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丁晓兵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感人的英雄故事。全书通过63篇感人肺腑的故事,再现了丁晓兵从战斗英雄到时代先锋的不平凡历程。该书回答了共产党员如何正确对待生死、苦乐、得失、荣辱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性问题。透过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丁晓兵从战斗英雄到时代先锋的不平凡历程,感受到了他那种拥抱生活的激情、永不服输的精神呢、矢志不渝的信仰。普普通通的故事像一枚枚流光溢彩的书签,值得让更多人去解读、去思考、去传诵……

内容推荐

本书从奋斗篇、爱兵篇、真情篇、党性篇、创新篇5个方面,通过63篇感人肺腑的故事,再现了丁晓兵从战斗英雄到时代先锋的不平凡历程。全书共约9万余字,是又一部以丁晓兵先进事迹为题材,激励官兵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生动教材。

试读章节

              壮士断臂

丁晓兵从长长的昏睡中睁开眼睛,一时间竟有些迷茫。

天花板、被褥、白大褂,周围一切都是白的,刺得丁晓兵几乎睁不开眼睛。当他明白自己是躺在野战医院的病床上时,第一反应是摸自己的右臂,然而,丁晓兵摸到的只是一团还在渗着血的厚厚纱布。

“我的手,我的手呢?医生,你们把我的手弄哪里去了?快帮我把手找回来呀……”丁晓兵失声痛哭,几天前的经历慢慢清晰起来。

那是三天前的一次战斗,新兵丁晓兵和班长一起受领了抓“舌头”任务。忽然,敌方一个特工在距离丁晓兵不到三米的地方停住了,好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丁晓兵和班长如猛虎一般扑了上去,没等对方省过神来,几秒钟之内便将对手按倒在地,双手反剪,牢牢制服。

“一招制敌”对丁晓兵来说当然是小菜一碟。作为侦察大队的第一捕俘手,深入敌前沿阵地抓“舌头”、捉俘虏,早已是家常便饭。此前丁晓兵参加了数十次战斗,无一失手。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丁晓兵和战友押着俘虏撤离途中,敌方一枚手雷突然落在脚下,咝咝地冒着白烟。

“快卧倒!”丁晓兵一边提醒战友,一边抓起手雷就往外扔。

“轰”的一声巨响,手雷在出手的瞬间爆炸了。

强烈的冲击波把丁晓兵和俘虏都震晕了。一股腥成的热血涌上丁晓兵的喉咙,他一咬牙,硬生生地给憋了回去。几秒钟后,当丁晓兵从昏眩中醒来,发现俘虏要跑时,便下意识地扑上去准备用右手摁住他,可怎么也使不上劲,他低头一看,简直傻了:自己的右臂从肘关节被炸断,只连着一点皮肉,骨头露在外面,血像破裂的自来水管向外喷射。

“晓兵,你的胳膊……”战友大声叫道。

丁晓兵也叫:“管不了那么多,快撤,咱得把俘虏带回去!”战友们给丁晓兵做了简单的止血包扎,押着俘虏迅速后撤。

林中小道崎岖泥泞,丁晓兵高一脚低一脚地赶着路,断臂不停地晃,被两边的树丛刮来刮去。为了行动方便,丁晓兵拔出匕首,一狠心将断臂割开来别在腰带上,想着回去后还能再接上。就这样,丁晓兵忍着剧痛,和战友们一起押着俘虏在山林中奔走了近四个小时。身后洒下一条长长的血路。当看见前来接应的战友时,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昏死过去。

医务人员立刻对丁晓兵进行抢救。心跳没有了,血压也没有了,血管瘪得连血都输不进去,医生们都摇头说丁晓兵不行了。

“丁晓兵没有死,他刚才还活着,跟我们走了四个小时啊,他不会死!你们必须得救他,一定要救!”战友们一边哭喊着,一边开始为丁晓兵清洗整容,准备送往烈士陵园。

突然,一个医护人员大叫起来:“丁晓兵没有死,他还活着!”

原来,这位医护人员在用棉球给丁晓兵擦鼻子时,看见棉花丝微微动了一下,才发现丁晓兵还有呼吸。恰巧,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军医巡诊路过这里,他赶紧切开丁晓兵的小腿静脉,强行注入二千六百毫升血浆。部队用直升机把丁晓兵送到昆明的空军医院……

整整两天三夜,丁晓兵终于从死神手中被抢救过来。但他却失去了右臂。

那年,丁晓兵还不满十九岁……

时间定格在一九八五年六月。

祖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大会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都军民六千多人出席会议,主持会议的是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同志。

祖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是由《中国青年》、《解放军生活》杂志会同边疆十二家青年报刊联合发起的一项群众性评选活动。当时,全国共评选出五千名“边陲优秀儿女”,其中金质奖章获得者一百名。

经过近一年的遴选,“祖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评选活动接近尾声,一百枚金质奖章人选已经确定。这时,一份先进事迹材料送到了各位评委的案头,主人公叫丁晓兵。

丁晓兵是一个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手雷炸断了这位侦察兵的右臂,他拔出匕首,把右臂与身体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割断,将断臂别在腰间,鲜血绵延了一条三公里多长的血路……死神就这样与这位独臂英雄擦肩而过。出院后,丁晓兵荣立一等战功。壮士断臂的英雄壮举被以“中国兵”为题宣传后,强烈地震撼着众多“中国心”,丁晓兵成了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

评委们深受感动,向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汇报了丁晓兵的英雄事迹。之后,胡锦涛同志曾提议就丁晓兵颁奖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时隔二十年后,胡总书记和丁晓兵再次相遇。二0O五年六月二十二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武警部队第一届党代会代表暨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时,用双手紧紧握住独臂英雄丁晓兵的左手,亲切地勉励他说:“你是党和人民的功臣,希望你保持荣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追加独臂英雄丁晓兵为金质奖章获得者——为表彰丁晓兵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评选活动结束前夕,主办这次大会的评选指导委员会做出补充决定。

第二天,全国各大媒体竟相报道大会盛况,照片上十九岁的丁晓兵,脖子上挂着的是为他特地增设的第一。一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

P1-6

序言

武警驻无锡某团政治委员丁晓兵同志,一九六五年九月出生,一九八三年十月从安徽省合肥市入伍,一九八四年十月入党,先后任战士、排长、指导员、干事、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职,上校警衔。一九八四年,他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光荣负伤,荣立一等战功,荣获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的第一。一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二十多年来,他自觉践行先进性要求,以伤残之躯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评为“拥政爱民模范”、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武警部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二十多年来,丁晓兵所带的单位先后获得过二百八十八枚奖牌和奖杯。二oo五年六月二十二日,胡总书记在接见武警部队第一届党代会代表暨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时,称赞丁晓兵“你是党和人民的功臣,希望你保持荣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二0O六年一月以来,中宣部、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部署,将丁晓兵作为新年度第一个“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楷模”重大典型,在全国隆重推出。武警部队党委做出《关于开展向丁晓兵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中国残联专门做出《开展向全国自强模范丁晓兵同志学习的决定》,称赞他是全国六千多万残疾入学习的楷模。胡总书记先后三次在不同场合对丁晓兵的事迹给予肯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周永康,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曹刚川、徐才厚和其他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副主任分别会见了丁晓兵先进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罗干同志称赞丁晓兵是继杨业功、任长霞、宋鱼水之后,又一个全国性的先进模范人物。中央军委郭伯雄副主席高度评价丁晓兵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真正的钢铁战士、真正的忠诚卫士、真正的时代先锋”,号召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向丁晓兵同志学习,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业绩。强调要学习他矢志不渝忠于党、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坚强党性和坚定信念;学习他“打仗忘死、工作忘我”,视党的事业高于一切,为党的事业甘愿奉献一切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学习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从不自馁言败,勇创一流业绩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学习他清正廉洁、关心基层、一心为兵的公仆本色和高尚风格。一月十二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丁晓兵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此后,报告团先后在全国部分省市、驻京大单位和首都高校巡回报告二十八场,直接听众累计六万多人,场场听众爆满,场场让人落泪。二00六年五月三日,丁晓兵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同年七月一日,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后记

二0O六年一月以来,新闻媒体唱响了为独臂英雄丁晓兵谱写的英雄赞歌。半年时间内,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先后发表丁晓兵事迹报道三百八十多篇(条、幅)、评论员文章和言论五十多篇。参与丁晓兵事迹报道的网站达七百八,十余家,网页有关丁晓兵报道的达六万八千六百篇,各大网站开设的专题累计点击率达两千多万次。

英雄身上铮铮作响的感人故事,集中回答了共产党员如何正确对待生死、苦乐、得失、荣辱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性问题。透过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丁晓兵从战斗英雄到时代先锋的不平凡历程,感受到了他那种拥抱生活的激情、永不服输的精神、矢志不渝的信仰。普普通通的故事像一枚枚流光溢彩的书签,值得让更多的人去解读、去思考、去传诵。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武警部队党委、首长的关心和八七二。部队的支持下,我们对前期搜集到的故事重新进行了整理,围绕生死、苦乐、情爱、权利、求是等内容,撷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编撰了这本集子。

我们期待着读者通过阅读丁晓兵的故事,去感受一个伟岸的男人、真正的军人、大写的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和人格魅力。

本书由武警部队政治部主任秦怀保、政治部副主任张补旺等同志亲自策划和审阅,武警部队政;台部宣传部部长崔建设、宣传部副部长黄秋生指导修改,史照栋、戴志新、齐明宇、李凌志、李孝庚、温常青等同志参与了重新编写。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武警八七二。部队的领导、官兵以及熟悉丁晓兵的同志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素材,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有些故事未能全面反映丁晓兵同志的精神境界,有些故事差错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本书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刘海山同志拍摄)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丁晓兵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武警部队政治部宣传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52424
开本 32开
页数 1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5.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