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正简》是苏雪林屈赋研究丛书《屈赋新探》中的第二本,在本书中,作者综合运用文字学、音韵学、神话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知识,汲取历代楚辞笺注者的成果,对屈原长诗《天问》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剖析和解读,将全诗分解、归纳为“天文部分”、“地理部分”、“神话部分”、“历史部分”、“乱辞部分”五大部分。
图书 | 天问正简(精)/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天问正简》是苏雪林屈赋研究丛书《屈赋新探》中的第二本,在本书中,作者综合运用文字学、音韵学、神话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知识,汲取历代楚辞笺注者的成果,对屈原长诗《天问》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剖析和解读,将全诗分解、归纳为“天文部分”、“地理部分”、“神话部分”、“历史部分”、“乱辞部分”五大部分。 内容推荐 《天问正简》对奇妙而又晦涩难解的屈原长诗《天问》进行了匠心独运的剖析和解读,将全诗分解、归纳为“天文部分”、“地理部分”、“神话部分”、“历史部分”、“乱辞部分”五大部分,运用神话学、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的观点对各部分所蕴藏的“神秘”内容作了阐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目录 自序 引言 天问原文 天问正简 第一编 天文部分 邃古之初 冯翼惟象 明暗与三合 圜则九重 斡维、天极、八柱 九天之际及隅隈 天何所沓及十二辰 日所出入及其行程 月之盈亏与月兔 女岐与九子母 天门 第二编 地理部分 洪渊与地柱 应龙与大瀛海 共工头触不周山 九州位置及归墟 东西南北之修衍 昆仑的悬圃与层城 昆仑层城的四门 烛龙与若华 冬暖夏寒之区及石林与能言兽 九首的雄虺 黑水三危不死之国 第三编 神话部分 绪语 上篇 《旧约·创世纪》 中篇 后羿射日神话 下篇 印度诸天揽海故事 附录 传说的不死药对于中国历史社会之影响 第四编 历史部分 第一部 夏代 舜的故事与印度史诗 鲧禹治水的传说 大禹以后的夏史 第二部 商代 第三部 周代 第五编 乱辞部分 中央共牧及蜂蛾 回水及采薇 薄暮雷电及厥严不奉 兄弟与噬犬 简狄与立鸟卵 彭铿之寿与斟雉 迁藏与惑妇 姜太公之际遇 武王载尸伐纣 荆动作师 告堵敖以不长 伏土穴望楚王改过 由整理《天问》而引起屈赋研究的兴趣谈(代跋) 附录 《天问》整理之初步 附录 苏雪林先生“天问研究”简介 说古籍编撰的神秘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天问正简(精)/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苏雪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0583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90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7.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42 |
宽 | 16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