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旨在通过对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为实现中国城镇化道路建言献策。
| 图书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附光盘)/城市蓝皮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旨在通过对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为实现中国城镇化道路建言献策。 目录 第一编 科学发展:中国城市的现状与未来 一 城市化在中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二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水平评价 四 “十一五”规划与中国城市的科学发展 五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二编 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 中国“十五”期间的城市环境质量状况 二 2006年中国城市环境状况 三 中国城市环境保护 四 中国城市热点环境事件 第三编 中国城市经济集约发展 一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 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 中国的城市化与能源利用 四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创新 五 城市建筑节能 第四编 中国城市社会协调发展 一 中国城市社会事业发展 二 中国城市贫困、失业与再就业 三 中国城市业主委员会的成长与发展 四 中国农民工与城市发展 五 “创新型城市”科技环境建设 第五编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用地管理 一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二 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三 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四 中国城市土地合理利用 第六编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一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二 城市发展政策法规建设 三 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四 非政府组织在城市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第七编 中国城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一 成都市:道法自然,协调发展 二 哈尔滨市:坚持“三个适宜”,实现文明发展 三 太仓市:构建“四个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四 日照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 五 铜陵市:转变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发展 六 柳州市: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可持续发展 七 章丘市:建设宜居山水园林城市 八 湘潭市: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 九 黄石市: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市转型 十 亳州市: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城市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附光盘)/城市蓝皮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牛凤瑞//潘家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0958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9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16 |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0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299.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65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