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干部教育(1927-1949)/领导教育学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领导教育学》丛书由中国惟一干部培训创新示范基地、拥有中国第一个领导教育学专业博士点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组织编写。丛书内容多元,呈现出21世纪领导干部培训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沿的特质。本书是1927年到1949年间的中国干部教育史料。

目录

序 “根据地干部教育史”研究旨趣

Ⅰ 苏区干部教育

苏区:“自由光明的新天地”

 一、国民革命高潮中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的大演习[3] 二、国内教育危机[4]

 三、如曰初升的苏区教育运动[8]

井冈山红色教育的星星之火

 ——根据地干部教育历史性的开端

 一、红军教育的创造[12] 二、从党内干部教育到地方干部教育[13]

红军干部教育系统

 一、红军教育的崛起(随营学校时期)[16] 二、向“正规化”过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时

 期)[18] 三、“正规化”的军事干部学校时期[21]

中央苏维埃政府直属干部教育系统

 一、苏区教育中处于优先地位的干部教育[24] 二、干部教育系统[25]

 三、从苏维埃工作人员训练班到苏维埃大学[26] 四、职业学校[29]

 五、在职干部学习[31]

共产党干部教育系统

 一、共产党干部教育中的倾向[33]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34]

战地黄花分外香

 ——各地方苏区干部教育

 一、各地方苏区概况[37] 二、闽浙赣苏区干部教育[39] 三、湘鄂西苏区一湘鄂

 川黔苏区干部教育[40] 四、鄂豫皖苏区一川陕苏区干部教育[45]

 五、左右江苏区干部教育[48]

关于“共产主义教育”方针

 ——苏区干部教育取向辨析之一

 一、不切实际的指责[52] 二、“共产主义教育”方针问题何在[53] 三、列宁的“共

 产主义教育理论”的误用[55] 四、“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辨析[56]

关于“正规化”与“游击主义残余”

 ——苏区干部教育取向辨析之二

 一、苏区干部教育从非正规到“正规化”的转变[58] 二、“正规化教育”的问题何

 在[59] 三、“正规化教育”论者的自相矛盾[62]

关于“狭隘经验论”与“教条主义”

 ——苏区干部教育取向辨析之三

 一、虚构的“狭隘经验论”帽子[64] 二、实在的“教条主义倾向”[65]

苏区干部教育的历史地位

 一、实事求是地评价苏区干部教育的成就[67] 二、从比较中考察苏区干部教育的

 历史地位[68] 三、从苏区实践中提出的干部教育的新课题[69]

Ⅱ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中共中央直属千部学校系统

 一、干部学校系统的形成[74] 二、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央研究院[75]

 三、军事院校[76] 四、干部培训性质的大学和学院[78]

 五、干部院校的调整[83]

在职干部教育的改革

 一、在职干部学习运动及其问题[88] 二、在职干部教育改革的动向[91]

干部教育制度历史性的变革 94

 一、干部教育“正规化”取向[94] 二、中共中央主持的干部学校改革[95]

 三、干部学校的整风[96]

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

 一、林立的干部学校与干部训练班[104] 二、活跃的在职干部教育[106]

 二、干部教育改革[108] 四、干部教育“地方化”取向[110]

中等学校“干部教育化”的历程

 一、陕甘宁边区中等教育概况[u4] 二、中等学校修业期的不同选择[116]

 三、中等学校性质与职能的“正规化”取向与“干部预备教育”取向[117] 四、中等学

 校课程的“正规化”取向与“干部预备教育”取向[120] 五、中等教育“地方化”取

 向[126]

抗日烽火中的教育熔炉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一、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29] 二、中共中央北方局直属干部学校及华北地区

 的军队干部教育[132]

抗日烽火中的教育熔炉

 ——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一、大江南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34] 二、中共中央华中局直属干部学校[135]

 三、华中地区的军队干部教育[136]

抗日烽火中的教育熔炉

 ——华南人民抗日游击区的干部教育

 一、东江游击区的干部教育[138] 二、琼崖游击区的干部教育[141]

Ⅲ 解放区的干部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一、扩大教育界的统一战线,进一步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147] 二、稳妥地接管

 原有教育设施[150] 三、加强知识分子、知识青年的教育与改造[151]

 四、向“新型正规化”教育方向迈进[152]

西北解放区的干部教育

 一、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155] 二、晋绥边区的干部教育[157] 三、中共中央

 西北局、西北军区直属干部学校[159]

华北解放区的干部教育

 一、晋察冀边区的干部教育[160] 二、晋冀鲁豫边区的干部教育[63]

 三、华北解放区的干部教育[169]

东北解放区的干部教育

 一、在动荡中开辟民主教育的新天地[172] 二、新型的人民的大学的崛起[174]

华东解放区的干部教育

 一、山东解放区的干部教育[178] 二、苏皖边区的干部教育[181] 三、中共中央

 华东局直属干部学校[184]

中原解放区的干部教育

 一、中原解放区的干部教育[187] 二、知识分子政策与接管城市学校政策[187]

新型高等学校的崛起

 一、实施干部教育的大学与实施高等教育的大学[189] 二、向新型大学转变[192]

 三、高等教育的重建[192]

Ⅳ 毛泽东思想旗帜下探索根据地教育道路的前驱

红色教育部长瞿秋白

 一、在苏区教育事业中的建树[197] 二、关于“教育系统的检举运动”的检讨[199]

 二、复杂环境中的复杂人物[200]

洛甫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理论形成中的贡献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独到见解[203] 二、对苏区“共产主义教育”方针的自我否

 定[205] 三、在根据地教育实施中的实际影响[207]

徐特立在根据地教育事业中的建树

 一、对根据地特殊教育环境的分析[2lO] 二、在教育改革运动中[212]

 三、关于根据地教育的独到见解[214]

吴玉章在根据地教育事业中的建树

 一、根据地文化教育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218] 二、拉丁化新文字教育的开拓

 者[219] 二、干部教育的中坚[22]] 四、创造人民教育的新天地[223]

成仿吾在根据地教育事业中的建树

 一、开创鄂豫皖苏区教育的新局面[225] 二、中共中央党校高级班专任教员[228]

 三、主持陕北公学[228] 四、在敌后“战火中”坚持教育阵地[229]

罗迈在根据地教育改革中的探求

 一、新型干部学校经验的概括[233] 二、在在职干部学习运动中[234]

 三、干部学校正规化的尝试[235] 四、在1942年干部教育改革运动中[237]

 五、在1944年群众教育改革运动中[239] 六、根据地教育研究的组织者[242]

“学习化社会”的曙光

  一、现代教育制度演变的趋势[244] 二、我国根据地时代的“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

  会”[247] 三、用另一种眼光回望根据地教育遗产[24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干部教育(1927-1949)/领导教育学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桂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55327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4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26-092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2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