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精)/经典译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写的是关于一个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以及与社会之间的斗争故事,追溯了一个德国音乐家在许多艺术斗争中演变的历程。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爱德蒙·高斯称此书为20世纪的最高贵的小说作品。

内容推荐

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在江声与钟声中,音乐家克利斯朵夫成长,反抗,进取,成名……这是一部昂扬奋斗精神与人格力量的书:冲破狭窄的天地,迈向更高的境界。浩瀚的篇章,恢宏的蕴涵,使这部长篇超越主人公个人的历险记,而成为人类的一部伟大史诗。

目录

上卷

《约翰·克利斯朵夫》引言

黎明

 Ⅰ 

 Ⅱ 

 Ⅲ 

清晨

 Ⅰ 约翰·米歇尔之死

 Ⅱ 奥托

 Ⅲ米娜

青春

 Ⅰ 欧莱一家

 Ⅱ 萨比纳

 Ⅲ 阿达

反抗

 Ⅰ 流沙

 Ⅱ 陷入困境

 Ⅲ解脱

作者与自己的影子(克利斯朵夫)对话

广场上的集市

 Ⅰ

 Ⅱ

下卷

安多纳德

屋内

 Ⅰ

 Ⅱ

女朋友们

燃烧的荆棘

 Ⅰ 

 Ⅱ 

新生

 Ⅰ 

 Ⅱ 

 Ⅲ 

 Ⅳ 

与约翰·克利斯朵夫告别

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朋友们

试读章节

屋后江河咆哮,向上涌动。从黎明时分起,雨点就打在窗棂上。雨水在雾气弥漫中顺着窗玻璃的裂隙汩汩下淌。昏黄的天色暗下来了。屋里潮湿,了无生气。

婴儿在摇篮里躁动。虽说老人进屋时已把木屐放在门口,但他在地板上的走动声仍然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孩子哼哼唧唧起来。母亲从床上探出身子,欲抚慰孩子;老祖父摸索着点燃了灯,怕婴儿被黑夜吓着。火焰照亮了老约翰·米歇尔红红的脸、又粗又硬的白胡子、粗暴易怒的神态以及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趿着一双宽大的蓝色软底鞋,向摇篮走去,外套散发出潮气;路易莎示意他别走近。她长着一头看似发白的金色头发,两颊瘦削,像绵羊般柔和的脸庞上有几颗雀斑;她的嘴唇厚而苍白,难以合拢,笑起来怯生生的;她的那双湛蓝的眼睛四顾茫然,瞳仁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儿,饱含温情,此时她正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孩子。

孩子醒了,哭了起来。他那迷惘的眼神游移不定。多么吓人啊!无边的黑暗、融融的灯火、混沌初开时脑中的幻觉、周围令人窒息而嘈杂浮动的夜色;在他上方,这几张硕大的脸庞如幻似影,像无底的黑洞之中透出几束摇曳不定的天光似的专注着他,露出痛苦的神情。他们的目光把他穿透,直射进他的心灵深处,他怎么也闹不明白!……他没有力气喊叫,吓得不敢动弹,眼睛和嘴都张得大大的,只能直着喉头喘气。他那颗浮肿而巨大的脑袋皱巴巴的,形成了可笑又可怜的怪相;他的脸和手上的皮肤呈棕色,泛着暗红上面还有黄巴巴的斑痕……

“天哪!他多丑啊!”老人肯定地说道。

他走去把油灯放在茶几上。

路易莎像挨训的小姑娘似的噘起了嘴,约翰·米歇尔用眼角瞟着她,笑了。

“你总不至于要我说他好看吧?说了你也不相信。行啦,又不是你的过错。孩子生下来都这样。”

方才,灯光和老人的目光使孩子吓得呆呆的一动不动,这时他习惯了,嚷嚷起来。也许他从他母亲的目光里感到一种抚慰,使他敢于诉苦了吧。她向老人伸去双臂,说道:

“把他递给我吧。”

老人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始发表议论:

“孩子哭,大人不该迁就,随他哭去。”

不过,他还是走过去抱起孩子,嘴里却嘟嘟囔囔地说道: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丑的孩子。”

路易莎用发烫的双手接过孩子,藏在自己的怀里。她带着喜悦而尴尬的神情笑吟吟地注视着他。

“啊!我可怜的小家伙啊,”她满脸羞涩地说道,“你真难看,真难看,可我是多么爱你哟!”

约翰.米歇尔又转身回到火炉旁;他开始捅火,嘴里叽叽咕咕的,气鼓鼓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笑意,其实他并不真的在生气。

“好闺女呀,行啦,别难过了,”他说道,“他还会变的。再说,漂亮管什么用?我们只希望他将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就行啦。”

P3-4

序言

罗曼·罗兰一八六六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镇。他的父亲一族上溯五代都是公证人,母系一族上溯几代虽不是清一色的公证人,但也有几个从事这一行当。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扎根在尼韦内这片土地上,所以罗兰常常不无自豪地称自己为“土生土长的高卢人”。罗兰从小就体弱多病,终日关在深院高墙之内,小他两岁的妹妹在他五岁时就夭折了,给他母亲精神上的打击很大,因此罗兰的童年生活始终笼罩着一层阴影,他的一生都为之受到影响。

一八八○年,在母亲的坚持下,罗兰离开故乡到巴黎读中学。他一生都不喜欢巴黎,他曾写道:“我在十五到十七岁,呼吸到的净是污浊的气息。”他在巴黎不再像童年时在故乡对宗教那么虔诚了,而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思考、敢想敢为的品格。十八岁时,他如痴如醉地阅读了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著作,称之为是他“多年来心灵的甘霖”;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又让他很受启发,使他在道德和审美观念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罗兰曾两次报考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但均告失败,一八八六年终于被该校录取,初攻哲学,后改攻历史学,他的导师便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米什莱,真可谓“名师出高徒”了。

当时,他有两个最亲密的朋友,一个是克洛岱尔,另一个是苏亚雷斯,这两人日后也都成了大名。罗兰在青年时代就立誓不以教员为终身职业,并且立誓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得有碍他的思想自由为前提;为了逃避毕业后当教员的命运,他告别了亲爱的母亲,只身来到罗马,在罗马的法国学校注册入学。罗曼·罗兰称罗马是他的“再生地”,他在那儿享尽了目光,沉湎于生动活泼的历史研究之中,领略到雕刻艺术之美,品尝到初恋的甘苦,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并且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才能。在那儿,他结识了一名年逾古稀的贵妇,名叫玛尔维达·冯·梅桑博格,她是个法裔德国人,社会关系极广,为他引荐了当时许多伟人,如马志尼、尼采、瓦格纳;也就在那儿,他写下了最初的几个剧本,而早年在巴黎高师时酝酿创作一部“音乐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设想,也勾勒出大体框架,他由此对“古老的德意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罗马,罗曼·罗兰与玛尔维达相伴去德国游览了一些景点,迷恋上瓦格纳的音乐,在莱茵河畔流连忘返;一八九一年七月间他回到巴黎后,稍事休息,便结婚了。他的妻子是法兰西学院一名教授的女儿,名叫克洛蒂尔德,富有、善交际、赶时髦、有教养,而崇尚独立自由的罗兰当时没有固定的工作,小家庭只能依靠妻子的嫁妆为生,这门不般配的婚姻在一九○一年便解体了。罗兰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这样写道:“我必须离开我曾经爱过、现在仍深爱着的那个女人,因为我们在生活中,谁也不愿为对方做出牺牲。”

为了生存,罗兰一时只能违心地执掌教鞭了,但与此同时,他写了大量剧本,诸如《圣路易》、《狼群》、《丹东》等等,均发表在《半月刊》上,从此与该刊创建人查理·贝居成了终身好友,在往后的数十年间,他俩的友谊虽有过不少波折,但一直延续到罗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九○三年,《贝多芬传》使罗兰一举成名,这是他的“伟人传记系列”的第一部;接下便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他在一九○三年至一九一二年的十年间,写了十个分册。这部巨著不仅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确立了罗曼·罗兰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也使他从此不再受经济的困扰,从而一劳永逸地从教师生涯中解脱出来。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兰发表了著名的《超然于纷争之上》的评论集,他的本意是希望莱茵河两岸的人民团结并进,共同创建欧洲文明,不料却同时遭敌对双方的怒斥和辱骂。他对西方失望了,尽管他在一九一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对欧洲的前途仍然不抱信心;一九一九年凡尔赛条约签订后,他在一篇文章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可悲的和平。屠杀无辜百姓的两国政府间的可笑的默契。谁又想到明天会如何?”

在罗兰看来,“明天”的希望在东方,首先是印度古老的哲学,他认为“欧洲自身已不足以拯救自己”。一九二三年,他出版了《甘地》一书,那是他与许多印度知识分子通信、交谈后,自己苦思冥想的成果。一九二六年,他在维尔奈夫自己的别墅接待了泰戈尔和尼赫鲁,又于一九三一年接待了甘地。

一九一七年,俄国革命的成功给罗兰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他对革命仍顾虑重重,认为倘若共产主义是为人民服务,有利于和平的,他就拥戴和鼓励;倘若它是压迫人民,对和平构成威胁,他就揭露,并且与它分道扬镳。

一九二三年,虽然他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主持了世界和平大会,后来二次世界大战仍然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这回,他心灵上受到的创伤是永远不会愈合的了。在这期间,他又创作了《欣悦的灵魂》、《心灵历程》,续写他的《革命戏剧》系列等作品。一九三四年,他娶了一位俄国少妇为妻,其母是法国人;婚前,他与第二任妻子通信达十年之久,这是一次成功的婚姻,直到他临终前,他的妻子始终是他的生活和工作中最忠诚的伴侣;自罗兰离世之后,她仍抱着对罗兰最诚挚的爱忘我工作,积极出版罗兰的著作,宣扬罗兰的思想,致力于罗兰未竟的事业。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精)/经典译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罗曼·罗兰
译者 韩沪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14891
开本 32开
页数 129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9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5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42
印次 13
出版地 江苏
215
150
6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