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健康·心理”专栏32篇阐述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文章,包括父母溺爱、高考压力、青少年网络成瘾等方方面面的家庭问题。所取案例真实,分析透彻入理。专业的心理学原理与概念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鲜活,足以被所有普通人理解、接受,进而促进为人父母者的成长,不让家庭伤人的悲剧再次重演。
| 图书 | 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健康·心理”专栏32篇阐述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文章,包括父母溺爱、高考压力、青少年网络成瘾等方方面面的家庭问题。所取案例真实,分析透彻入理。专业的心理学原理与概念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鲜活,足以被所有普通人理解、接受,进而促进为人父母者的成长,不让家庭伤人的悲剧再次重演。 目录 自序/武志红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放纵型溺爱:最懒惰的爱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优点 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考试瘾比网瘾更可怕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父母,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孩子“无意捣蛋”可能有内情 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高十二、初九与压力 如何一年圆“北大梦” 妈妈的苦恼:我有个“坏”女儿 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苦难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幼年管教狠,长大爱自欺 嫁祸责任:邪恶的诞生 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 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孩子当不了家庭保护神 父母像小孩,儿女莫纵容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不要把杈力规则带回家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分离: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你的恋爱。是不是为父母而谈? 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四年没性爱,究竟错在谁 慎防亲密关系中的“洗脑” 小心!“冲喜”冲出精神疾病 2006年的6个爱的谎言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武志红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28672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0 |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9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78-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3 |
| 宽 | 164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