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厨的画像/陶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这本著作中,作者走访了二十二位在料理及餐厅风格、料理哲学上皆不相同的主厨,深入了解他们的人生境遇,刺激他们踏上这条料理不归路的理由,及其产生迥然不同的料理风格与料理哲学的背景为何?本书兼顾文化层面及完整实用的资讯,是国内目前唯一综合深入介绍法国美食、主厨、餐厅的全方位美食文化经典。

内容推荐

法国料理向执世界料理之牛耳,到精致的法国餐厅用餐,被视为人生至高无上的享受。经长久的历史演进,法国美食已创下不凡的艺术成就,而造就出如此超载人类味觉及想像极限的魔术师,正是稳身幕后的大厨们……本书具体呈现法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27位名厨,放诸四海,他们皆为世界顶级料理家。他们分别在巴黎、里昂、阿尔萨斯、普罗旺斯、布列塔尼等地料理出法国美食的荣光。书中四百多帧精彩图片皆为作者亲至美食宝典《米其林》推荐的顶级餐厅,实地探访拍摄的作品。借由享誉国际的27位名厨同台演出,共谱美食理想国的神话。书中囊括每位厨师的成长历程、经典菜肴、餐厅的订位资讯、地图及建议菜单,你可以把它当作进入美食殿堂的实用指南,也可以卧游在美食环绕的字里图间。本书兼顾文化层面及完整实用的资讯,是国内目前唯一综合深入介绍法国美食、主厨、餐厅的全方位美食文化经典。

目录

“推荐序” “料理”艺术与哲学 阿兰·迪卡斯

“推荐序” 进入法国美食殿堂 谢内尔

“作者序” 解构巴黎精致美食餐厅 彭怡平

PART 1 巴黎Paris

1.料理界的拿破仑贝尔纳·吉约丹

2.古典料理铁人菲利普·勒让德尔

3.料理界超现实主义大师阿兰·帕萨尔

4.萨瓦料理的捍卫旗手居伊·马丁

5.至真纯美的料理人多米尼克·布歇

6.酒菜剧场的旷世导演阿兰·森德汉斯

7.美食设计师阿兰·迪卡斯

8.味觉的实验工作坊孔提契尼兄弟

9.若埃尔·罗比雄的秘密传人埃里克·勒塞尔夫

PART 2 里昂Lyon

10.所向无敌的厨界教皇保罗·博库斯

11.印象派的厨艺家米歇尔和皮埃尔·特鲁瓦格罗

12.乔治·桑的私人厨师让·迪克卢

13.无为而c00k的厨界道家菲利普·茹斯

14.tl金字榉的园丁帕特里克·昂里鲁

15.超级料理明星贝尔纳·卢瓦索

16.贝列斯母鸡的捍卫骑士乔治·勃朗

17.诗意的大自然料理师保罗及马克·艾伯蓝

PART 3 普罗旺斯Provence

18.凇露国王克莱芒·布鲁诺

19.感性的母亲料理海娜·萨玛特

20.感官魔法料理师洛朗和雅克·普塞尔

PART 4 布列塔尼Bretagne

21.筑“香”梦的料理诗人奥利弗·罗林杰

22.料理艺术狂想曲乔治·佩诺 克洛德·科卢埃

试读章节

巴黎的某位知名美食记者写道:世上分为“餐厅”及“银塔”(La Tour d’Argent),“餐厅老板”及“克洛德·泰拉伊”。究竟“银塔”拥有什么样的魅力,使其得以击败其他巴黎三星级豪华餐厅,成为所有法国人终其一生,梦寐以求圆得的“梦想”呢?

伫立塞纳河畔,面对巴黎圣母院(Cath draleNotre-Dame)及圣路易岛(Ile Saint-Loui)的“银塔”,是全世界最美、最古老的餐厅,代表所有法国人一生的梦想。她是舞台中的舞台,而观众,则聚于世界最浪漫的舞台中心——巴黎!坐拥她无尽的千娇百媚,怀缅着过去的光荣……在她重新苏醒的等待中,幻想其所绽放的光芒,近乎海市蜃楼,让人屏息、困惑却迷恋。但,戏才刚刚启幕……

“肃静!”乐队指挥举起指挥棒,舞台监督盯牢舞台;“光线!”棒击地面的三声后,幕缓缓升起……全场一片惊呼……

从历史中走来

第一位出场的演员:身穿黑色燕尾礼服的侍者。

当我在他的带领下,走入深锁的铁门内,豁然在眼前展开的,是一间洋溢法式贵族风格的蓝色沙龙。蓝色的地毯直深入尽头的酒吧间。两旁小几上,放置着来自中国的青花瓷瓶,瓶内插满了白红两色剑兰。位于大厅的左侧,一张罩着透明钟罩的饭桌上写着“三位皇帝的晚餐菜单”(Menu du dinet“des trois empereurs”)样桌,是泰拉伊为了纪念他的外公——克洛迪于斯·比代尔(Claudius Burdel)而精心陈设。

他的外公是十九世纪末巴黎最有名的餐厅及咖啡馆“英国咖啡”(Café Anglais)的老板,拥有当时数量最多、年代最久远珍贵的葡萄酒收藏。而“英国咖啡”是当时巴黎上流社会及国际人士聚集休闲、打牌聊天的场所。1867年6月7日,趁参观“巴黎世界博览会”之际,普鲁士大帝纪尧姆一世(Guillaume 1er),在首相俾斯麦(Bismarck)的陪同下,与亚历山大沙皇二世(Alexandre Ⅱ)一同欣赏完首场的奥芬巴赫的《高贵女伯爵盖洛丝坦》歌剧后,共进晚餐。当时并非“鹅肝”的产季,但久仰鹅肝名声,坚持一偿宿愿,结果整间“英国咖啡”上上下下,跑遍全巴黎,只为了寻找一片新鲜鹅肝。结果,这场风起云涌的“鹅肝”品赏大会终于在肥嫩新鲜的鹅肝入口之后,圆满地结束!

在三位皇室人物酒酣胃满之际,克洛迪于斯·比代尔将他们吃过的菜单与酒单列出,作为历史纪念。两年后,在俾斯麦的主导下,巴黎被占领,“英国咖啡”主厨逃往丹麦某小岛,隐姓埋名,这后半段发展成“芭比的盛宴”中的情节;而克洛迪于斯‘比代尔被迫结束营业。之后不久,他将“英国咖啡”酒窖珍藏尽数赠与女婿,即今日“银塔”老板的父亲——安德鲁·泰拉伊(André Terrail),成为今日“银塔”酒窖的雄厚基础,也使得其酒窖得以名列吉尼斯纪录,并成为世界最好的酒窖之一。

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占领期间,泰拉伊将酒窖封起来,以防止德军破坏,直到大战结束,这批酒才重见天日。如今酒窖收藏有近五十万瓶,九千种不同的种类,如1788—干邑酒(cognac),波尔多1865—Chateau Siran,1875—Lafite—Rothschild及1896—Mouton Rothschild,勃根地1870—Clos Vougeot,及罕见的1947—Kurg的香槟;酒窖中,还设有一小型博物馆,“银塔”老板娘的照片被置放在一堆最名贵的酒藏之间,只有在罕有的访客到来时,才有缘得见。

当我随着侍者穿越长廊之际,一具约与人身长相等,镀金片打造的“持鸭人骑士像”,矗立在走道的落地镜前。古色古香的电梯门上,是新艺术风格的亮面铜镜仕女画,电梯旁则挂满了各种名人签名信函,及皇室贵族光临此餐厅时的纪念照。当电梯缓缓地往六楼上升之际,我竟有着如同飞入幻境、飘飘欲仙的错觉,想像着上升的电梯将带领我离开烦扰俗世,来到世外桃源。门终于开了,打醒了我的美梦。门口两旁挂着加框保护的四张老旧菜单,立刻吸引住我的目光……

荣光的晚宴

原来,十六世纪末以来,“银塔”餐厅已经举行过无数次轰轰烈烈的历史性晚宴了;而她的名字,也总是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挂钩”,其中包括1582年开幕以来的“亨利三世晚餐”。据膳食总管说,某日法王亨利三世(Henri Ⅲ)刚打猎回来,饿得发慌的他,菜方上桌,立刻如常地以手抓着食物,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龇牙咧嘴间,漫不经心地往邻桌一扫,瞥见来自威尼斯的商人们,使用仆人们自珠宝盒中取出的尖锐器具来插取牛肉片。他羞愧于自己的餐桌礼仪,因而自此之后,上行下效,使用叉子吃饭。

第二次历史性的晚宴则发生在1720年摄政王菲利普·奥尔良(Philippe d’Orléan)执政期间(1715~1723)。这位风流的摄政王在位期间,兴起“精致晚餐”(Souper’s Fins)全民运动。他亲自示范,带领两位绝色佳人阿依丝(Aissé)及茱诺(.1unon)共进温柔优雅的烛光晚餐,留下历史性的菜单。当晚的菜肴诸如“处女汤”(Potage:à la vlerge),以两位情妇命名的“芭哈贝荷女士鱼肉饼”(Patéde polsson Madame de Parabère),“阿依丝蝎水蜜桃”(Gratin de pches de 1a belle Aissé),甚或以他起名的“摄政王的小甜点”(Les mignardises du régent)等,皆颇具象征意涵,为法国“精致晚餐”文化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不仅于此,他还很得意地向我展示1890~1990年间,名人光顾此地的长长名单,及因“银塔”而一举成名的历史菜肴,如拿破仑时代时,“银塔”为了纪念他光荣的战绩,特地为他发明了一道脍炙人口的佳肴“番茄蘑菇炸鸡”(poulet Marengo)。我在那一叠厚厚的文件中,发现了几个我的知音。那个伟大的时代,多少文人才女、音乐家、政治家,都曾在此留下他们的足迹与唇印……如我最倾慕的女作家——乔冶·桑(George Sand,1804~1876)及同为作家的丈夫阿尔弗雷德·缪塞(Alfred de Musset,1810~1857);以《三剑客》(Les Trois Mousquetaires)小说声震文坛的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1870);以95册《人间喜剧》系列小说,批判当时社会,横扫古今的文坛兼美食界怪杰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以《巴黎生活》(La vie parisienne)轻歌剧,描绘十九世纪巴黎多彩多姿生活的奥芬巴赫(Jacque s Offenbach,1819~1880) )等。P15-19

序言

主厨的角色开始或限于工匠的工作,所完成的是自然的作品。它在于不粉饰已经是很美好的大自然产品,使其非常好;重要的是,保存组成菜肴的每个元素自然、原始的味道。

一直以来,美食只反映某个社会及某个时代。现在,美食必须佐以更好的训练,所有我的哲学建立于唯一的原则,那就是再纳入基本的、简单的、可听见及可了解的料理,使其在传统、发展与现代性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在食材与烹调法的选择上“传统”;在国与国间思想的研究及心得的交换上“发展”;在技术的运用层面、精准地掌握、严格地执行,以取代人为的无规律性,并借此三者——技术、精准、严格,以达到“现代化”。

特别的料理并非是无用的盛宴;它调和了自然、工作以及文化,如此这样的国家不会消失,并且,这个艺术保存必须永久保存的。

我大力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的人,尤其是中国人,因为这本书透过对几位厨师的描绘,使我们发现及了解,法国料理最朴实的定义:一种艺术与哲学。

(《米其林》美食评鉴六颗星主厨 阿兰·迪卡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厨的画像/陶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怡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465039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58.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30
18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