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关注世界与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物和学术流派的最新动态,把握全球化时代世界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最新变化。本书主要从文化研究,经典与经典重述,知识分子问题,艺术现场,文化遗产保护,对话等专题进行论述,以期能够把握当代中国与西方学术前沿的主流和趋势。
| 图书 | 中国文艺研究前沿报告/学术前沿研究报告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密切关注世界与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物和学术流派的最新动态,把握全球化时代世界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最新变化。本书主要从文化研究,经典与经典重述,知识分子问题,艺术现场,文化遗产保护,对话等专题进行论述,以期能够把握当代中国与西方学术前沿的主流和趋势。 目录 文化研究 全球化、博物馆和民族国家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 媒体革命语境中的日常生活危机 高雅文化对通俗文化: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的讨论 什么是群众?——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内格里访谈录 经典与经典重述 文学的重写、经典重构与文化参与——杜威·佛克马教授访谈录 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的身份政治 文本、主题与意识形态的诉求——谈歌剧《白毛女》如何成为“红色”经典作品 “红色经典”改编现象读解 知识分子问题 知识分子和批评思考的视域——W·J·T·米切尔教授访谈录 谁是知识分子?——对作家身份及其功能变化的初步考察 写作的姿态 21世纪初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批评何为? 沉溺于消费时代的文化速写——“先锋批评”与“《秦腔》事件” 批判精神的沉沦——中国当代文化批评病因之我见 批评何为?——当前文学批评的两种症候 批评的眼光、态度和风格 艺术现场 超越“亚洲性”与亚洲当代艺术 论当代艺术二十年 现实与理想——从朝戈、丁方的绘画看当代艺术的人文精神 艺术的神性维度——论丁方的行一文~画 关于艺术的历史与思想 对中国油画的价值重审 传承与变革——关于吴为山的雕塑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 谁解枯蓬胜艳葩?——重读李老十诗画 “新人类”现象在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呈现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理论模式的比较研究 “第四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个艺术人类学的视野 对话 理论与实践:文学如何呈现历史?——王安忆、张旭东对话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文艺研究前沿报告/学术前沿研究报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方宁//陈剑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5377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1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32 |
| 出版时间 | 2007-07-01 |
| 首版时间 | 2007-07-01 |
| 印刷时间 | 2007-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4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9 |
| 宽 | 166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