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悠游度日
内容
编辑推荐

悠游度日,事关自由。不单是买“麦当劳”还是买“汉堡王”、买“沃尔沃”还是买“萨博”的自由,还有自由自在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摆脱老板、薪水、上下班、消费和债务的自由。悠游度日,事关欢乐、满足与欣喜。

悠游度日有益身心健康。本书旨在歌颂悠闲懒散的生活作风,抨击西方世界里奴役、腐蚀、钳制众多我辈中人的工作文化。

内容推荐

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无所事事绝非易事。身边总有那么多人想让你干点什么。有鉴于此,作者特地从过去三千多年的哲学、小说、诗歌、历史等诸多学科中遴选出闲散著作的真经,为我辈闲人提供精神炮弹,打赢这场针对工作的战争。而且,单是闲人先哲的数目,便可证明吾道不孤。

世间正在酝酿一场革命。妙的是,要加入这场革命,唯一要做的,就是什么也不做。加入我们的队伍吧,本性自由的男男女女,这会是世间最愉快的革命。

目录

序言

8 a.m.:千古艰难唯起床

9 a.m.:又累又麻烦

10 a.m.:睡懒觉

11 a.m.:溜号,以快乐与获益之名义

正午:酒后不适

1 p.m.:午餐之死

2 p.m.:论生病

3 p.m.:打盹

4 p.m.:喝茶时间

5 p.m.:漫步

6 p.m.:一天中的第一杯酒

7 p.m.:论钓鱼

8 p.m.:吸烟

9 p.m.:闲居家中

10 p.m.:酒馆

11 p.m.:闹事

午夜:月亮和星星

1 a.m.:性与闲散

2 a.m.:谈话的艺术

3 a.m.:派对时间

4 a.m.:冥想

5 a.m.:睡眠

6 a.m.:论假期

7 a.m.:白日梦

试读章节

由于这种主导思想的普遍存在,人们对工作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一旦涉足工作这个卑微的世界,很快便会因为受到的屈辱而感到震惊。我曾干过的最恶劣的工作,是在伦敦彰思礼巷(Chancery Lane)附近的一家小报当研究员。在那之前的两年,我在大学里读读小说、办办杂志,在一个硬核朋克乐队里演出,每天睡到自然醒。一言以蔽之,我是自己时间的主人,干什么事全看我乐意。那会儿倒好,一天八小时,全用来给阿斯达(Asda)的新闻办公室打电话,打听炖豆子的价钱。早上我恶习难改地迟到,朋友看起来都比我成功,我又痛恨让人打发到车库去取编辑的车,也痛恨参加什么该死的“咖啡跑步”。21岁的主人,就这样沦为22岁的奴隶。

所以,没意思。无论是金钱、情感,还是智力,都绝对谈不上有什么回报。那份工作提供的唯一真实乐趣在于它的负面之处:收工之后和同事一起泡吧,抱怨老板。钱也入不敷出,我甚至没有闲钱作为补偿!那时候的钱似乎只够付来回车费、中饭的三明治还有房租。我在那儿呆了将近两年,我得说,整个经历除了揭露一个办公室可以无趣、无味到何等折磨人的地步之外,纯属浪费时间。从中我了解到当奴隶的唯一回报远不是什么快乐、满足和金钱,而是痛苦、怨恨和拮据。可怕的讽刺是,当我们觉得手头的工作既无趣又无钱的时候,我们竟会认为换个好点的工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一切照旧’,一个绕不出的怪圈,一个可怕的局。英国情景喜剧《办公室》对此有着精彩的讽刺。

为了替严苛的职场生活辩护,有人会说:“啊,可是,人是为了社会交往才喜欢工作的呀!”坊间流传着一个经久不衰的荒谬故事,说什么一个人中了彩票,尽管再也不用干活,却不辞掉最低薪资水平的工厂工作。我从不相信这种鬼话。不,我不相信有人会喜欢这么不如人意的环境下发生的社会交往:灰扑扑的环境、未曾选择与之共处的人、让人丧气的餐厅,不准抽烟,不准喝酒,墙上还有高高在上的“企业使命宣言”。谁会当真觉得没了工作,所有的社会交往都会随之消失?绝大多数人都是社交型动物,我们自能交往,不用雇主帮忙。难不成我们没有家人、朋友、酒馆、咖啡馆、酒吧或者市场?

再说了,不管什么时候,工作时找乐子总会让老板大皱眉头。我在报社的时候,老板常常因为我们交头接耳而大加训斥。芭芭拉·埃伦里奇写了本揭露美国低收入者生活的杰作,叫《镍币与银币》(2001年),书里说,廉价餐厅和清洁公司的员工常常因为所谓的“八卦”和闲聊受到训斥。

英国历史学者E.P.汤普森在他的经典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里说,工作岗位这种东西,是相当近代的现象,它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在18世纪中叶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工厂出现之前,工作多是偶然发生而非计划安排的事务。彼时人也工作,没错,他们也“上岗”,但是,受雇于某一特定雇主、不从事其他赚钱活动的观念是没有的。那时,普通人享有的独立程度,远比现在高。

拿织工来说,织工本来大多自己给自己打工,工作的方式和时间全看自己高兴,直到1764年织工兼木匠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詹妮纺纱机、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年轻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指出,织工曾经能够支配自己的时间:“因此织工常可置些财物,租下一小块土地,闲暇时加以耕耘。由于织工乐意什么时候纺织就什么时候纺织,乐意织多久就织多久,闲暇时间是尽有的。”他在1845年发表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里写道,“过去,织工无须超负荷工作;干的活不超过自身选择,赚取他们需要的东西。”

除了生活自主而悠闲,这些织工还控制了整个生产流程:生产布匹,卖给走街串巷的商贩。这是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方式;恩格斯说,对于另一个村庄的事,哪怕这个村庄离自己只有五英里,这些织工也所知不多,甚至毫无兴趣。但是,这些织工不受某个工作岗位的奴役。他们关注的是任务,不必受制于朝九晚五的规矩(这条规矩的先祖更野蛮:从破晓到薄暮)。他们干需要干的分量,从不多干。那时候的时间,并不像本杰明·富兰克林后来声称的那样,等于金钱。为了说明工业革命前的工作模式,E.P.汤普森在《乡规民俗》(1991年)里摘录了一些描写20世纪初墨西哥矿工的文字。这些意志坚定的墨西哥人,“如果所得足够生活必需,每周只愿工作三到四天”。他们更喜欢按件计酬,而不是按时计酬:“要是合同、担保文件规定每挖一吨的价钱,至于挖一吨要花多少时间、期间多频繁地坐下来思考人生都随他自己的便,这些矿工的工作活力将会非同寻常。”可以合理地推测,这大概是越早干完就能越早上酒馆的缘故。

工业革命前快乐的墨西哥人,1750年前快乐的农夫,在吃肉、喝英国啤酒必需的工作时间之外,不明白有什么必要干得更久。汤普森写道:“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人能控制自己的工作生活,工作模式总是忙碌与闲散的轮流交替。”

工作与生活曾经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比方说,下雨的日子,织工也许织八到九码的布。而在其他日子,按同期日记记载,没准只织两码,然后“用车床干了些杂活,到院子料理了些零星活计,傍晚写了封信”。也可能去摘樱桃,为乡里水库出力,帮母牛下仔,砍树,去看公开执行的绞刑。汤普森在这儿插了句话:“今天,部分自由职业者仍然奉行这一模式,艺术家、作家、小农场主,或者还得加上学生(以上全是闲人)。居然还惹出这一模式是否属于人类‘自然’工作节奏的争议。”

也就是说,在“黑暗的撒旦工厂”降临之前,英格兰是闲人之国。然而,这种混混沌沌的处世之道令同期的道德家们深感困扰。此辈坚信,人就该忙个不停,否则准出乱子。1820年,中产阶级观察家约翰·福斯特用一种惊骇莫名的语气写道:农业劳动力完成工作之后,“一天还有几小时,几乎想干嘛就干嘛……他们会……连着几小时聚在一起……坐在条凳上,要不躺在河岸或土丘上……沉溺于纯粹的空虚与呆钝”。P11-13

序言

悠游度日有益身心健康。本书旨在歌颂悠闲懒散的生活作风,抨击西方世界里奴役、腐蚀、钳制众多我辈中人的工作文化。

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无所事事绝非易事。身边总有那么多人想让你干点什么。有鉴于此,本人特地从过去三千多年的哲学、小说、诗歌、历史等诸多学科中遴选出闲散著作的真经,为我辈闲人提供精神炮弹,打赢这场针对工作的战争。而且,单是闲人先哲的数目,便可证明吾道不孤。

悠游度日,事关自由。不单是买“麦当劳”还是买“汉堡王”、买“沃尔沃”还是买“萨博”的自由,还有自由自在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摆脱老板、薪水、上下班、消费和债务的自由。悠游度日,事关欢乐、满足与欣喜。

世间正在酝酿一场革命。妙的是,要加入这场革命,唯一要做的,就是什么也不做。加入我们的队伍吧,本性自由的男男女女,这会是世间最愉快的革命。

2004年6月16日于北德文郡

www.idler.co.uk

书评(媒体评论)

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明]洪应明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清]项莲生

醉卧阶下听蝉鸣,闲坐石上论诗书。懒慢本是心境,让我们像先贤一样,体会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在懒散中找到自己,成就自己。

——网友慕鹤

悠游度日——偷自己的懒,让神仙羡慕去吧!

悠游度日——时间可超频?偷闲好妙招。

偷闲,不算偷,偷闲,全人类的事儿……

——网友莲鲢

生命,不仅仅是奋斗!

——网友Rogerswu

悠哉游哉,向喧嚣中觅寻“悠然见南山”的恬静与闲适……

——网友沙河烟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悠游度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汤姆·霍奇金森
译者 吕准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26417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65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