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刑事法论坛》作为中心开展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设有“理论前沿”、“基础理论”、“国外刑法”、“犯罪学”等固定栏目,主要发表“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监狱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论文。宗旨是对司法实务中提出的疑难和全新的问题进行开拓性探索。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独立思索,自由对话,对不同理论观点、学术风格兼容并蓄。本书是第4卷。
| 图书 | 武大刑事法论坛(第4卷)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武大刑事法论坛》作为中心开展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设有“理论前沿”、“基础理论”、“国外刑法”、“犯罪学”等固定栏目,主要发表“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监狱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论文。宗旨是对司法实务中提出的疑难和全新的问题进行开拓性探索。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独立思索,自由对话,对不同理论观点、学术风格兼容并蓄。本书是第4卷。 目录 学术研讨会论文选 重新定义犯罪学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国死刑政策的调整 和谐社会与刑事政策 殡仪服务流程之犯罪形态研究——以台北县市为例 中国内地凶杀犯罪状况分析 贵州卖淫问题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现状与治理对策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为视角 通过犯罪分层统一刑法体系的构想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及司法认定的若干问题 黑社会性质组织:一种另类权力的解读 跨境有组织犯罪及其防控对策研究 互联网对中国刑法带来的冲击 网络犯罪的现状、司法困境及对策研究——以广州地区网络犯罪为切入点 浅谈网络诈骗犯罪的遏制对策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 移植与适应:论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前景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刑法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研究 中国内地的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法律与司法——全球化挑战和本土回应 权利的表达与实践:论司法救济的有限性——以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为例 小区矫正风险的客观评估研究 理论前沿 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死刑制度的协调完善 论社会危害性的逻辑结构 单位犯罪的独立人格定位 基础理论 刑罚目的实现论纲 禁止类推的修辞功能研究 国际刑法 论反人类罪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研究 法律适用 论“抢劫致人死亡”的认定 析为取得财物对“其他在场人”实施暴力、胁迫行为的定性 征稿启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武大刑事法论坛(第4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林亚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09883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1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90 | 
| 出版时间 | 2007-11-01 | 
| 首版时间 | 2007-11-01 |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6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14.0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69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