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造纸行业科普著作,分三个部分:第一辑纸潭钩沉,回味造纸界以往的逸闻趣事;第二辑纸林觅踪,主要是讨论纸种的由来和涵义;第三辑纸径探幽,主要是泛谈造纸界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及思考。
图书 | 造纸趣话妙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造纸行业科普著作,分三个部分:第一辑纸潭钩沉,回味造纸界以往的逸闻趣事;第二辑纸林觅踪,主要是讨论纸种的由来和涵义;第三辑纸径探幽,主要是泛谈造纸界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及思考。 目录 第一辑纸潭钩沉 1.1书法中的纸字 1.2蔡伦画像新解 1.3趣说卫生纸 1.4最早的中文报纸何时有 1.5中国纸牌的兴起和外延 1.6我国纸币的初始及演变 1.7废纸造纸起于我国宋代 1.8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1.9中外造纸的源流与交流 1.10打浆的起源与设备的演变 1.11造纸机是谁发明的 1.12我国最早的造纸学术团体 1.13我国古时造纸书籍的浏览与遗憾 1.14我国早期的纸张广告 1.15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地区的造纸业 1.16我国纸业期刊出版的点滴回顾 1.17全国手工纸首次大会的联想 1.18吾国纸业人物杂忆 第二辑纸林觅踪 2.1莎草纸的启发 2.2新闻纸的发明 2.3小议文化用纸的命名 2.4浅释“轻型纸” 2.5信封纸的变迁 2.6名片与名片纸的故事 2.7彩色纸的诞生 2.8真假羊皮纸 2.9伸性纸袋纸简述 2.10玻意耳与石蕊试纸的发明 2.11滤纸与化学分析滤纸的区别 2.12索氏抽提器的由来 2.13从马粪纸说到蜂窝纸板 2.14五感纸与纸艺 2.15有趣的手工纸的质量指标 2.16宣纸与木版水印 2.17澄心堂纸之谜 2.18中国纸名与外国纸名的讨论 2.19中国纸名的再讨论 2.20由再生纸引发的议论 2.21从商标到防伪的纸水印 2.22尊重科学走出误区 第三辑纸径探幽 3.1我国纸种的现况和开发 3.2中文造纸名词标准化的探讨 3.3谈谈纸的六大系列 3.4功能纸:概念与概况 3.5特种纸及其研究与发展的思考 3.6合成纸及其发展前景 3.7包装用纸及其新进展 3.8近代文件用纸的识别与保护 3.9加工纸入门八题 3.10关于宣纸的几个问题 3.11论中国传统手抄加工纸 3.12干法造纸纵横谈 3.13电子纸挑战传统纸 3.14纸文化与科学技术 3.15李约瑟难题与中国造纸术 3.16略谈《纸相学》及其意义 3.17造纸科技文献的查阅及使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造纸趣话妙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仁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96055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5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7-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