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认为一切都晚了,这本书属于你。如果你已经厌倦平庸无奇的生活,这本书属于你。如果你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人,这本书属于你。如果你不相信爱情,这本书你应该品读。如果你想知道友谊,这本书属于你。如果别人的眼光对你造成很多困扰,这本书属于你。…………
2.走遍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之后,再次探险号称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神秘、危险和刺激,让人热血沸腾
3.真爱永恒,真情永在。如果你相信爱情和友谊,这本书会让你更加坚定;如果你不相信,这里的故事会让你改变。
4.畅销书《我们始终牵手旅行》的作者左手亲笔作序推荐。
《相遇再晚也不迟》骆进之等著。
《相遇再晚也不迟》介绍:选择相信,相遇再晚也不迟,不要在抱怨中为自己带上枷锁。爱情、友谊还有那未知的自己,只有我们相信终会彼此相遇,它们才有可能在我们生命中出现。三个事业有成的男人和一位初出茅庐的姑娘,他们相信自己,所以踏进了号称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他们相信爱情,所以终成一对姻缘;他们相信友谊,所以共渡难关。风景再美,也美不过路上的相遇。
《相遇再晚也不迟》由骆进之等著。
玛雅遗址较大的有四处,帕伦卡是其中一处,年代最为古老。挖掘出的2.5平方公里遗址仅为整体面积的十分之一,还有一千多座建筑仍在地下。约公元前100年,这里已经有了小镇,到公元5世纪成为一个城邦。帕伦卡也是第一座让欧洲人重新发现玛雅文化的遗址。18世纪末,一位名叫卡尔德隆的欧洲人意外地发现了这处丛林中的古迹,就此掀起了一股寻找玛雅遗迹的浪潮。
昨天当地一家旅行社的导游说,明天就会晴了。可早上还是细雨蒙蒙,我们也只好出发。到了那里8点不到,门还没开。当地导游来拉生意,500比索一小时。我们当然不会要,只问他这天气会不会好。他说听过天气预报,还要下三天。这里一年之中有十个月是下雨的。
铭文庙是帕兰卡遗址中最高且最重要的建筑,矗立在一座有9层台阶的巨石金字塔的顶端,有5个门,在其内一厅的三面墙壁上雕刻了617个象形文字,是最长的玛雅铭文之一,因此而得名。
1950年,墨西哥考古学家鲁兹·卢伊利埃在考察碑铭神殿时,发现内墙一直延伸到地下,一块大石板周边有钩眼。当他把那块大石板慢慢吊起来时,发现有一条石砌的通道向地下延伸。鲁兹花了三年时间将这条通道清理出来,通道向下延伸约20米,尽头静立着一堵厚重的门。在摇曳的灯光下,鲁兹看到了玛雅考古史上最惊人的景象:一座国王的陵墓横陈眼前!墓室长10米,宽4米,高7米,四壁的浮雕代表玛雅神话的9个夜神(亦称阴间9主神)。整个石棺用一块5米长、3米宽的巨石雕成,里面的人物正是王朝盛世的建立者——帕卡尔国王。同样巨硕的棺盖上,刻着一幅极其精细完美的浅浮雕,表现帕卡尔躺在巨大的死亡面具上缓缓落入冥界的情形。主张“玛雅文明天外说”的人借题发挥,说这上面刻画的正是—个驾驶着宇宙飞船的飞行员!
帕伦卡的玛雅人也有球场,比赛他们的足球,赢的一方队长要献出他的头,献给“神”。我都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还是考古学家搞错,真是岂有此理!思维逻辑若混乱到这种地步,怪不得玛雅人的文化会消亡。
一路上老是碰到一对荷兰来的老夫妻,男的70岁。在我们休息的时候,他们走过来,一起聊天。话题是从我们眼皮底下的一群人开始:
“那群是德国人。”那位荷兰老先生说,“我能听懂他们在讲的话。他们是个宗教团体,那个在讲话的男人是头头。他在对他的信徒说,你们就像蜡烛的光,需要有黑暗,蜡烛才显出光亮……什么狗屁理论……”老先生看我们都笑了,继续发挥:“你看他一个人讲了多久了。这么好的地方,大家大老远的过来,应该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环境,好好看看一千多年前的古老文化。叫人家全围着他听他放屁,尽秀自己。” 他的太太也插上来说:“这种人很险恶的。”P48-49
洲际自助旅行是一个人智力、体力、勇气和金钱综合能力的完美体现;探古访幽、投身自然是人生的最高体验。
《相遇再晚,也不迟》与一般的游记不同,其中隐含着三条脉络:明的第一条是探寻玛雅古迹的神秘和拉美风土人情的知识之旅;第二条是浪漫邂逅的爱情之旅,适合青年读者胃口;第三条暗的线索是,通过外部游猎达到自我认知及感悟的心路历程。
此游记是三位澳大利亚籍华人才俊骆进之、翁维民、张仲衡和一位中同东部沿海走出来的年轻女子黄瑛用足迹编织的故事。
翁维民1978年上大学,学的是医学,毕业后当了医生。他久有周游天下的愿望。为了能了此宿愿。他于1988年赴澳大利亚,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经过十余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在21世纪初踏上了理想之途。2005年他干脆卖掉了自己的公司.提前给自己退休,与妻子一起驱车北美2.1万余公里,踏上了周游世界的旅程。2006年4月至8月,翁维民从埃及开始,走遍了非洲12个国家。老翁应该属于第一批真正通过白助旅行而走向世界的华人。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完全依靠公共交通工具,从北往南纵贯整个非洲大陆,事后并将自己这次非洲经历写成《纵横非洲四万里》一书的华人。精彩的旅程、动人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让老翁的第二本书《一个环球旅行者的印记》被台湾大学和台北大学列为大学生的课外必读书。
骆进之也是抱着看看精彩的外面世界的目的,于1990年赴澳大利亚,经过数年努力打拼,成为了悉尼一名优秀的从事股票、外汇、期货交易的炒家,在澳大利亚华人投资界中声名响亮。他的《决战股海》在2000年名列澳大利亚十大最畅销中文图书之一。2010年后,骆进之毅然“金盆洗手”,离开了拼搏多年的金融投资界,而开始他的上下求索的文化苦旅和灵修实践,足迹踏遍了几乎中国各地的名山大川,以及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旅游和摄影成为他新的爱好。
或许翁骆二君祖籍都是浙江宁波,有着相似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背景,都有着成功的经商经历和周游世界的共同理想,因此在2010年的一次圣诞派对认识时,都相见恨晚、惺惺相惜。此时翁维民已经游历了全世界120多个国家,他说起2011年2月打算游历中美洲,邀请骆进之结伴同行。
张仲衡是翁骆的共同朋友,到澳大利亚二十多年从未间断他的艺术创作。2011年2月1日,翁骆邀请张仲衡一起共同游历了墨西哥和古巴。翁骆二君在继续挺进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等国之外,还去了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3个国家。
黄瑛,一个初出茅庐的80后小女子,爱好旅游却还没经历过世面,跟随几个大哥第一次闯荡江湖,用她敏感的心灵和鲜活的流行语言,记录了亦惊亦喜的旅游故事,为整本书增添了浓郁的浪漫色彩。
由于中南美洲许多国家尚未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至今去过那里旅行的中国大陆人还很少,甚至在中国关于中南美国家信息的中文书籍也不易找到。他们是中国人中为数不多的吃螃蟹者,也是踏上中南美土地的少数大龄背包客。他们乘坐当地老百姓的公交车,有时住在青年旅社,并深入到民间采风,生动地记下了他们中南美旅行时的见闻、思考和随想。并将其与12个围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自然和风土人情有机穿插,还拍摄了大量充满了拉丁民族风情的高品质影像,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令人神往。
翁骆张黄诸君将他们中南美之行的文字速写与图片结集为《相遇再晚,也不迟》出版,并嘱余为之写序。余不才,也不曾去过中南美,但翻阅此书,先睹为快,见到了墨西哥如树一般的仙人掌,智慧的玛雅先民创造的奇迹,委内瑞拉的美女,哥伦比亚的惊险,赤道火山的神秘……真切地过了一把神游中南美12围之瘾。相信读者诸君在阅读此书时除得到美的享受外,也能了解中南美这片神秘而美丽土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和人文风光,更能体会到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悲天悯人的普世情怀,以及对人类和平、自然环境和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对于那些计划前往拉美旅游的朋友来说,此书是一本难得而生动的指南,能相伴于您的旅程,启迪您的心灵深处。
是为序。
张梦新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3月于杭州
一年后
一年后。
Nancy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世俗的眼光,借旅游之名私奔悉尼,投入Jason怀抱,开始了共同的人生之旅。John作为婚人,见证了一场真实而浪漫的爱情。旅行家ww又开始了环球旅游,途中也给他们送去了祝福。
时届2012年中,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所谓玛雅人推算的世界末日,还需要往后推七千年。在有些宗教里,也经常提及世界末日和最后的审判,本意在规劝人们抓紧时间认识真理,人生无多,及时行善,活好当下。可惜不少人却利用这些来吓唬人以达到某种目的,却又屡屡预言失败,反过来印证了一句老话:恐吓和辱骂不是真理。
凡有生命的,都有生有灭,—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种文化,有兴起兴旺到衰落消亡的过程,那就叫无常,合乎规律。不用遗憾,不必奢望,就像我们的旅行,再长的路也有结束之日,只有无形的记忆与,心灵的领悟长存。
Jason把自己的日记和John的速写日记,以及ww的ppt格式的《拉美12国风情》及他的几篇游记和部分精彩照片,Nancy的博文和小贴士收集编撰,起名为《相遇再晚,也不迟》,既为四人行做个纪念,也为驴友们提供参考信息。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梦新为此书写下了精彩的序言,在此深表感谢。
骆进之 翁维民 张仲衡 黄瑛
2012年7月于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