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画》是一本专业美术刊物,本书是2006年总第27期,旨在促进和繁荣我国版画艺术发展,开展国际间版画艺术交流。本期主要内容包括版画史论研究生习作选登、版画家品评解读、版画家独白、版画教育视角、版画海外之窗、版画信息、版画作品
图书 | 中国版画(2006年No.1总第27期)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版画》是一本专业美术刊物,本书是2006年总第27期,旨在促进和繁荣我国版画艺术发展,开展国际间版画艺术交流。本期主要内容包括版画史论研究生习作选登、版画家品评解读、版画家独白、版画教育视角、版画海外之窗、版画信息、版画作品 目录 版画论坛 理论探究 康 宁 作为艺术的黑白木刻 版画研究生论文观点摘编 段 建 当代艺术语境下中国版画艺术语言的转换 王 悦 对当代绘画艺术的思考 余春娜 版画与视听作品在艺术创作中互渗互融的可能性 吉丽琪 学院版画的当代发展与教育改革中的问题 潘宝会 学院版画遭遇的尴尬 徐 巍 版画技术语言更新和媒材变革在当代艺术背景下的意义 左峻岭 不是技术惹的祸 刘 英 版画技法与情感表达 丁 卯 工具理性、物性和技术之美 庾武锋 绘画语言在木版画中的表现及意义 李英睿 中国当代铜版画创作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定位 郭淑娟 偶然性在铜版画创作中的艺术价值 杨成立 版画的市场诉求 版画史论研究生习作选登 陈 丽 古代书籍版画插图的语言释义与再创造特征 解 丹 陈洪绶人物版画中的平民意识 陈 欣 版式的多样化追求和对传统表现形式的冲击——《程氏墨苑》的艺术特色 王 馨 《唐诗画谱》的文化品格与艺术趣味 版画家 品评解读 张咏清 谈康宁的线性黑白木刻 徐宝中 口感的诱惑——李秋实及其版画艺术 画家独白 戴信军 上善若水——黄河系列木刻创作漫谈 李 砥 案边随想 薛 磊 关于丝网版画创作中数码技术的艺术化 刘卫培 一个印痕拓展的可能空间——对版空间多维的利用 何 军 黑白木刻创作的另一种真实状态及其基本特征 教育视角 隋 丞 中国当代版画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海外之窗 安妮戴斯梅特 木口木刻的典范——莫妮卡朴沃 版画信息 展览 出版 市场 活动 作品 版画研究生作品选 康宁版画 李秋实版画 戴信军版画 刘卫培版画 何军版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版画(2006年No.1总第27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齐凤阁//武忠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8165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7 |
丛书名 | |
印张 | 4.0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86 |
宽 | 210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