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文学的研究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以知识者为题材的小说研究尤其受关注不够。本书以此为选题,独具学术眼光,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书中具体分析研究了:巴金、路翎、师陀、王西彦等几位著名作家的小说。
| 图书 | 独立精神的坚守与失落(四五十年代知识者题材小说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文学的研究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以知识者为题材的小说研究尤其受关注不够。本书以此为选题,独具学术眼光,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书中具体分析研究了:巴金、路翎、师陀、王西彦等几位著名作家的小说。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动因 二 研究现状 三 概念界定 四 语境、立场、方法 五 研究的范围、视点及构架 引论 从五四到抗战——现代知识者的思想变动 一 从传统的“士”到现代的“知识人” 二 启蒙的兴起与精神的高扬 三 时代的转变与精神的转向 第一章 历史行进中的艰难选择 一 战火中的精神炼狱 二 40年代国统区、沦陷区的知识者题材小说 第二章 巴金:家的出走与眷恋 一 《火》:爱的悲剧 二 《憩园》:家的挽歌 三 《寒夜》:家的破碎与向往 余论 第三章 老舍:知识者的文化批判 一 老派知识者 二 新派知识者 三 正派知识者 四 老舍的困惑与追求 第四章 路翎:书写生命的激情 一 两个路翎:彗星与流星 二 精神世界的波澜 三 蒋纯祖的悲剧 第五章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一 文明批判与知识者的嘲讽 二 《人兽鬼》:知识者的灵魂剖析 三 《围城》:形象哲学与知识者的众生相 第六章 师陀:诗意追求与现实批判 一 短篇中的三类知识者 二 《马兰》:命运的重压与反抗 三 《结婚》:生存与道德的较量 余论 第七章 王西彦:平民知识者的观察与书写 一 生活困顿中的灵肉煎熬 二 精神的彷徨与沉沦 三 知识者的奋起与追求 第八章 自由与规范 一 解放区的文学气候与作家感应 二 知识者小说的两种声音 第九章 丁玲:个性的浮沉 一 孤独而矛盾的叛逆者 二 革命时代的爱情 三 知识分子精神的复苏与熄灭 第十章 主流与主流之外 一 50年代精神气候与作家心态 二 中心与边缘 第十一章 陈翔鹤:历史深处的孤愤 一 青春的感伤与苦闷 二 战争年代的人格写照 三 走出合唱的独奏 第十二章 结语:重提现代性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独立精神的坚守与失落(四五十年代知识者题材小说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汪振军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506147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6 |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0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河南 |
| 长 | 210 |
| 宽 | 147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