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胡适与红楼梦
内容
编辑推荐

《红楼梦》在当代不朽地一位的确立,是与胡适的考证和研究有关的。在胡适考证之前,《红楼梦》混迹于《金瓶梅》、《醒世姻缘》以及苏曼殊的小说之中,而在胡适考证之后,情况不同了。今天,人们谈起《红楼梦》研究,已离不开胡适了。尤其在研究《红楼梦》的方法上,胡适的地位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

本书以胡适考证《红楼梦》为主线,叙述了胡适推倒旧红学、创立新红学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胡适与其他文化名人的交往和对《红楼梦》进一步考证。胡适提倡的方法、观点、和态度,在《红楼梦》研究领域淋漓尽致的发挥了“新典范”的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以胡适考证《红楼梦》为主线,叙述了胡适推倒旧红学、创立新红学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胡适与其他文化名人的交往,讲述了胡适对《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的考证、对《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考证、对《红楼梦》本子的考证、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考证,以及胡适在考证中解答《红楼梦》中诸多悬疑问题的故事,介绍了新红学在大陆的命运。

目录

第一章 推倒旧红学门

 一、《红楼梦》成书在乾嘉时代吗?/2

 二、第二家就更离奇了/5

 三、贾宝王不是纳兰性德/11

 四、一个人的成见之不易打破/14

第二章 新红学的阵营/17

 一、顾颉刚写《曹寅年谱》的由来/18

 二、顾颉刚帮胡适找曹雪芹的材料/20

 三、俞平伯写《红楼梦辨》缘起/24

 四、大陆学人当然不敢颂赞平伯此书/27

 五、俞平伯晚年的“忏悔”/31

 六、胡适借孤本给周汝昌的“襟怀风度”/35

 七、胡适对周汝昌的批评/40

 八、从周汝昌的书里知道了故宫密折的下落/45

第三章 新文化派与新红学/49

 一、陈独秀不赞成胡适将《红楼梦》当作历史/50

 二、沈雁冰根据陈独秀的意见删改《红楼梦》/54

 三、鲁迅:胡适考证《红楼梦》“时有善言”/57

 四、钱玄同:《红楼梦》有恒久的文学价值/60

 五、胡适《题半农买的黛玉葬花画》的时间/65

 六、汪原放标点出版《红楼梦》的功劳/68

第四章 曹雪芹家世/73

 一、如何理解“世出难居长,多才在四三”/74

 二、《曹雪芹家的籍贯》作者是谁?/78

 三、曹颓是曹寅的儿子/81

 四、曹頫是曹寅的嗣子/85

 五、曹家的亏空与衰败/88

 六、曹家被抄没的原因/92

 七、曹纶是曹雪芹的孙子吗?/97

 八、曹寅内兄李煦的下场/100

第五章 曹雪芹祖父曹寅/105

 一、曹雪芹“家庭富有文学美术的环境”/106

 二、曹寅娴戏剧/109

 三、曹家接驾的豪举/111

 四、织造成了曹家的“世职”/114

 五、曹寅是康熙的间谍/116

 六、曹寅的生日与卒日/120

 七、曹寅的母亲是康熙的保姆/125

 八、曹寅的女儿及外孙/128

 九、自呜钟报寅时的避讳/131

第六章 曹雪芹/1 39

 一、《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140

 二、吴玉峰与孔梅溪同是故设疑阵的假名/142

 三、《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述传/145

 四、袁枚误了我们一百多年/151

 五、曹雪芹是曹頫的儿子/155

 六、曹雪芹的出生时间/158

 七、曹雪芹的卒年/161

 八、曹雪芹小像之谜/167

第七章 《红楼梦》写作时间和发生地点/175

 一、《红楼梦》的做书年代/176

 二、《红楼梦》故事发生在长安吗?/179

 三、《红楼梦》故事发生在北京还是南京?/183

 四、大观园是袁枚的随园吗?/185

 五、曹家田地的位置/190

 六、《红楼梦》关于脚的描写说明了什么?/193

第八章 《红楼梦》的本子/197

 一、研究《红楼梦》版本的重要/198

 二、程甲本和程乙本/201

 三、乾隆甲戌抄本《石头记》/205

 四、乾隆甲戌年写定的稿子只有十六回/209

 五、脂砚斋是谁?/212

 六、甲戌本在《红楼梦》版本史上的地位/215

 七、《红楼梦》的“戚本”/219

 八、乾隆庚辰本〈胭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221

第九章 《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是高鹗/225

 一、寻查高鹗的生平/226

 二、谁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230

 三、谁是《红楼梦》后四十回回目的作者?/233

 四、胡适怎么看《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水平?/236

第十章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矛盾/239

 一、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马脚/240

 二、元春年龄上的矛盾/244

 三、史湘云与谁“白首双星”?/248

 四、小红“岂可没有下场”?/251

 五、香菱的结果也不对/254

 六、凤姐的结局不该这样/256

 七、贾宝玉的结尾也没有道理/259

第十一章 《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263

 一、《红楼梦》的考证学方法/264

 二、考证《红楼梦》的意义/269

 三、《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273

 四、苏雪林不适合写《红楼梦》的文字/277

第十二章 新红学在大陆的命运/281

 一、大陆1954年清算胡适《红楼梦》的思想/282

 二、毛泽东:胡适的看法比较对一点/287

 三、周恩来:曹雪芹“只能是个‘半革命派’”/292

 四、陈毅:研究《红楼梦》要有考证/295

 五、郭沫若谈曹雪芹小像/298

 六、姚文元对胡适考证《红楼梦》的批判/301

 七、李希凡等对胡适考证《红楼梦》的批判/305

附录:《红楼梦》与安徽/313

 一、曹雪芹的始祖系安徽风阳人/314

 二、曹雪芹家在安徽购买的田产/316

 三、安徽为织造曹寅支俸饷/320

 四、庐州太守张见阳与曹寅夜话并绘《楝亭夜话图》/322

 五、安徽怀宁曹氏藏曹寅《<续琵琶>传奇》/323

 六、曹寅向康熙奏报江南科场案涉及安徽人/325

 七、张英与曹寅同堂救陈鹏年/327

 八、《红楼梦》戚沪本与安徽的联系/329

 九、程伟元、高鹗与安徽的联系/330

 十、桐城派与《红楼梦》/333

 十一、清代安徽人谈《红楼梦》书三种/336

后记/341

试读章节

1921年,胡适写《红楼梦考证》,批评蔡元培研究《红楼梦》的方法是猜笨迷。

蔡元培为了说明刘姥姥是汤潜庵,举例说,第六回,凤姐给刘姥姥20两银子,是影射汤斌死后,徐乾学赙送的20金;第四十二回,凤姐送刘姥姥8两银子,是影射汤斌死后,唯遗俸银8两。这8两有了下落了,那20两也有了下落了。

胡适反驳说,第四十二回,王夫人送了刘姥姥两包银子,每包50两,共是100两;这100两的下落呢?胡适的结论是:蔡先生这么多的心力都是白白的浪费了,因为我总觉得他这部书到底还只是一种很牵强的附会。

《红楼梦考证》(初稿)附在亚东图书馆1921年5月初排本《红楼梦》上。蔡元培当时到国外解决勤工俭学的后遗症去了,没有看到。秋天,蔡元培回国后看了胡适反驳自己的文章,给胡适复信说:“然于索隐一派,概以‘附会’二字抹煞之,弟尚未能赞同。弟以为此派之谨严者,必与先生所用之考证法并行不悖。稍缓当详写奉告。”见了蔡元培的信,胡适于1921年9月25日写日记说:“可见人各有所蔽,虽蔡先生也不能免。”

秋天,胡适写了《红楼梦考证》(改定稿),收入《胡适文存》。1922年1月4日,因病住院的蔡元培在收到胡适送的《胡适文存》四册后,别的文章不看,挑出《<红楼梦>考证》一文读了一遍。

出院后,蔡元培于当月30日写定答辩胡适的文字,即《<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对于胡适之先生<红楼梦考证>之商榷)。他反驳胡适说:

胡先生谓拙著中刘老老(姥姥)所得之八两及二十两有了下落,而第四十二回王夫人所送之一百两,没有下落;谓之“这种完全任意的去取,实在没有道理”。案《石头记》凡百二十回,而余之索隐,不过数十则;有下落者记之,未有者姑阕之,此正余之审慎也。若必欲事事证明而后可,则《石头记》自言著作者有石头,空空道人,孔梅溪,曹雪芹诸人,而胡先生所考证者惟有曹雪芹;《石头记》中有许多大事,而胡先生所考证者惟南巡一事;将亦有“任意去取没有道理”之诮与?

蔡元培认为,胡适说《石头记》是“曹雪芹的自叙传”是站不住脚的。曹雪芹如果写自己的家庭,怎么会在第十七回借焦大的嘴骂自己一家人都不干净呢?怎么会在第六十回借柳湘莲的嘴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呢?

他坚持认为,《石头记》原本必为康熙朝政治小说,为亲见高、徐、余、姜诸人者所草,后经曹雪芹增删,或许插入曹家故事,但不能说全书都写曹家。

后面的话,稍有妥协,接纳了一点胡适的“自叙传”的意见。

(三)

胡、蔡之争,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1922年3月13日,顾颉刚给胡适写信,谈到蔡元培的两点根本错误:

第一,别种小说的影射人物只是换了他的姓名,男还是男,女还是女,所做的职业还是这项职业。何以一到《红楼梦》就会男变为女,官僚和文人都会变成宅眷?第二,别种小说的影射事情,总是保存他们原来的关系,何以一到《红楼梦》就会从无关系发生关系……试问允初和朱竹姹有何恋爱的关系,朱竹坨与高士奇又有何吃醋的关系?

胡适在当天的日记里说:颉刚此论最痛快。

蔡元培是胡适的上司。胡适自己不能痛快说的话,由学生替自己说出来,所以叫胡适“痛快”。

1922年5月,胡适写了《答蔡孑民先生的商水榷》。

蔡元培在反驳胡适的文章里说,“惟吾人与文学书,最密切之接触,本不在作者之生平,而在其著作”,即认为“作者之生平”的考证不重要,而只关注小说本身。蔡元培的这番话,道出了此后红学研究的两条蹊径。

说研究作者生平不重要,胡适最不能接受。他反驳说:

要推倒“附会的红学”,我们必须搜求那些可以考定《红楼梦》的著者、时代、版本等等的材料。向来《红楼梦》一书所以容易被人穿凿附会,正因为向来的人都忽略了“作者之生平”一个大问题。因为不知道曹家有那样富贵繁华的环境,故人都疑心贾家是指帝室的家庭,至少也是指明珠一类的宰相之家。因为不深信曹家是八旗的世家,故有人疑心此书是指斥满洲人的。因为不知道曹家盛衰的历史,故人都不信此书为曹雪芹把真事隐去的自叙传。现在曹雪芹的历史和曹家的历史既然有点明白了,我很盼望读《红楼梦》的人都能平心静气地把向来的成见暂时丢开,大家揩揩眼镜来评判我们的证据是否可靠,我们对于证据

蔡先生是胡适所尊敬的人,不仅是上司,而且还在政治上正一起提倡“好政府主义”呢!所以,胡适又婉言说:

讨论这个学说(指柏拉图的“名象论”)使我们感觉一种不愉快,因为主张这个学说的人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既是爱智慧的人,为维持真理起见,就是不得已把我们自己的主张推翻了,也是应该的。朋友和真理既然都是我们心爱的东西,我们就不得不爱真理过于爱朋友了。

我把这个态度期望一切人,尤其期望我所最敬爱的蔡先生。

“爱真理过于爱朋友”,是胡适把学问看得比友谊大的表示。胡适在蔡校长手下讨生活,敢于说这样的话,还因为蔡先生是一个心胸宽广、兼容并包的人。

但胡适说“曹家是八旗的世家”,却说错了。 (详见后文)

索隐派中,蔡元培这一派花去胡适的时间最长,费的脑筋也最多。

1951年9月7日,胡适给臧启芳写回信说:我在当年,就感觉蔡孑民先生的雅量,终不肯完全抛弃他的索隐式的红学。现在我也快满60岁了,更知道人们的成见是不容易消除的。

1957年,胡适在纽约作《胡适口述自传》,在第十一章《从旧小说到新红学》中,他谈到蔡元培的观点:第二家就更离奇了。那是我的上司,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所首倡的。

胡适说这话时,蔡元培已去世十多年了。P7-P10

后记

2006年夏日的一个中午,闷热的京城下了一阵暴雨。雨后。在陶然亭附近如家酒店的一次愉快聚谈中,当代中国出版社的陈立旭先生嘱我写一本《胡适与<红楼梦>》,这次交谈,成全了我的这次红学之旅。

谈胡适与《红楼梦》,是一个很学术的话题,但陈先生希望我深入浅出,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只希望我的努力,能得着陈先生和读者的满意。

《红楼梦》在当代的不朽地位的确立,是与胡适的研究和考证有关的。在胡适考证之前,《红楼梦》混迹于《金瓶梅》、《醒世姻缘》以及苏曼殊的小说之中,而在胡适考证之后,情况不同了。今天,人们谈起《红楼梦》研究,已离不了胡适。尤其在研究《红楼梦》的方法上,先生的地位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至于先生考证《红楼梦》的一些具体结论错了,却是不能苛求的。人生苦短,史料晚出,并非后人高于先生。

自胡适考证《红楼梦》,85年过去了。他的考证的得失如何,影响如何,争议不断,加上经历了几度全国范围的大批判运动,以致本来很学术的研究,变得扑朔迷离了。阶级斗争时代、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时代,说法也上下波动,起伏不一。毛泽东于1964年8月说:“蔡元培对《红楼梦》的观点是不对的,胡适的看法比较对一点。”此话说在胡适去世两年之后,说在大陆批判胡适研究《红楼梦》运动之后,算得上毛泽东对胡适研究《红楼梦》盖棺论定的话。

鲁迅说,地球是大家的;顾颉刚说,“学问原没有限界”;俞平伯说:“我们在路上,我们应当永久在路上!”我很喜欢他们说的这些话。既然学海无涯,人生有限,我们何妨随心所欲一回,拐进一个热闹的地方,看一看那里曾经和究竟发生了什么。

藉胡适之缘,我得以窥视红学界。因此,私下把这次接触《红楼梦》的机缘,视为先生送给我的一份礼物!在浏览了这里的风光后,我很希望有缘再来这里淘点乐趣,与红学爱好者们一起分享。

胡适曾说:“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更要找出这些名著作者的历史背景和传记资料来。这种工作是给予这些小说名著现代学术荣誉的方式;认定他们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或许,我写这部小书多少也能张扬胡适在《红楼梦》研究及“说部”研究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今天是我的50岁的生日,今年是我考上大学的30周年,本书又是我自出版《从领袖到平民——陈独秀沉浮录》之后出版的第20本著作,用我所尊敬的人谈我所喜欢的书的方式来纪念这三个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我感到非常高兴。

本书是在陈立旭先生“怂恿”下问世的,当代中国出版社大力支持了本书的出版,再次感谢他们给了我这个机缘。

朱洪

丁亥年二月初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胡适与红楼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6034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9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