯的《婀蒂娜》以及艾兴多夫的诗歌。除以上德国浪漫派代表作,还介绍了托马斯·曼、斯·茨威格、君特·德·布里恩、尤迪特·海尔曼的部分作品。 目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代发刊词) 浪漫派文学——德语文学花园中的奇葩 论批评的本质 论文学 批评断片集 评弗·施莱格尔的浪漫诗论 夜之颂 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恩(节译) 诺瓦利斯的《夜之颂》与《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恩》 封·斯居德莉小姐 E.T.A.霍夫曼及其名作《封·斯居德莉小姐》 婀蒂娜 《婀蒂娜》及其作者弗里特利希·德·拉·莫特·福凯 艾兴多夫诗选 痛苦的追寻——评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瑟夫·封·艾兴多夫及其诗歌 沉重的时刻 沉重的时刻,沉重的艺术——评托马斯·曼的席勒小说 玛利亚·斯图亚特(选译) 波采娜 君特·德·布吕恩和他的短篇小说《波采娜》 露特(女友) 尤迪特·海尔曼——德国当代“文坛奇女子” 德国印象 新时代之“丝绸之路”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1卷2007年)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玉书//卫茂平//朱建华//魏育青//冯亚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6241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74 |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6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10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4 |
| 宽 | 154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