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棋(中华千古文人的官场宦海图文版)
内容
编辑推荐

琴、棋、书、画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表现自我的艺术形式,而又以围棋最为特别。棋不仅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启智生慧,还与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国安邦等联系在一起。古人说:“古今之戏,流传最久者,莫如围棋。”数千年来,棋从游戏上升为文化,从宫廷走向民间,演绎出众多的美文诗赋,传奇佳话。请看本书为您一一道来。

内容推荐

剑、菊、琴、棋、酒——中华千古文人的特定符号,承载着中华文人们千年的希冀,千年的无奈,千年的洒脱……

一卷诗、一杯酒、一盏茶、一局棋,中国古代文人于宦海失意,往往从围棋中寻找寄托,或者从博弈中获得驰骋官场宦海的快意,或者于坐隐间静观天地。棋与古代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一段段千古佳话:白居易“围棋赌酒到天明”、欧阳修“一枰闲且伴衰翁”、陆游“又得浮生一局棋”……在这尺余的黑白世界里,文人们尽情地挥洒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目录

第一章 悠悠千载话围棋

 尧遣围棋教丹朱

 通国善弈唯弈秋

 举棋不定说围棋

 乌鹭黑白竞输赢

 棋结友谊传海外

 黑白棋枰尽红袖

第二章 忘忧坐隐到天明

 魏晋名贤好弈棋

 寄情棋枰忘忧愁

 棋分九品有雅量

 归隐田园坐谈棋

 千古战事两局棋

第三章 宦海如棋费思量

 梁武帝:弈棋正酣误杀僧

 唐太宗:以兵言棋美名传

 唐玄宗:创立棋待诏制度

 宋太宗:嗜棋借口避女色

 宋徽宗:忘忧清乐在枰棋

 陪弈的文人:恰如棋子进退间

第四章 人生失意对楸枰

 杜甫:与妻画纸为棋局

 白居易:围棋赌酒到天明

 元稹:诗写围棋迷聚会

 孟郊:吟诗咪颂仙弈地

 刘禹锡:诗为棋僧扬棋名

 杜牧:与子期于局上销

 李洞:诗境棋境相益彰

 温庭筠:闲对揪枰倾一壶

第五章 胜固欣然败亦喜

 欧阳修:一枰闲且伴表翁

 邵雍:宏篇巨制吟观棋

 王安石:且可随缘道我赢

 苏轼:古松流水听棋语

 黄庭坚:咏棋诗中有名句

 郑侠:独弈取乐传佳话

 陆游:棋子声疏识苦心

 楼钥:要听棋声杂雨声

第六章 千古文人局棋

 李东阳:弈棋事小可观德

 王世贞:男儿有酒棋且着

 叶向高:自甘当弈中第二

 吴承恩:精通围棋入诗文

 钱谦益:一局残横见六朝

 袁枚:清簟疏帘弈一盘

 毕沅:满窗花影覆空枰

 李汝珍:《镜花缘》中写围棋

试读章节

孟子的话大概意思是说,下棋也是数的一种,而且是浅易的,如果不专心致志学的话,是学不好的。弈秋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围棋国手,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来下棋,一个学生诚心学艺,听先生讲课从不敢怠慢,十分专心,另一个学生大概只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工夫。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什么时候才能飞来,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结果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一个学有所成,一个却未能领悟棋艺,是他的智力不及吗?不是的啊。这则小故事说明了专心致志是下好围棋的先决条件。

很显然,孟子想说明的是专心致志的道理,而非围棋。从这段记载里,可以得到一些围棋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经为天下所共识,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产生了如弈秋这样的高手。孟子称弈秋为。通国之善弈者”,虽未明定专称,已类似后世之称“国手”,并成为象征性名词,后世称某高手为“当代弈秋”者,即意味着其水平与国手相当。出现弈秋这样的高手,说明当时围棋已相当普及,可以肯定,像弈秋这样的国手不只一人。“通国善弈”还说明弈秋的成名是经过了大范围长期的比试之后所推选出来的,也说明了围棋已经在举国范围内形成了共识。因为围棋对局是两个人的创作,如果仅仅是一人突出,弈秋的地位也是不能得到承认的,也就是说,那个时代存在着众多与弈秋水平相当的高手,只是弈秋技高一筹脱颖而出。

围棋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如道家、墨家、儒家、医家、占卜、建筑等行业一样成为了一门学问。虽然围棋的影响不如政治、哲学、杂家等,但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围棋也如孔子七十二门徒、墨家学术团体等一般,有着自己独立的圈子,如同后代将鲁班奉为建筑业的祖师一般,后人也将弈秋推为围棋“鼻祖”。

弈秋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围棋高手。在古代没有专业棋手的概念,但有以棋为生,或者以棋为主业的人,如果不能从同辈棋手中达到顶峰,几乎不可能青史留名。事实证明,即便有众多达到了顶峰的棋手,在史册上也失去了名姓,但有一些零星的影子。弈秋是幸运的,春秋战国延续五百年,他是留下名字的唯一的一位棋手,也是我们所知的第一位棋手。

弈秋不但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围棋教育的名人。关于弈秋的姓名,清代学者焦循《孟子正义》作有说明:“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和、卜徒父是也。此名弈秋,故知秋为其名,因通国皆谓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称之。”

从孟子这一简短的记载里,还有两个关键词值得注意,一是小数。数即算术,古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贵族弟子入学必习的功课。而下围棋本身所具备的计算,对于算术启蒙来说不无裨益,作为“小数”,也许意味着用围棋的这个功能来进行教学功能,焦循《孟子正义》说:“一枰之间,方■之内,胜负视乎多寡,所以商度而计较者。”元代晏天章亦说:“弈之为数,即六艺之数也。”可见在古代人们便认为围棋与六艺的“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棋艺之道在当时已经可以称为“艺”之一种。.

二是通国。通国就是全国的意思,或者说是全天下的意思。通国流行的东西未必能够得到上层建筑的认可,但需要得到上层建筑的认可非通国不可。尤其是在当时,围棋这样一个颇具争议的活动,即便是以弈喻理的孟子,其本人对于围棋在民间的流行状况也并不是那么认可的。《孟子·离娄章句下》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孟子将博弈纳入不孝的行列,自然是有其反感的因素在内的。这与儒家创始人孔子对博弈的态度有着相同的地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亦有博弈者乎?”好在诸子在反对围棋游戏功效有悖社会道德之外,并不否认围棋所具备的启智功能,如《尹文子》云:“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收放,在我者也。”明确地肯定了围棋有利于智力的开发。

可惜的是,除此一段文字外,关于弈秋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再无其他文字可考证,亦找不到弈秋与同时代高手较量的记载,更没有著作或者门徒来为其传承。孟子所说的故事对后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北齐刘昼《刘子·专学第六》便根据这个故事进行了再创造:“弈秋,通国之善弈也,当弈之时,有吹笙过者,倾心听之,将围未围之际,问以弈道,则不知也。非弈道深微,情有踅暗,笙猾之也。隶首,天下之善算也,当算之际,有鸣鸿过者,弯弧拟之,将发未发之间,问以三五,则不知也。非三五难吻,意有暴昧,鸿乱之也。弈秋之弈,隶首之算,穷微尽数,非有差也,然而心在笙、鸿,而弈败算挠者,是心不专一,游情外务也。瞽无目而耳不可以察,专于听也;聋无耳而目不可以闻,专于视也。以■聋之微,而听察聪视明审者,用心一也。”学棋要专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这样的大师。人做事而心不在事上,就如同聋子听歌、瞎子看戏,只是装样罢了,可见一心不可二用。“弈秋败弈”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简单而又深刻的,那就是再能干的人,做事也要专一,要有抵抗外界干扰和诱惑的毅力。

弈秋通国善弈的事迹也得到了后人的推崇,纷纷引用。如《后汉书·张衡传》云:“弈秋以棋局取誉,王豹以清讴流声。”《文选·安陆王碑》云:“弈思之微,秋储无以竟巧。”尽管古代的一些著作中能见到以棋喻理的言语,但在那时人们的眼里,围棋毕竟还只是一门微艺末技,难大行于世,更不会有棋艺专著或理论专著。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大量焚烧诸子言说,并禁止私学、禁止聚众,使得需要二人以上方能对弈的围棋亦趋向销声匿迹,仅仅在极小的范围内流传,这便使得弈秋的存在价值更为宝贵了。汉王朝推翻秦代暴虐统治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给围棋再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得围棋的发展开始展现勃勃生机的一面,弈秋以降,出现在史册上以棋闻名者直延续到西汉的杜夫子。P13-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棋(中华千古文人的官场宦海图文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20474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其他运动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1.392
丛书名
印张 16.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