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34篇文章,由安全篇、能源篇、合作篇和日本篇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美国的对华政策、日美军事同盟、中日危机管理、朝核问题、台湾问题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东亚安全局势及东亚安全结构;第二、三部分从能源、环境、东亚FTA建立过程中的竞争和合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就日本的对华政策、日本的社会发展、中日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 图书 | 东亚区域合作--能源环境与安全/同济亚太研究论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34篇文章,由安全篇、能源篇、合作篇和日本篇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美国的对华政策、日美军事同盟、中日危机管理、朝核问题、台湾问题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东亚安全局势及东亚安全结构;第二、三部分从能源、环境、东亚FTA建立过程中的竞争和合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就日本的对华政策、日本的社会发展、中日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目录 第一编安全篇 1.试论美国对华的对冲战略 2.析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 3.冷战后日美军事同盟的“新发展”与东亚安全 ——兼论东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 4.美国式国际秩序与东北亚安全结构 5.论意外事件对中美关系非线性发展的影响 6.试析中日关系的危机管理 7.国际法视角下对《框架协议》的再思考 8.中国在朝核问题中的有限作用 9.韩国出兵伊拉克动机何在 10.朝核危机与六方会谈的前景预测 11.中国和平发展与台湾社会统一动力的重建 第二编能源篇 12.东亚能源安全博弈与地缘政治的演变 13.中印“能源瓶颈”突破战略比较及合作 14.东亚能源合作前景与路径选择 15.能源霸权的历史经纬与日本战略动向 16.当前东亚国家能源安全格局解析 ——兼论中国东亚能源安全合作 17.东亚能源合作的困境与前景展望 第三编合作篇 18.东亚一体化发展态势和内外条件的点评 19.东亚合作:发展与问题 20.论东亚区域合作趋势与影响 21.以区域经济合作推动构建东北亚地区的和平机制 22.区域一体化中的东南亚经济合作 23.日本加紧推行东亚FTA战略 24.从企业联盟看中日韩经济合作的发展 25.在华韩资企业遇到的文化冲突问题 26.环境安全及其中日环境合作 27.“东盟方式”——东亚地区主义的建构与思考 第四编 日本篇 28.对中日关系的多维探析 29.韩日“教科书问题”综论 30.日本的环境政策过程和地方自治制度 31.日本电子政务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32.20世纪日本的华侨华人研究 33.伙伴还是对手:21世纪日本的对华政策 34.民族主义、国民情绪与中日关系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东亚区域合作--能源环境与安全/同济亚太研究论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蔡建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3496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4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79 |
| 出版时间 | 2007-02-01 |
| 首版时间 | 2007-02-01 |
| 印刷时间 | 2007-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114.4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02 |
| 宽 | 140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